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昭畅
飞扬读书会 出品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我家珍藏的一本本好书犹如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灵。
我读过寓教于乐的《成语说资治通鉴》,读过妙趣横生的《三国演义》,读过千红一哭的《红楼梦》……其中,令我爱不释手的一本书是汉阳作家协会伍剑主席写的儿童小说《锔瓷》。
书中讲的是住在武汉西大街的一位叫群的男孩跟着李师傅学锔瓷技艺的故事。
群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总是坐不住,他对西大街路边锔瓷小店李师傅的手艺情有独钟。群每天都去李师傅的锔瓷店,连饭都忘了吃,于是外婆就让群跟着李师傅学锔瓷。
李师傅有一段传奇的经历。他的爷爷曾是清代皇宫里“御工李”,专门在皇宫修补瓷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日本鬼子找李师傅的爷爷锔珍贵的梅瓶,他机智巧妙地应付日本人,连夜带着一家人连同梅瓶来到了汉阳鹦鹉洲,隐姓埋名。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李师傅的爷爷就将锔好的梅瓶捐献给了国家!他可以卖掉这个修复好的珍贵梅瓶发大财,一家人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但他没有这么做:珍贵的文物是属于国家的。
李师傅说了很多对群以及读者影响深远的智慧箴言:
“调教在师,做活在人”;“拙就是巧,想取巧,就是笨”; “一步登不上天,一口吃不成胖子,干啥事都得慢慢来”;“手艺人哪能遇事惊慌,做孬活儿,对得起手艺二字?”……
李师傅的这些话治好了群的“陀螺屁股”,他终于能够静下心来钓鱼和锔瓷,专注力越来越好。
读了这本好书,我受益匪浅。书中的环境描写生动优美,是我看过写得最好的一本书。这本书写得妙趣横生,既写了群在李师傅那里学诗词,还插入了群和朋友们的玩耍,以及外婆和邻居之间互帮互助的事情。
《锔瓷》从各方面看绝对是一本好书,大家一起来看吧!


小作者简介:
马昭畅,飞扬读书会优秀学员,黄石市团城山小学四年级学生。活泼开朗,热爱阅读,尤其喜欢阅读历史故事,爱好棋类、羽毛球。曾获黄石市“迎春杯”少儿国际象棋锦标赛幼儿乙组第一名,校阅读之星、进步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