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李天平摄】


诗报告-传承红色经典
——来自海南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的报告
作者||韩春华
每一次来到富饶的海南
总有一种声音在呼唤
每一次踏上琼海这方热土
总有一首歌回荡耳畔
每一次来到阳江这个神奇地方
总有一座丰碑矗立眼前
每一次走进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总有一种心灵的震撼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始建于2000年
她是海南省
红色文化资源一张名片
她是琼海市
红色文化旅游一个亮点
为了传承红色经典
为了打造红色景观
为了讲好红色故事
为了续写红色诗篇
海南省投入人力财力物力
修缮改造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2023年9月23日
令人瞩目的一天
轻风吹过万泉河畔
百鸟唱醒沉睡群山
椰林舞动琼海大地
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四海宾朋聚首侨乡
八方游客来到海南
共同见证这难忘时刻
庆祝纪念园重新开园
修缮一新的纪念园
尤如一幅油画映入眼帘
绿是底色
白是画板
篮是线条
红是图案
整体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美观
即有传统质朴
又有现代超凡
大型雕塑《曙光》
以独立头像方式呈现
微风吹动她的头发
目光坚毅而又果敢
帽上的红五星熠熠生辉
贯穿红色文化主线
群雕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
传达人物内在的真实情感
采用写实和象征造型语言
折射出娘子军顽强斗争场面
整组雕像与绿树相互映衬
彰显地域特色和艺术美感
游人能和有动感的椰林起舞
观众能同有思想的雕像交谈
走进红色娘子军纪念馆
一幅历史画卷展现眼前
馆内展陈丰富的历史文物
翔实的文史资料一应俱全
一段段文字
一张张照片
一部部影像
一个个物件
叠印当年风云情景
把悠长历史事件还原
1931年5月1日
载入史册的一天
红色娘子军
在琼海市阳江创建
她们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
与红军主力部队并肩作战
火烧文市炮楼
活捉民团头子冯朝天
沙帽岭伏击战
智擒“剿共”总指挥陈贵苑
文魁岭歼灭战
打得敌人四处逃窜
马鞍岭阻击战
令敌人闻风丧胆
为掩护大部队转移
确保领导机关安全
十名娘子军战士
主动请缨断后参战
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
战士们弹尽粮断
靠着永不熄灭精神
同敌人展开了肉博战
哪来不怕死的女人
怎么比爷们还勇敢
她们敢下火海
她们敢上刀山
拳打脚踢枪托揍
石头木棒大刀片
打得敌人鬼哭狼嚎
吓得敌人魂飞魄散
激战中十位战士壮烈牺牲
流淌的鲜血染红了马鞍山
失去联系的娘子军连
毅然决定前往母瑞山
前有崎岖的山峰挡路
后有疯狂的敌兵追赶
她们在烽火中博击
她们在苦困中向前
一个风雨呜咽的夜晚
女战士王运梅就要临产
战友们用芭蕉叶支撑产房
一个鲜活的小生命降临人间
敌人封锁下的山里没吃没喝
岩洞里像北方冬季一样严寒
芭蕉叶怎能挡住刺骨的寒风
破衣衫怎能为孩子遮风挡寒
妈妈恨不得豁开自己的胸膛
将孩子放在里面取暖
可出生仅仅两天的孩子
怎能熬过这寒冷的夜晚
当黎明的阳光射进岩洞时
孩子在母亲怀中闭上了双眼
战友们脱下军装包好孩子
把孩子埋在一棵木棉树边
王运梅咬着牙
把痛楚的眼泪擦干
永远跟党走
此生无悔无怨
找大部队去
忍痛前往母瑞山
在琼涯革命最艰苦的时期
娘子军生活更是如此艰难
庞琼花等8名骨干不幸被捕
受尽严刑拷打和精神催残
但不屈不挠的娘子军战士
以大无畏精神与敌人周旋
敌人一看硬的不行来软的
便施以金钱利诱封官许愿
这些卑鄙的无耻表演
早被娘子军战士看穿
她们用集体自杀的行动
向敌人发起了宣战
面对这铁打钢筑的战士
敌人想方设法变换手段
转移了四个监狱
关押了2000多天
在这慢长的日子里
她们对党忠诚
她们坚定信念
她们临危不惧
她们大义凛然
没有一名同志招供
没有一个战士叛变
……
这一个个闪光的镜头
这一组组生动的画面
怎不令人感动
怎不让人赞叹
她们的故事
是红色革命艺术读本
她们的事迹
是琼涯革命壮丽奇观
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创举
也成为世界革命的典范
祖国不会忘记
人民永远纪念
纪念的人们络绎不绝
参观的观众接连不断
为了宣传红色文化
为了注入红色内涵
这里活跃一支文艺团队
红色之声娘子军艺术团
每到旅游高峰期间
都将精彩节目上演
舞出红色娘子军英姿
演奏红色娘子军主旋
唱响红色娘子军连歌
诵读红色娘子军诗篇
一位老外说
中国的娘子军了不起
一名学生讲
这里是我们课外学习的乐园
一位老党员道
在这里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一位游客说
这里能品味到精神大餐
一声声真情道白
一句句肺腑之言
说出了纪念园的办园宗旨
道出了纪念园的管理理念
这里不仅是旅游景点
还是人生旅途加油站
这里不但是纪念园
而且是艺术展览馆
曲,在林中穿行
歌,在空中留连
书,在园中续写
画,在馆中展览
艺术党课
专家讲坛
教育培训
考察调研
紧扣红色主题
提升园区看点
一天的游园
收获满满
一天的参观
感慨万千
什么是创新
什么是领先
什么是传承
什么是发展
只要到此一游
就会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韩春华,笔名秋实,报告文学作家。1988年致力于报告文学创作,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报告文学、诗报告作品900多万字,多篇作品获奖。出版中、长篇报告文学《彩色的梦》《立体形象》《人生四季行》《金穗颂》《人品》《烈焰冰心》《旗帜》《大地之子—韩贵清》等。
先后被授予和谐中国.2007年度德艺双馨优秀作家、2008年度十大影响力作家、第六届中国时代十大卓越作家称号。
都市头条井冈山群智囊团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