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陕西讯 (赵建平) 12月21日上午,《中法新闻法制网》渭南调研中心一行六人专程来到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白泉村进行采访,刚一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联通内外的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一棵棵碧绿的风景树,一排排亮丽的崭新房舍,一面面绘诗绘画的粉壁白墙,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行走在大明镇白泉村,满是惊讶,满心欣喜,往日“厕所修在路边边,柴草放在家门前”的陈规陋习消失了,继而换之的是村容整洁、民风淳朴、家户和睦、邻里和谐景象。作为全区唯一的省级文明村,一直以来,白泉村在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始终以镇党委要求的“集中力量、精准发力、党群联动、建立长效”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新路,真正以环境面貌的改善对接群众需求和向往,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的华丽转身、脱胎换骨。支部引领,把颜值整出来。支书牵头,各小组长、保洁员配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通过公开信、小喇叭、敲门叫响等方式,让群众动起来,参与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支委联组、党员联户,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一事一议等民主制度,推行人居环境整治党员监督岗、红黑榜激励惩处机制,实现党员引领群众示范叠加乘法效应,在全村形成人人讲卫生、爱环境的浓厚氛围。

群策群力,把气质秀出来。按照“易记、易懂、易行”的原则,组织户代表修订村规民约,并让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参与其中,推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健康娱乐等新风,用制度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建立“查观评改”和村庄清洁日工作机制,采取支部书记讲、徒步检查、各组长记评、现场打分方式,对各组人居环境常态化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点上群众户门前三堆督促各户自行清理,面上主干道、广场、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由村上组织专人进行清理,做到无死角、全方位,垃圾日产日清。建好机制,把长效管出来。以好人有好报为价值取向,注重好人引领和家风家训建设,通过三推三评三公示机制推荐好党员、好媳妇、好公婆、大孝子、好家风、最美家庭等标杆,并大肆表彰,让好人有地位,让好家风得传承;大力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适时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洁、邻里守望、送学上门、矛盾调处、网络诈骗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50米”;建立健全“保洁员花名册、保洁员责任区域划分、保洁费征收、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四项清单,让群众明理、明责、明义,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氛围。
白泉村党支部书记史进京说:“我们白泉村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是全村党员、移民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这是全村的荣誉,也是鼓舞,更是文明发展的动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村班子队伍建设,围绕‘让农村更美,让百姓更富’这一目标,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文化丰富的文明村。”奋楫扬帆方可行稳致远。

通过几年的努力,白泉村村级基础公共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发展持续壮大,村民致富步伐不断加快,乡风文明日益凸显,全村群众生活安康、人心安定,呈现出一派新时代的农村新景象,白泉村振兴的梦想之花将越开越艳。
审核:孔绪牢
编辑:雷世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