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篇小说《山水咸宁》,一曲乡风民俗的挽歌、一部八十年代的赞歌
王小侠
金秋十月,一个收获的季节,四本张培忠近60万字的长篇小说《山水咸宁》由线装书局出版了,第一批样书在长安文友中流传,长安区电视台、长安宣传、爱长安公众平台、南城文化、南山窗、艺术长安、西安文联、西北文学等主流媒体接力宣传,长安区图书馆长安朗诵协会在常宁宫园林酒店城市书屋举办长篇小说山水咸宁节选诵读品赏读书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顿时在长安文坛传为一段佳话。

四本张培忠第一时间赠送我一本成书,诚挚谦虚地让我多提意见。怎奈本人近几年工作冗繁,创作几乎搁置,实在难当此重任。但是作为他的朋友还是盛情难却,我站在一个忠实读者的角度,还是有些感慨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长安这个地方遍地都是文化人,我斗胆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山水咸宁》这部小说是四本张培忠在疫情期间三易其稿的呕心沥血之作,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西京城城乡里外一群大学生的奋斗历程,其中以西京交通大学农村学生高小兵为主线和中心,折射到他的家庭和他的那些有情有义的同学们,特别是高小兵的大学同学高干子弟白映雪、高中同学“兵女子”刘翔、小妹妹张小梅,还有和他关系密切的女同学金杰、邻家女孩李红樱、聪明伶俐的雷小荣、爱慕虚荣的工厂女工尚小红等,还有发小李建平、白映雪的追求者秦书桂、咸宁县公安局长的儿子张文涛、全国第一批优秀企业家尹厂长的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尹筱等等,每一个人物出身不同性格各异,都有鲜活鲜明的特征,呈现出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安城乡里外改革开放前后年轻人身上那种蓬勃向上蠢蠢欲动的火热之心,那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一代人青春的印记。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城乡差别非常大,但是,四本张培忠的小说里不管是农村娃的淳朴善良、好学上进还是城里娃的美好热情与前卫均展现得不同寻常、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长篇小说《山水咸宁》写西京城乡里外一群年轻人的成长经历,自然少不了他们之间错综微妙的爱情故事。西京外语学院学生白映雪是一个高干子弟,不但人长得漂亮,脑子特别灵活,最主要是其家境优越,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因为青睐文武双全才华横溢一表人才的高材生高小兵,节假日经常不请自到往咸宁县的终南山下少陵原畔潏河之滨的高家庄跑。煞费苦心隔着窗子叫门,和高小兵的母亲刘淑贞首先搞好关系,还能和高家庄左邻右舍农村人打成一片,要知道过去城里人是瞧不起农村人的,何况还是这样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高干子女。人贵有自知之明,因为门不当户不对,高小兵对白映雪的态度不冷不热,做朋友可以谈恋爱不行。骄傲的公主白映雪哪受过这种被人轻视的委屈,为了自尊心,不得不放下身段千方百计苦苦追求高小兵,费尽心机百折不挠这一点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作者刻画出白映雪高傲的内心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行为对比,是符合社会实际和心理学的。你说这样城府颇深颜值高会来事的白映雪,任性、娇蛮、沉不住气的小家碧玉张小梅能是她的对手吗?张小梅对高小兵和白映雪的交往充满猜忌,几番明争暗斗争风吃醋一直不是对手,加之同学徐武再三大胆追求,在爱与被爱之间权衡利弊选择主动退出了和高小兵的恋爱,把对她一往情深的小兵哥哥拱手让给了白映雪,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这段故事令人唏嘘。
自古情场如战场,爱情两个字,好辛苦。再说秦书桂,他是一个城市万元户的宝贝儿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心思细秘。当时人们的观念还集中在国营企业的铁饭碗上,个体户不受待见,为了受人尊敬,他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舍得花钱让他在西京外语学院走读,好以后在政府或者国营企业谋取一个一官半职。虽然走读生学校不包分配,但是秦书桂嗅到了改革开放的商机,满脑子人情世故,看风使舵处处都能挣钱,意识到高干子弟白映雪是一条大鱼,为了攀附白映雪的父亲发改委白主任,后来的白副省长的关系,秦书桂放长线钓大鱼。他对白映雪一棵树上吊死,死心塌地逢迎谄媚亦步亦趋。奈何从来美人爱英雄,白映雪心在白马王子高小兵身上,高小兵的心在小妹妹张小梅身上。秦书桂没希望也可能还有希望,他委曲求全,对情敌高小兵阳奉阴违,表面上热情慷慨大方,讨好白映雪的干妈高小兵的母亲刘淑贞,给高家提供物美价廉的货源,让农村妇女刘淑贞有利可图,他也好和白映雪高小兵来往。暗地里不服气偷着给高小兵耍坏心眼使绊子,一直贼心不死,隐藏很深直到高小兵和白映雪确立恋爱关系后,他抓住机会利用花花公子尹筱的马子尚小红和高小兵的初恋女友张小梅长得像,不露痕迹地给高小兵下套,举报有人在招待所乱搞男女关系,派出所的便衣突击查房,差一点逮高小兵和尚小红一个现行,跳进黄河洗不清。

