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佳珍
有位著名 主持人分享自己的育儿经,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标准就是:孩子以后在社会上不讨人厌就行。乍一看,我们会觉得:哇,这还是著名主持人呢,怎么养个孩子的标准这么低?其实,这一点都不低,并且一点都不容易,所谓的不讨人厌,正是教养问题。
小时候,我生长在农村,常听婶子大娘们骂:“有娘生没爹教”。这句话在看到熊孩子的时候,她们经常会脱口而出,当时我很不明白什么意思。长大了我才知道:就是说孩子生了,但是却没有给他们相应的教养。
什么是教养呢?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这周末,好友栗子给我打电话,说要去我家避难,我说我在广州呢,她失望地一声叹息,我们的开心果诗社她是栗子,我是榛子,我是以急著称,她是出了名的脾气好,宽容,是谁能把这么好脾气的人热火吓怕。电话里她细讲:亲戚搬到了他们小区,周末就带着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四五岁)来家里她玩。这本是好事,亲戚之间联络感情,可是上次玩了之后,她特别不想他们下次再来,并且有点讨厌两个孩子。为什么?两个孩子来到家里,完全视若无人,将她外孙(外孙在奶奶家,不常过来)的玩具全部翻出来摆一地不说,三岁外孙的小食品拿过来就吃。大孩子还将苹果、香蕉都咬上一口,是只吃了一口就扔在桌子上哦,这让其他人怎么吃?小孩把尿尿到了地上,而亲戚本人呢,只是看着笑笑说:这俩孩子就是活泼好动,应该让他们张扬个性。栗子大惊:我的天,这叫个性?要不是看在是亲戚的份儿上,栗子早就爆发将两只“熊孩子”丢出家了!孩子怎么了?孩子就能完全不照顾主人家的情绪,随意在家撒泼?孩子的教养,反映出父母的修养。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刚出生时是多么的纯真,无论做什么都会先征求父母的意见,有些父母总是认为孩子长着长着就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殊不知是自己的行为一直都在默默的改变着孩子。
有教养的孩子,父母都相当有原则。
前些日子,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真正困难的并不是怎样摧毁熊孩子,而是怎样叫醒熊家长。”每个有恃无恐的熊孩子背后,大多都站着一个不可理喻的熊家长,所以,如果说熊孩子是一汪污水,那么熊家长就是毋庸置疑的污水源。教养孩子重要的是“底气”。是以身作则的底气,父母本身三观正,素质底蕴深厚,才有资格教育孩子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是温柔坚持的底气,在孩子是非观尚未形成前,父母对于正确方向的坚持,是对孩子必不可少的引导;是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教养,从来不疏于防范的底气……
朋友请您记住:教养,是您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