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风索句读,唳鹤别花黄 102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旧岁但将尽
往事如烟长
南北穿云鸟
往来觅何乡
披风索句读
唳鹤别花黄
心淡远浮世
诗意达潇湘
中国有两句励勉之言,我把它们串在一起:十年一剑,百年树人。这十年之剑与百年之人,绝非从字面理解!贵君也许疑惑不解,一把宝剑,磨上十年,世道已平,尚有何用?一个学子,受教百年,早入耄耋,何以建功?其实这十年一剑与百年树人,乃是家风、国风乃至民族之风的文化熏陶与传承。文化者,文以载道而化天下;国风者,风乃文化环境的流动。众所周知,生命的成长与成就需要内因自我文化学习与外因文教环境共成铸造,共同影响,其中外部环境长期形成的风气、风向、风范等不可小觑。一个大家庭成员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会形成与众不同的富有个性的家庭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又反过来会影响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事方式,代表一个家庭风格,这种风格在天长地久中沉淀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在大家庭中代代继承发扬,也许这就叫家风,校风、国风、民族之风亦复如是。这里的百年树人,说得就是一个圣贤君子的成长与造就,往往经历几代人的精心培育,才可能在一个良好的国风家风族风的熏淘与磨砺中成长起来。
苏轼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陶渊明的祖父陶侃,年少时家庭贫寒,其母湛氏,智慧贤达,严于家教,自陶侃懂事起,就给小孩树起人穷志不穷的理念。湛氏勤苦能干,以纺织针线等供孩子读书,将陶侃培养为晋代清廉正直,身先士卒,战功卓著的一代名将。陶侃一生有个习惯,早上将一百块砖头搬到院中,黄昏将这些砖头再搬出屋内,不论春夏秋冬,风雪无阻。有人问他,将军这是为何?将军回答,为了不忘记母亲生前的教诲,磨练意志,收复中原。这样的家风,同样也培养出了大诗人陶渊明。将门出虎子,书第蕴名仕。除了环境之外,一个成大事者,意志培养与挫折磨练绝对不能漏掉。一个孩子未来能在众里脱颖而出,必须经历超越常人的挣扎,挫折,磨难,努力。
《孟子》言:“天将要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忍心动性,以增益其不能。”恶劣的生存环境与逆境的意志磨砺,这都是将来担当大任的基础。记得有一个故事,说一位老人,将路上一个蝶蛹捡回家,几天后,蛹壳上裂开一条缝,小蝴蝶挣扎了很久想从缝隙中钻出来,老人于心难忍,就用剪刀把缝隙剪大,帮助蝴蝶脱蛹而出,但这只蝴蝶因为减少了壳内的奋斗时间,身体尚有一丝臃肿没有耗掉,干小的翅膀根本无法带动身躯起航,这只小蝶从此再也飞不向蓝天。若让孩子未来在蓝天自由翱翔,就必须从小把他置于一种严酷的家风之下!寒窗苦读,闻鸡起舞,三更灯火五更鸡,这也许就是十年一剑、百年树人的意义所在吧。

三木秉凤简介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