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诗词体会
——纪念毛主席诞辰 130 周年
陈爱玲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对一代伟人深切的怀念,我打开毛泽东诗词,伴随他革命生涯的滚滚洪流,艰难险阻的战斗历程、始终不渝的崇高理想,穿越时空,扑面而来,令人心潮澎湃、百感交集、震撼不已。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凸显了伟人年轻时把自信看成点燃思想的火花,坚定理想的风帆,攀登高峰的阶梯,取得成功的动力,为中华之崛起,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感觉到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毛泽东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在怦然跳动!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歌颂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英勇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表达了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人生感悟,启示人们应珍惜宝贵的时间,为革命忠心昭日月,正气结丰碑。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让人联想起“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关隘险峭,显示了红军行军途中的艰苦雄壮。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展示了迅猛发展的红军队伍锐不可挡,凌厉无前。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用“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的典故,描写了红军在群众的支持下利用地形优势,以寡敌众,活捉了敌军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千百万工农雄赳赳,气昂昂,气吞山河。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把大柏地静态的七色彩虹写出了诗情画意。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亲睹村壁弹痕,自然联想起这里不平凡的战斗经历和丰富的历史内容。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叙述了中央红军追梦前行,进行长征,对革命前程充满了必胜信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主席为首的新的党中央领导。指挥严肃机敏的红军队伍经过壮烈战斗,豪迈、自信、从容地越过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一首豪情壮志的革命史诗,集中描绘了震惊中外、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途中,越五岭、跨乌蒙、翻雪山、过六盘,跨过金沙江,抢渡大渡河,冲破无数天险,击溃敌人多次围追堵截,到达陕北。实现战略转移,体现了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极其生动而大气磅礴地写出了看尽世界上的盛衰兴废。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由景及人描绘了旅雁南飞,天宇清澈。强烈表达了奔赴抗日前线的战士,毅然决然战胜敌人毫不动摇的决心和信心。
《沁园春 · 雪》这首词是自有唐词以来最好的一首,是诗词艺术的顶峰。此词写于 1936 年 2 月,词中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指出了中国人民今天的革命事业是历史上任何封建帝王所不能比拟的。1945 年日寇投降后,蒋介石为了与中国共产党抢地盘打时间差,想发动内战而又“师出有名”,设计了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目的是给中国共产党制造负面舆论。其间,毛主席的这首词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刊发,引发了文坛地震。蒋介石发动国民党的“御用文人”,针对毛主席进行政治批判和人身攻击,结果以“鸦鸣蝉噪”收场。让国统区的人民恍然大悟,原来毛泽东并不是国民党宣传机器所说的那个“杀人魔王”,而是一位富有哲学思想、具备深厚诗词底蕴的军事家、政治家。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昭示了沧海桑田,白驹过隙,天道酬勤,必须抢抓时机、全力以赴、彻底革命。正义战胜邪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习毛泽东诗词,体会到毛主席博古通今,食古不泥。曾记得书 中这样阐述:“各种古人,宗何为是,《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策对庚,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讲述了苏秦连横说秦,庄子无为而治,西汉的匡衡、刘向,一个儿时刻苦读书凿壁偷光,后官至宰相;一个是中国目录学的鼻祖,司马迁著有《史记》,班固作《汉书》,昌黎指韩愈,写有 古今贤文:“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和苏辙,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散文家,具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徐陵以创作骈文著名,其《别毛永嘉》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陆贽为唐朝第一清官、政治家,写有“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 最后是说在于不同的人感悟至理的心智。毛泽东年轻时横扫图书馆,引述著作万条书证。汪洋恣肆,适己为用,博大精深。比如诗词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三国时吴主孙皓由建业迁都武昌。当时有童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主席这两句诗由此而来。比如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主席写《浪淘沙 · 北戴河》时,联想到三国时的曹操登临碣石山时写下的诗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况且毛主席记忆力极强,能背诵古诗词四百多首,常在战士们面前朗诵。自古有:只要记忆能超群,何愁不拿第一名之说,博学多才者比比皆是,但领袖人才唯有毛润之。
