

我的初中生活文/帅建明
初中的学习生活离现在早已久远,但每每想起来却恍如昨天。一想起初中的学习生活,我的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我当时的数学老师——王老师讲课的情景。王老师讲课激情盎然,十分投入,每当讲完一堂代数课,或解完一道数学题,他总会嘴吧一抿,眯起眼睛,脸上显出一种春风得意的笑容。细细想来,在那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真是一种美好的记忆。
王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语言干净利落。“数学是一个逻辑思维论证极为严密的教学体系,前后内容是紧密连贯。这堂课不认真,下堂课很可能就听不懂了。”他常对我们这样讲。在课堂上,他擅长于对数学定义的辨析,切入到数学题的探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归纳总结成一个个知识点,再传授给我们,以增强我们的记忆能力。

王老师讲课时常常是不用看书,他讲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讲求证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和定则……他一边讲,一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流利的板书一丝不苟,数学题的解题步骤排列的整整齐齐。他随手一个潇洒的旋转,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完美的园,他这手艺活真的太绝了!一笔一划,点画到位,由此,可以看出王老师教学的严谨之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妙神奇。
每次上完代数课,王老师还没有走下讲台,马上就围上来一群学生,向他提问。王老师向来是来者不拒,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有时我也参与其中,但他总不直接回答,反而又把问题推到了我面前,问我是怎么想的?打算怎么解答?最后他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数学的学习关键在记忆一些常用的公式和定理,掌握要点,最基本的概念记住了,解题就不难了。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总是很适合我们的口味,每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会感觉学有所获。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就是从王老师的讲解中获得的,我非常喜欢上代数课,我的代数成绩在班上也是常常名列前茅的。答题正确,作业工整。在课堂上,王老师时不时还会给我来个放大式的夸奖,他那期待的目光里似乎还存在一些偏爱的成分。
王老师上课比较注重课堂互动,他经常讲着讲着当场就开始提问,然后再针对我们的思维逻辑进行点评,促进了我们相互交流,沟通。这比起其他老师那种照本宣科的讲解,生动活泼多了。也许是觉得我辨析能力比较强的缘故吧,课堂上碰到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时,王老师总是喜欢点我的名。有一次我上课开小差,遇到老师突然提问,叫我回答,我站起来竟然目瞪口呆,当着同学们的面,我好尴尬啊。其实,王老师对我的这种宠意,无意间也给了我一个善意的提醒,也给我施加了一种认真学习的压力。

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是,王老师每次总会根据我们数学作业的批改情况,及时整理。把我们在平时作业中易错的题型记录下来,他自己再改编成几道难题给我们练习。自习课时,他就把类似的练习题写在黑板上,让我们去思考,不做强行规定,做不做由我们自愿选择。我是喜欢数学攻关的,每次的难题我是必做,而且会做得非常漂亮。记得当时我们班上有个叫张某的同学,在攻克数学难题中也大显身手,似乎要与我一拼高低。面对这个“小平头男孩”我岂敢退让,于是,我决定奉陪到底。其实,说是博弈,分明隐藏着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现在想起此事,确实有些幼稚,但依然让我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