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青神县有一个镇,在这里,村村有村歌镇里有镇歌。村歌镇歌载着红色文化飞,村歌镇歌唱出村民的好心情,这就是地处老区主体区域的西龙镇。村歌镇歌相互呼应,载着红色文化基因,在欣欣向荣的城乡飞翔。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嘞?
概括地说,西龙镇创作、传唱,普及镇歌村歌的工作,是按规范化,示范化,视频化,广场化和大众化等“五化”的方法步骤,逐步推开来的。并把“写自己,唱自己,演自己,宣传自己”,作为基本的目标口号坚持不懈。
村歌入心,来之辛劳。这是五年来,曾顺和、韩万文等几位热心乡村文化,喜爱音乐的老人,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特别是在镇文化站的领导下,不记报酬得失,与各村文骨干密切结合,以传承、发扬西山红色文化为己任,经深入调查研究,为每个村写歌3-5首,共写出了乡情浓厚,民风浓溢的乡村歌曲47首。并尽可能把各村在西山革命时期,诞生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概括提炼写进村歌。让村歌吸足红色基因奔跑,载着红色文化飞翔。正能量足足,鼓舞人心,崔人奋进。如新农村烈士赵汉生夫妇,青神第一任书记何光辉烈士,龙凤社区的烈士赵永清夫妇,英雄母亲刘王氏等英雄,在村歌镇歌里都有充分体现,歌颂传扬。
如 “有一个地方,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充满故事,翻天覆地的变,革命的老区,圣神的红土。我敬仰西山精神,人民奋起,创建红军。英雄的土地,红色的家园。我仰慕西龙,可爱的家乡,苦难孕育辉煌。”
这首《龙凤社区歌》,波澜壮阔。以缅怀命先的强烈激怀,撰词赋歌,直书胸怀。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建设好家乡,不忘过去,再创辉煌,以不负先烈们的流血牺牲。如 “三山依水,龙凤呈祥,思蒙河水孕育的,美丽的地方。”是呀!革命老区,美丽的地,我们要让你更美丽!这就是西龙镇歌的开头。
还有各村改天换地,奋斗发展,脱贫致富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村歌里也有很好的体现。如“曾经是省级,挂名的贫困,如今是市里,出名的先进,茶业兴村,费尽了移山心力。班子得力,村民积极响应,一心心朝着,小康奔跑。”《万沟村歌》这雄壮的歌声,飘过田野,回响茶山,唱出了老区人民战天斗地,改变落后,变穷为富的豪情喜悦。
如“山舞青练天路长,大道两旁新农家。甜桔红映咱家乡,茶山美得天露笑。“《新农村村歌》更以用大写意手法,热情赞扬在新农村两委班子领导下,继承英雄烈士遗志,一年接一年,一辈接一辈地努力干,终于甩脱穷困,成为了多业发展,欣欣向营的富美丽山村。
你听!“我的心和着你的脉搏跳动,我的情联着你的喜怒哀乐。啊,我爱观金村生我的家园,你把村民的梦想绘成实景;你把实惠融进村民的生活;你把山丘变成了绿色的产业;你把五谷变成观金酒飘香,你绘出美好乡村厢钳祖国。啊,我爱观金村养我的家园,你把圆梦的美好送进农家;你把村子建设得富美如画;你再唱响新农村前进的凯歌;你把天下美好浓缩在村中。”这首《观金区村歌》,唱出了村爱民,民爱村的浓厚情义。把村两委想村民所想,办民所需,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建成了富裕美丽的家园的切身感受,一吐为快,飘出胸怀。
听一位老村民讲,“他感觉,听了村歌让他再次壮心不也,有种想入梦乡之感。”又听在场的老婆婆讲,“你们村歌里唱的,我们都晓得,好些是我们经历过的,没有经历过的,也听说过。听得清楚,不像有些歌,唱了半天,到底唱的啥?好多不知道…
艰辛工作,使村歌入心。村民积极参与,大到80多岁的老人,小到几岁的学生,都有加入到村歌传唱队伍中来的。更有村两委领导带头参加传唱、比赛。今天西龙的村歌,已从最初的田边地头,唱出乡镇、唱到了县市歌台;从村子的休闲广场,唱到了人们的喜庆、佳宴,唱到了企业的开业大典等重大场合,能量正正,受到欢迎。由只在镇内演出,发展到跨乡、跨县跨市演出,影响越来越大。
2023年12月24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