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覃衎明
飞扬读书会 出品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欲上进先读书!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给孩子的国宝档案》。这套绘本共五册,不仅故事精彩,能增长见识,还教会我们怎么写日记呢!
打开这套绘本,你就可以跟着80件熠熠生辉的国宝,走进国宝背后精彩纷呈的历史。更有趣的是,在这套绘本里,你可以化身为活泼好奇的小狐狸欢快地前往各个博物馆,兴高采烈地听狐狸爸爸趣味讲解国宝,甚至能神奇地穿越回国宝诞生的历史场景,开始一场真实的历史大冒险,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这套绘本为我们介绍了削铁如泥的越王勾践剑,金光闪闪的杜虎符,神气活现的兵马俑,雄伟庄严的后母戊鼎,华丽的各种釉彩大瓶……其中,我最喜爱的是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一共65件,是至今发现的气势最恢宏、数量最多的成套编钟,它在漆黑的墓穴中沉睡了2400多年,仍然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一点儿都没有跑调儿呢!
编钟虽然叫钟,却不是用来报时的,它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是用木锤和长木棒敲击,编钟就能奏出美妙的乐曲。每个钟的声音各不相同,个头大的声音低沉,个头小的声音清亮,或高低起伏,或厚重质朴,或悠扬悦耳,或轻盈灵动……能敲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堪比现代的钢琴呢!
突然,一道白光闪过……天啦!我居然来到了曾国的王宫,只见曾国国君曾侯乙挥挥手,一群侍从拉开了大殿左侧的一块巨大的帷幕,一排总长超过十米、高接近三米的木架露了出来。那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金灿灿的铜柱,最小的只有成人巴掌大小,最大的比一个六年级的学生还要高。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们张着下巴瞪大了眼睛。曾侯乙再次挥了挥手,呼啦啦走出来二三十名乐师,在编钟前排列出整齐的队形,有人负责敲钟,有人负责击鼓,有人弹奏琴瑟,有的吹笙,还有的吹箫……十几位舞蹈演员身着长袖华服,四人一排,摆好姿势准备起舞。这简直就是古代的交响乐队呀!
“金声玉振,礼乐何从?狂风大雨,天下归一!”
余音绕梁,众人依然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楚王整整衣冠:“不错,一钟双音,真下了不少功夫啊!”
“楚王好耳力,既然两种音可以在一口钟上相辅相生,两个国家应该也能互不干涉,和谐共处”……
演奏虽然结束了,然而余音袅袅不绝于耳,给人一种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感受,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大概只有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上才有吧……
相信这套书可以带你深深地爱上流光溢彩的国宝,爱上祖国各地的博物馆,爱上悠久的中国历史……我们一起热情洋溢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作者简介:
覃衎明,7岁,飞扬读书会优秀学员。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二年级学生。热爱运动,喜欢中国武术;爱劳动,是家里的小帮手;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喜欢历史类书籍,喜欢去博物馆看国宝。希望自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