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囗说嘴有凭
文/吴向明(甘肃)

口,别名嘴,在人的五官七窍中,不但居于最低位置,而且是个单身汉。其他六窍都是成双成对的,不论这其中的关系是兄弟姐妹还是情侣夫妻,互相之间总有个照应,有个依赖,有个帮衬。唯有口势孤力单,它与任何下层角色一样:身兼数职,责任重大,却并不讨好。一日三餐,山珍海味,糠疹菜糊,酸甜苦辣,非嘴不可。漫漫人生,请示汇报,发号施令,奴才丈夫,非嘴不行。吃胖了身体,它无功,吃坏了身体,它有过:“病从口入”。从咿呀学语开始,到两眼一闭结束,这漫长的一生,它说了多少句话,无法计数,它说对了多少,记下的人不多,它说错了多少,却让人记忆犹新,永久难忘。说对了无功,说错了有过:“祸从口出”。有时明明是居于最高位置的眼睛看错了,居于中枢地位的思维系统指挥错了,居于中央位置的鼻子闻错了,倾听左右呼声的耳朵听错了,却让口来承担责任,背这个黑祸,做替罪羊。

无论是能吃四方的大嘴,口无遮拦的疯嘴,能说会道的巧嘴,口若悬河的利嘴,拙嘴笨舌的秃嘴,还是守口如瓶的牢嘴,都勤勤恳恳了一生,但是却并不受人待见。这种不公平现象,让上帝看到了,也不好过多的干涉,就折中迂回了一下,让所有人都戴上口罩,把嘴保护起来,同时要求人们尽量不见面,如果非见不可,就多见面少搭言,同时不能亲近或亲密,保持一定距离,一米线是极限,万万不可越雷池半步。有个口罩罩着,即使说错了,这隔音设备又临时起到了遮丑的作用,把责任推给耳朵,让听者自言自语:或许是自己听错了,眼睛也不能理直气壮的站出来作证,因为它睁得再大也不能穿透口罩看见口型。口终于松了一口气,同时在心里嘀咕:这病不光从口入,鼻子也有责任。自己背了半辈子的这馋名也应该分给眼睛一半,因为眼睛有时比嘴还馋。


吴向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人。学语喊万岁,懵懂读马列。挤身工薪,不算本事,早离职场,出于无奈。与病魔抗争,不向厄运低头,用拙笔记事,乱写生活百味。偶有文字,散见媒体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