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家的艺术人生
文/韩瑛(长流水)
2023.12.26.
感恩网络时代,让我在微信群里撞上华锦洲先生,我为他画的油画所感动,更为他的精彩美篇所震惊。他的一生不只精彩,令人眩目,更富有传奇色彩。他在世界舞台上,让华夏子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栩栩生辉。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传奇的人生可圈可点。
华锦洲先生1946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是职业外交官、摄影艺术家、画家、音乐家。他曾在外文局、文化部、外交部工作。2007年退休前,历任中国驻印度、斯里兰卡、加拿大领事馆外交秘书和文化领事,驻英国大使馆新闻参赞,驻泰国宋卡总领事,驻美国休斯顿总领事;曾任美国休斯顿大学亚美研究中心顾问,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国际顾问,世界中华民族联合会总顾问,美中基金会高级艺术顾问,中央歌剧院外事顾问,“国际小姐”、“环球小姐”、“中国小姐”等选美赛事评委等职。与许多外交官不同的是,他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素养,使他挚交遍天下,做外交工作如鱼得水,如木逢春。他精通摄影艺术,油画达到了专业水平,音乐造诣深厚,能谱曲,会演奏多种乐器,被誉为“外交家的艺术人生”。风度翩翩的他,气质优雅,谈笑间尽显艺术家的风采,熠熠生辉!他少年时的梦想是当一名音乐家,命运却给了他另一片天地。他投考了上海音乐学院,却因品学兼优,被外文局选去当了翻译干部培训,翻译、发行《毛泽东选集》外文版,从此与外交结缘,从外文局又调入文化部,在中国驻外使领馆从事文化外交工作, 46岁时被组织调入外交部新闻司,担任时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吴建民的助手……
华锦洲先生经历了无数次令人感动的场面,令人难忘的是2006年6月5日,休斯顿侨学界盛大欢迎国侨办主任陈玉杰率领的国务院侨办慰问团。中新社记者在报道中重点介绍了陈玉杰得到的一份特殊礼物:歌曲《中国,我永远的家》,这首歌作曲和合唱指挥就是身为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的华锦洲。欢迎会上,歌手引吭高歌:“远处传来祖国的声声呼唤,是否想起长江长城想回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是否热泪滚滚流下……中国,永远是我的家,永远是我的家。”海外赤子的深情随着歌声流淌席间,让陈玉杰和代表团其他成员大为感怀。这条新闻很快在海内外各大网站传播开了,《中国,我永远的家》一时风靡北美侨学界,被社区和留学生广为传唱。不久,中央电视台“中华情”剧组在休斯顿制作节目时,由华锦洲指挥的这支混声合唱,也成为整台节目的高潮和难忘的终场曲。此曲成为北美侨学界每逢国庆和春节必唱的保留节目,被国内音乐界誉为海外流行的爱国歌曲。
当华锦洲总领事年届退休之时,他受到了美国官方从国会到地方政府的表彰,一些美国州政府和市政府,授予他诸多荣誉参议员、荣誉州民、荣誉市民以及友好大使等称号。
令他终身难忘的是,美国“北美文联”专门为他离任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告别会,形式类似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访谈节目,以展示他外交生涯的亮点和艺术心路。告别会上放映了他精彩的摄影作品,播放了他创作的音乐曲目 。北美文联将此次告别会称之为“外交家的艺术人生”,还专门为此制作了一幅精美的招贴画作为艺术海报。在这场告别会上,著名旅美女作家陈瑞琳女士即席赋诗一首,当朗诵至“客舟忆长亭”时,惜别之情难抑,不禁声泪俱下。华锦洲的人格魅力,在送别他的贵友的依依不舍的心潮波涌起伏中,彰显无遗,莹光四射。
华锦洲先生在外交生涯中,为祖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上世纪九十年代,面临香港回归的特殊历史时期,对英国的外交工作变得敏感、艰巨而复杂。时任中国驻英使馆新闻参赞的华锦洲,为了抗争西方反华势力的不实宣传和对中国的污蔑,他在面对各种棘手问题时,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才干。当时英国的一些政客,包括BBC、《泰晤士报》等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对香港回归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存在许多偏见,他们常常采用极端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造谣诬陷手段抹黑中国,在国际上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对中国的外交形象造成巨大压力和挑战。外国传媒本想利用香港回归这个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时刻,制造一些惊天新闻,以突出自己的新闻地位和权威。华锦洲把握住了外国传媒在香港回归现场有求于我这一契机,通过外交斡旋维护了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作为新闻参赞,由于他的独到创见和外交技巧,通过各种渠道打破常规结交那些有影响力,却对华有成见的传媒主编,用创新的思维向国内建议安排一些英国右派传媒代表人物访华,让他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此举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对《泰晤士报》某些执迷不悟、信口雌黄的采编人员,华锦洲通过对媒体负责人施压,迫使他们解除了这些人的职务。那些日子,华锦洲带领他的使馆新闻处团队,以紧张而高效的工作为香港的顺利回归与平稳过渡,奉献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智识和汗水。
2004年12月24日,一场举世瞩目的印度洋海啸震惊了世界。当时的华锦洲任中国驻泰国宋卡总领事,所辖泰国南部的14个府有一半是这场海啸的重灾区。身为中方参加救援的指挥者之一,华锦洲是所有驻泰国的各国外交官中第一个赶到现场救灾的。事发当天午夜到达灾难现场 ,马不停蹄,水都没喝一口,立即组织指挥救援。在普吉、攀牙、和甲米三府临时停放死难者遗体的地方,几乎尸横遍野。那些被海水浸泡后的躯体已肿胀变形 ,那些窒息充血而紫黑的脸庞 ,其状恐怖惨不忍睹。面对人间炼狱般的灾难现场,他领导的中国赈灾组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最想做的是让华人的尸骨还乡、魂归故里。华锦洲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在救灾现场夜以继日地奔忙了28天,尽心尽力地安抚了两岸三地死难同胞家属,并积极做好国际传媒工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国际多边救援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领导的赈灾工作组,荣获了外交部授予的集体三等功。
在中国的外交官中,华锦洲是出类拔萃的“另类”,他既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又是一位风姿卓约的艺术家。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丰富提升了他的外交才干,使他的人生独具魅力,也使他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光芒四射,韵味十足,喝彩连连。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赠送给华锦洲的题词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向华锦洲致以诚挚的问候及最热忱的衷心祝愿!”他同时身为外交官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丰富了中国外交官的国际形象 。退休后的日子,更丰盛了他艺术家的多彩生活,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四次摄影展和四次油画展,得到了国内外顶尖级艺术家的盛赞,作品多次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近年来,将近耄耋之年的华锦洲,又画起了水彩画和国画,并颇有建树,为外交家中的艺术家华锦洲先生喝彩!作者简介:韩瑛 (长流水),吉林人,曾任职于建设银行,曾经营食品进出口公司。现居北京,主要从事影视和企业上市工作,从2012年至2019年,帮助两家公司上市成功;现任麒麟读书会副会长,爱好拍电影和写作。曾在《中国作家在线》、《网易新闻》、《大家风范》杂志网上专栏《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发表散文、散文诗、新诗等作品二百多篇,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公众号:穿越梦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