毛泽东诗词引经据典,精妙绝伦,文章盖世,得益于毛主席学富五车,饱览群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采众长,然后金线串珠,成竹在胸,契合实际,有感而发,堪为古今之典范。
学习毛泽东诗词,体会到毛主席创造历史的雄才伟略。诗词中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道尽了历代封建王朝的失败。
从《资治通鉴》中可以领略其因果关系。确实如此,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的封建王朝,但由于施政残暴,相权过大,仅存在了十五年。汉重用外戚,起七国之乱。唐朝虽有贞观之治之盛,终因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地方割据、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灭国。宋朝外族入侵,重文轻武,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元朝民族歧视,民不聊生,元大德不尊纲常,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历以弟鸠兄,自乱至此,怎不丢失江山!明朝虽然永乐帝朱棣“宏志中兴 ”三千文士修大典,疏通运河利国民,八十万大军下安南,遣郑和五次下西洋,自己两次下漠北,迁都北京,操演三军,乾纲独断、文韬武略、国泰民安,是个好皇帝,但后世也是多次征战,资源耗尽,财政危机,用人不当,内部竞争,清军入关,以崇祯皇帝自缢景山而告终。清朝闭关锁国,统治腐朽,军事落后,列强入侵,引发革命。在从辉煌到没落,朝代的更迭和战乱中,天下苍生何其无辜!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易境而处,何其悲惨!
毛泽东诗词是我国政治思想和文学艺术的高峰。毛泽东诗词简炼的文字充分体现了在漫长而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唯有毛主席总结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著书论理,吐纳风云,使中国共产党走出迷雾,中国革命在黑暗的摸索中迎来朝阳,从胜利走向胜利。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学习毛泽东诗词,体会到毛主席理论思想强大的生命力。诗词中“大渡桥横铁索寒”“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是毛主席用“寒”和“忠”字怀念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和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一些处于穷乡僻壤革命根据地的老百姓,过去一度曾经有过“家乡面貌未改,烈士鲜血白流”的想法。随着党中央英明决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计划的实施,结对挂钩,以多种举措帮助脱贫致富,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城里人更是在职有薪资,退休有社保。可是仍然有些人身在福中不惜福,甚至有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不时还出现和境外情报机构勾结,窃取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祸国殃民的间谍分子落网和身居高位贪腐分子被捕的新闻报道,这些都成为令人痛心的事实。他们忘记了古人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淡泊一生甘始终…… 千古高风有谁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教诲。变得巧取豪夺,变得追名逐利,变得道德沦丧,变得残忍冷漠。他们有的位高权重,有的才华横溢,理应身居高位,必承其重,而不倨傲。古人的至理名言何尝不知?毛主席在西柏坡的谆谆教导怎会不晓?也许其中有吴下阿蒙,不学无术,胸无点墨。无论怎样,但总该面临过战争年代血与火、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或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的缺衣少食,今昔对比,有何不满?值得冒险去违法乱纪。各级纪检部门每年的“5.10”思廉日学习教育活动应起到:警钟长鸣,筑堤堵漏、防微杜渐的效果,为什么要置之脑后,充耳不闻?这样的人辜负了党 和国家的培养,对不起父母和妻儿的期待。能力的背后是你苦行僧般的自律,当然也就对不起自己当年奋发努力的吃苦耐劳。到底还是智大才疏、忘本侥幸、想入非非之过。自食其果,痛哉!哀哉!为为国圆梦一身清,两袖清风不染尘者赞!
今年 12 月 26 日是毛泽东诞辰 130 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既要怀念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也不能忘记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强大的人民军队要做到听党指挥,忠于国家、训练有素、保家卫国。我们的干部职工要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我们的退休人员要做到与时俱进,永不落伍,退休不退步,退职不退色。永远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同频共振!

作者陈爱玲,1947年2月生,中共党员,如皋市人,毕业于北京财贸金融学院,历任如皋市如城镇党委书记(副处级)、市财经贸易委员会党组书记、市审计局党组书记等;发表论文数十篇,部分作品获国家优秀论文奖和软科学奖;编著出版《益寿精华》《实话实说》《食补精萃》《养生诗词典论》 等科普书籍多部,达 120 万字;专著《履痕游踪》(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广受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