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记实
原四十七军一四零师四一九团三营八连十一班
班长 刘志军.
原创首发 回忆录
四
“闪光点”这组词,常常出现在相关文稿中。作者在人民军队服役期间,的的确确发生过三次,令人意想不到的“闪光点”!而且一次比一次亮丽……。
第一个闪光点:八在勇夺全团男蓝冠军!.
那是1975手初春,我从政治处第三次回八连。当了十一班的班长,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担任了八连团支都副书记;书记由副指导员刘锦利同志担任。
全团进行一次男蓝循环赛。作者以团支部副书记的身份组队参赛。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由我任队长的八连男蓝球队,在三营的五支球队轮番比赛中,我队三战三㨗,光荣出线。
一、二、三个营循环赛出线的三个球队,与团直的三个出线球队人比赛,我八连男蓝队再次三战三㨗,成为全团名符其实的常胜冠军队。
冠亚对绝在全团的大礼堂门前球场开战。我队面对的是上届冠军队 ——团直机关代表队。这支男蓝劲旅,打败全团无敌手,多次参予地方友谊赛事,次次满誉而归……是全团响当当的王牌冠军队。出乎意料,我八连男蓝和团直男蓝对绝,仅以122分比119分的微弱比分险胜团直队而夺冠……那面冠军锦旗,作者退伍前还挂在八连的荣誉室里……可亲可敬的读者,这算不算一个值得记载的亮点呢?
第二个闪光点:荣获140师全师文艺汇演冠军。
那是我第三次调入政治处编剧创作期间的故事。为迎接全师文艺汇演,419团成立了刘志军、马良成为骨干的创作组。我们俩人接令后,连夜奋战,在近一个月时段里,一共创编了《熔炉》等九个小节目。经团首长审核后,打印印刷,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团直战士演出队,紧急排练后,一行十七人的演出队赴140师参加汇演活动。由剧作者刘志军主创的话剧《熔炉》,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组织一等奖……419团演出队满誉而归,全团上下,一片欢腾,要多高兴,有多高兴……。
第三个亮点:首次荣登《人民日报》。
197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特殊又值得回味的一年……一代伟人,铁三角同年辞世,在中国人民面临生死决择的紧要关头,英明领袖华主席集全党的智慧和力量,一举粉碎了祸国秧民的“四人帮”,从而使中国革命的航船,沿着毛主席开创的航向,阔步前进。
我到三营七连采访,指导员李生湖、连长刘锦利(由八连升职后调入七连的),两位军政主官盛情接待了作者,并及时汇报了民族战士,学习文件的精神情形。我觉得这个素材方向明确,建议召开一次民族战土座谈会。座谈会如期举行。我在现场作了详细记录。回到团政治处,我拟写了《彜族战士热爱华主席》的一组文稿,发住军内外各大报刊。
作者做梦都没有想到,这篇出之战士之手的组稿,会堂而皇之的登上了《人民曰报》!1976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传到军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军营佛腾了……就像江政委总结的那样:“这是419团从1946年建团以来,第一次荣登《人民日报》”!
作者为这件喜讯高兴了大半辈子……。
作者简历
刘志军,生于1952年5月。高中学历。退伍军人。农民,自由拟稿人。作品散见各相关报章杂志和网络平台。所著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发布在都市头条,颇受读者喜爱!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通联详址: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2单元502室;作者姓名:刘志军;手机网名: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