还有就是对高小兵的母亲刘淑贞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我觉得非常成功。她是一个半农半工家庭中的一个女主人,俗称一头沉,勤劳能干,相夫教子,和左邻右舍里里外外的人关系都处得很好,深明大义会教育孩子,她的三个儿子高小民高小军高小兵个个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与她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过去农村有句话叫一个媳妇三辈人才,就是家里的女主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光是延续香火还是传递家风的载体。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让孩子成为什么人,父母自己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千万不要忽视了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家境一般,但她对小儿子高小兵的同学都很好,不论是高家庄的李红樱金杰张小梅李建平,还是城市娃白映雪秦书桂,娃们来了她都友善端吃端喝,亲切交谈,以致于李红樱和白映雪都将她认作干妈。当然这里有这两个女孩对高小兵的爱屋及乌的成分,但是这个刘淑贞也着实是识大体顾大局,让娃们敬重热爱。还有就是和秦书桂也处得很好,两人都脑子活,结果一拍即合,由秦书桂提供先不付钱的货源,刘淑贞负责逢集在高家庄摆摊,八十年代才开放人的脸皮还比较薄,能有这样超前意识的并不多,何况还是个文化程度不太高的农村妇女。过去一个工人的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块钱,而她的流动小商品摊点因为货品是从西京城秦书桂家的批发部进来的一手商品,物美价廉备受欢迎,她挣的不比在外边工作的丈夫少,这样的收入无疑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正因为高小兵的母亲刘淑贞是个生意经,推个推车提个笼笼在高家庄逢集摆摊当小贩供给高小兵读大学,才能将勤劳致富的理念传递给他的儿子,以致于高小兵上大学期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就联合白映雪秦书桂在师大路口开了个经济实惠的咸宁饭馆,既有了社会实践,也增加了收入,更是高小兵和他的朋友们聚会的绝佳场所。小说中咸宁饭馆这一城乡结合部的设置,巧妙地把西京城和咸宁县的人和事紧密地连在一起,凸现了作者驾驭长篇小说的结构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这第一点就符合小说的三要素之人物形象的刻画。
我下来说一下《山水咸宁》的环境描写,这部小说将环境描写主要集中在长安少陵原畔的高家庄、咸宁县的咸宁一中、西京城的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师大路的咸宁饭馆,东郊的国营大型企业。不但描写了农村的良田沃野金黄麦浪、稻花香里说丰年,还描写了城乡里外的风土人情、人情世故。例如过会、过事,长安少陵原人待客的十二件子、十三花、肆酒等等,还有平时逢年过节的一些礼仪。比如看忙拿2斤白糖,还有关于婚俗的描写,比如“卷财”就是媒人在结婚前和女方家商量第二天结婚的具体细节,这件事情相当重要,必须找一个德高望重会办事的人来表达男方家长对女方家长的感激之情,把女儿养大不容易,明天就要出嫁了,看看咱们还有什么要求?父母的衣料、结婚当天有几个知己亲戚娃有几个大分(红包),食盒都有啥等等细节,尽可能满足对方,还要成双成对,会办事的既让男方家少花钱还让女方家满意,不会办事的或许两句话说不好连婚事都谈崩了。
公序良俗是长篇小说《山水咸宁》的重点表达,这些读起来特别亲切,这也是八十年代时代的烙印,虽然少陵原人那个时候不富裕,但是我们却不缺礼节,我们是深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周礼影响的礼仪之邦,是精神的贵族。可以说四本张培忠的长篇小说《山水咸宁》某种程度是一部乡风民俗的挽歌,同时也是一部八十年代的时代赞歌。

小说紧扣时代,描写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给少陵原畔高家庄人思想带来的变化。他告诉人们,不管到了任何时代,只要人勤快有智慧,一定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小说中的秀水村,也就是现在的王莽,王莽的蒲忠智被《创业史》的作者柳青誉为“走社会主义的带头人”是受到当时党中央毛主席重视的典型人物。小说还刻画了农学院出身的乡镇干部刘成仁,他学为所用因地制宜带领族人在终南山下率先栽种桃树新品种,交大教授甄尚贤给省政协写提案农村应扩大种植经济作物。作者还深情地穿插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歌《王莽啊,我的故乡,你这桃花盛开的地方》,讴歌了长安人民新时代的创业史,虚中写实演绎了万亩桃园的由来。如今王莽的桃花依然灿烂,每年长安的文化界人士在桃花盛开时节齐聚这里召开桃花诗会,这里更是周围人旅游的好地方,让当地人不用跑远路就能欣赏到美丽的十里桃花。由于这一产业带动了一方经济,文化界人士也纷纷到清水头等地开茶舍、开饭馆,这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无疑,通过四本张培忠的小说《山水咸宁》对我们的家乡长安山水,交大的西迁精神也是一次弘扬,一个极大的宣传。
再来说一说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非常重要,陈忠实老先生有一句名句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无疑四本老师找到了他的突破口,那就是使用长安方言,读起来特别亲切,随便翻一翻这部书,我们日常交流的方言俚语比比皆是,为小说增加了烟火气,现场感。

总之,四本张培忠的这部近60万字长篇小说《山水咸宁》十年磨一剑,的确是下了功夫写成的。他以“四本看长安”系列诗歌散文为契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在这一点上我要学习他的踏实认真和执著,用长安人的话说,这娃身上有一股“蛮”“倔”劲,不写成誓不罢休。有人说,过了五十岁就不要写小说了,他偏不信这个邪,事实证明他有恒心也有毅力,在他的世界观中始终认为,一个没有追求的人他哪怕再年轻,生活缺乏目标,永远都是无所事事;一个内心有坚定目标的人,一定会心无旁骛向着自己心中的灯塔迈进。
当然除了小说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那就是有时和我犯一个毛病,总怕事情交代不清楚,交代过多,显得啰嗦冗长,不够简练。如果语言再精炼一点更好了。还有就是故事情节不够跌宕起伏,这么长的篇幅故事再曲折一点就更能引人入胜了。

四本张培忠是热情的、朴实的,他从不虚伪,也不矫揉造作,许多有身份的人都愿意和他做朋友就是因为他的真,不装,这一点可能了解他的人和我有同感。洋洋洒洒不得要领写了这么多,不到之处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2023年12月24日
作者简介:

王小侠,陕西长安人,长安作协副秘书长,南山窗公众平台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