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户招精神”激励奋力新时代
12月19日上午,鄠邑区诗词楹联学会、鄠邑区画乡诗社主办的“户招精神”诗联研讨会圆满召开,参加活动有原户县招待所老领导杨成忠、柳莉和部分老职工,鄠邑区诗词楹联学会创会会长焦万利及诗词楹联文化界知名人士约50人参加活动。


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原户县招待所充满了深情的回忆,昔日取得的辉煌成绩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对长期以来孕育出“精细诚净和”的“户招精神”更是赞不绝口。为“诗画鄠邑品质新区”增添了新的精神谱系。

研讨会由鄠邑区文联副主席、鄠邑区诗联学会会长李景宁主持

鄠邑区检察院原副检察长、诗人杨晓昌热情致辞。
各位诗朋联友:
我父亲杨成忠,1944年生。出身贫寒,自幼勤学。毕业于高陵师范。先后在户县南街小学、户县农中、户县文教局、户县县委宣传部、户县招待所工作。
他一生孝敬父母,挚爱子孙。关心亲友、帮助乡邻。对人诚实,对党忠诚。干事火辣、热情。在学校教书期间,他尊敬师长、爱护学生。在宣传部期间四处探访调查,为上百位右派平反辛勤奔波。尤其在招待所期间,他付出了心血和青春。期间曾在日本研修。后离职到珠海太平洋电讯公司,精心敬业。退休后曾指导东方美食园、浅水湾大酒楼工作。父亲一生秉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理念,与其他所领导将户县招待所树立成标杆,招待所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代。他在自己的自传《平凡的岁月》中大量描述了这段历程。
户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户县服务行业响当当的一面旗帜,他以“待客真诚友善、与宾和蔼可亲、服务热情周到、环境干净卫生、工作精益求精,干群精诚团结”而闻名全国。它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领导下的关怀下,经过石杨英、山松柏、杨成忠、薛唯凯、齐佐民、王留乐、柳莉、杜养英、陈陶林等所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秉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基本理念,创出以“精细诚净和”为基本服务准则的“户招精神”这个品牌,浇灌了这支文明之花,在业内做出了不菲的业绩。招待所为户县的经济发展,户县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的提高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户县人民精神风貌的体现,是户县改革的践行地,是户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历史不会忘记这一代人做出的贡献。
招待所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学雷锋先进集体”,被全国妇联命名为“三八红旗集体”,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招待所的事迹被《中国青年》杂志,《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光明日报》、《西安晚报》、《经济参考报》刊登。这些荣誉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招待所历届领导班子接力棒式的努力,得益于广大职工的辛勤付出。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期间有汗水、泪水甚至还有血水,有误解、不解。再苦再累,大家携手并肩,一路踏来。
弘扬“户招精神”,既是对户县招待所的回顾,也是对父亲一生的肯定。
今借诗朋联友之手,再唱催人奋进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