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联络站——隆庆古刹
文||胡采云
从明代至民国时期,雄伟壮观的隆庆古刹一直座落在城隍镇两河片域涂家滩村第三小队的高台上,因建造于明代“隆庆”年间而得名,经年累月,在历史的长河中,殿宇屡经兴废。
隆庆古刹始建于“隆庆”年,再建于“康熙”年,终迁于“光绪”年间。其历史悠久,风格迥异。庙宇取向坐东朝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金碧辉煌,规模宏敞,尉为壮观,是两河江西垸最早的一座古庙。
在鼎盛时期,朝圣敬香礼佛的盛世,民间文化新起方兴未艾;这座寺庙曾一度终日香烟燎绕,四季香客信众盈门。
后殿气氛肃穆,金面金身的释迦如来佛座身与庄严德像赫然在目,其尊容两颊富态,双耳垂肩,莲花基座造型威仪雄伟,上方顶龛气势恢宏。然而菩萨貌仪慈祥,和蔼可亲,令人近悦远来,不由得叹服造物主的技艺之高超,真有鬼斧神工之妙。
在第一次国内草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两河乡革命先驱邹桂林、王翠珍、李友保、李全福、尹必达、胡惠学、陈炳堂等仁人志士经常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的隐密据点。革命先烈王翠珍(仙女大区两河乡苏妇女主席),当年就是在这儿主持召开党的会议,由于叛徒告密,被敌人发现旋急转移地点时,她为了让同志们撤离毅然断后而不幸被捕,于1932年5月在马口惨遭杀害。
这里的“住持僧”历来都是女性,她们削发出家,俗称尼姑,解放前,她们生活来源,完全来源于施主的香客的供养,解放后,她们自食其力,致力于耕耘纺织,实了自养自给。
1960年,这处美仑美焕且庄严肃穆的寺庙,被当地激进分子拆除,做了生产队的队屋,前厅的部分砖瓦,则留作住持与僧人自己另做了一栋住房,这处地基也可算是隆庆古刹的一点遗迹,现今已是茅草丛生,尽管昔时古刹之庄严肃穆早已湮没于历史的烽烟中,但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与光辉形象永远印刻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