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 文/李威
我却要写小雪
写写羊的眼睫毛上的雪
很小很小的
一只羊,眼睫毛上的雪
是很小的雪
它让羊更美
更像个孩子
它随羊群走在
去屠场的风雪之路上
我们中很多人如果遇见
好心人从屠场救出的这样一只小羊
(我就亲身遇见过)
会抱它在怀里
会想哭
但我们中极少有人冒着风雪
去寻找、去搭救它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
这人就是一位风雪中的父亲
他在风雪中走啊走啊
他的眼睫毛的雪
是小雪
三位诗人品读
0
1
乔延凤评诗:
选择细节,写弱小者的命运,将父爱与弱小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娓娓叙来,感情真挚动人。
“我却要写小雪/写写羊的眼睫毛上的雪/很小很小的/一只羊,眼睫毛上的雪/是很小的雪/它让羊更美/更像个孩子/它随羊群走在/去屠场的风雪之路上”
题为《今日大雪》,却写小雪,大雪、小雪,粘连辞格;小羊眼睫毛上的雪,细节、特写。
用细节、特写,更生动、传神;体现出作者平时观察、体验、感受社会生活的基本功,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到这样传神的细节、特写镜头。
“是很小的雪/它让羊更美”,这是令人心生怜爱的凄美;“它随羊群走在/去屠场的风雪之路上”,点出小羊的命运,这命运由此就一直牵动着读者们的心,让人叹息、牵挂。
“我们中很多人如果遇见/好心人从屠场救出的这样一只小羊/(我就亲身遇见过)/会抱它在怀里/会想哭/但我们中极少有人冒着风雪/去寻找、去搭救它”
接写小羊命运,会有人搭救它吗?
“抱它在怀里/会想哭”,写的动情。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这人就是一位风雪中的父亲/他在风雪中走啊走啊/他的眼睫毛的雪/是小雪”
最后,写父爱,作结。
加深了人们对父爱的认识。这是此作的升华之笔。
“他的眼睫毛的雪/是小雪”,小雪再次出现,照应开头,形成低回往复,符合诗的表达。
0
2
神青赶读诗:
我的心情有些沉痛。即使诗中的父亲也消除不了这沉痛。
人间的大雪小雪啊,似乎威压了下来。人间还有美好的事物吗?有。小羊和父亲。
屠宰场传承了下来,据说传承下来的就是文化。那么屠场文化是文明了。我憎恶文明。
一些没被遇到的小羊被屠宰,它们纯净的叫声被血带走了。“该被屠宰的却在宰杀,丑陋成了执行权。”
李威细腻的心理和丰富的学养总和他的善良及诗意相匹配。他饱含的同情与质问意在残酷无爱的世界更根本的改变。
我常震惊于这个世界的冷酷,很少体察到欣欣向荣。人们的歧视与漠视并没有改变,微弱的事物被不公的命运蹂躏。奋斗能改变前途和命运?那么羊奋斗数万年为何仍逃脱不了宰杀?
一边读李威的诗,一边思考一些问题。这首诗的语言是美的,小羊是美的,小羊眼睫毛的小雪是美的,但唯有人心不美。他们提着刀要把美抹去,让这人世徒留丑陋。
一位父亲在风中走。我想到了父啊,想到了耶稣。又想到了一些背负风雪的善人,心里有爱,眼里有火。
能读到李威的诗是幸运的。在爱的句子泛着的光芒里,一些东西会不断苏醒,直到照见自己,认出自己。

0
3
舟自横渡品诗: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吃羊的人。因为屠夫和牧人的存在皆仰赖他们的胃口而名至实归。当然,吃客不一定是屠夫和牧人。我只是吃而已,我不吃,自有大把的人去吃。总之,羊天生就是被吃的命,不存在无辜一说。至于吃与被吃,那得看各人的造化了。但是,李威不这么想。他看到的应该不仅仅是羊。或许,读者诸君,顺着他的视线,也能有所发现。
大雪不是一夜铺就的,也不必再事铺垫。而羊群赴死的脚印却是一贯的,而且继往开来,浩浩荡荡。与其说义无反顾,不如说身不由己。期间偶有落单的羊羔,要么冻饿而毙,要么被恶狼撕碎。比如,近日,当街如婴孩般嚎啕大哭的卖蔗老人,令人顿生悲悯和愤慨。网络上群情激奋,大有力挽狂澜之势。恨不得把他抱在怀里,恨不得把那甘蔗当做金箍棒。显然,他们是我在诗中遇见的好心人,纵使离风雪中的父亲还有一段距离,但他们眼睫毛上的雪还是相当的醒目,相当的可爱。尤其是第一时间拍视频且上传的那个人,真像是冒着风雪去寻找、去搭救的人。因着他的勇敢,以及天南地北纷纷扬扬的小雪,大家都看到了,老人的甘蔗完璧归赵了。
今日大雪,今日白茫茫一片。寒风凛冽,疫情缠绵。多少人在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多少人已经有气无力;多少人被大雪覆盖,多少人的眼泪已经结冰。所幸,还有人冒着风雪,记录他们蒙难的过程,却不是为了歌颂苦难。惟苦难深重,愿更多人的睫毛上有小雪晶莹。
注:
本文转载自利未在邮程上2022-02-11 关于雪的一首诗,三位诗人品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