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二十七年《新安县志》卷十二 人物志 列女传
张氏,永宁张蓝孺①之女,新安孟文恒②之妻也。尝脱簪珥、倾奁赠以葬其舅姑③,人称为“孝妇④”,年二十而亡。太仓吴伟业⑤志其墓。
新安县孟文恒原配孺人张氏墓志铭
吴伟业
孺人者,今户曹蓝孺张公之爱女,新安贞甫孟文恒之原配也。贞甫,文学比玉君⑥之子,云浦先生⑦之曾孙也。孺人系出清河,为河南府永宁籍。曾王父中丞公⑧两平蜀,以为显。大父司马公⑨,名重当时。父户曹公,讳琯。孺人父若翁,忠节公爱婿⑩。忠节公有四女,长归孟,次归张⑪,孺人与贞甫,以中表兄妹结为姻缘,孺人少贞甫二岁。幼时,珠襦绣褓⑫,两家子女,竞以门第相高,后遭离乱,各远避潜踪,至珠还璧合之时,贞甫为孤哀子⑬矣。孺人十五归孟,事孟继祖母太夫人极孝。戊子(1648年)春,蓝翁受睦李⑭,携之任,将行,孺人以舅姑未葬为念,贞甫家亦落,力不能办。孺人脱簪珥,尽倾奁赠以营葬事,而后就道。嗟乎!事亲至葬,生人之事尽矣,男子犹难之,而况乎髫年⑮少妇,而况乎贵介之女!是非至性天成,诚敬致孝。其何能至此?嗣后,晨昏定省,形影相依。待夫子如宾,见父母如孺子,女红书史,巧慧过人,且能体下人,又阴行善事,通晓大义,一切澹观,时作出世语。是以饰服御,无私藏,父母有所与,尽施舍周急,见玩弄之物,父母爱而示之则不顾。蓝翁勤于理政,晨出酉退,不遑饮食,孺人为之劝箸,亦不敢先尝。时而宾客满座,歌呼竟夕,孺人手自精办以佐酒。父母若将习而安焉。以是,一家赖孺人力居多。先举一女不育,痛伤过甚,遂得血疾。蓝翁忧之,以祖姑及姑,皆以出闺十九而殁,恐符其谶⑯也,及后病痊,欢欣备至。客岁,年二十,冬月复举一女,至今年二月,而病复发,缠绵日久,医祷并至。先是,三月上巳,忽闻空中音乐,来迎仙去,又时时念归家,病至萎顿不起,犹必强扶之沐发盥口,至四月八日,为沐佛日,人皆绕榻环视,令尽易衣裳,见蓝翁篆匣,犹谆谆嘱为宝持而去,绝不作一眷恋想,亦无一言及后事,甫四月之女极怜爱,亦不令见,无诸痛苦,吉祥而逝,颜色不变,较病时作欢喜相。佛家云:“气从顶门出者,得天道。”其孺人之谓欤!
孺人生于崇祯壬申年(1632年)二月二十日,卒于顺治壬辰年(1652年)四月八日,享年二十有一。女甫四月,育于母夫人所,示遗爱也。以是年八月葬于东关祖茔。父户曹公琯,同叔督掌科公⑰,亲临墓侧,号哭震野,行道心恻,时名公赠传赞诗咏百余首,为《孝淑汇记》。户曹公犹抚婿如子,始终不懈,人咸服其高义云。
铭曰:“其不及者年,其得全者天,其来也,游簪缨⑱之世第;其去也,登佛俗之法船。其鸟啼花落,示现相夫春秋之二十;其山青水绿,遨游于道路之三千,其魂气无不至也。吾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民国二十七年《新安县志》卷十二 人物下 列女
注释:
①【永宁张蓝孺】:永宁,今洛宁县。张蓝孺:指张琯,字伯润,号蓝孺,清顺治二年(1645年)拔贡,历官兖州府知府、淮安府知府。
②【新安孟文恒】:新安,今新安县。孟文恒,,字贞甫,孟化鲤曾孙,顺治十一年(1654年) 恩选甲午科拔贡,任武安教谕。孟文恒出自新安名门孟氏之家,为明万历进士、户部主事、吏部文选司郎中、赠中大夫、光禄寺卿、云浦先生孟公讳化鲤之曾孙,清顺治正贡、诰封文林郎,束鹿知县孟公讳一誡之孙,邑廪生比玉孟公讳瑛之长男。
③【舅姑】:舅,指公公。姑,婆婆。舅姑:公婆。
④【孝妇】:尽孝道的媳妇。
⑤【太仓吴伟业】: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明崇祯进士,授编修。曾疏劾大学士张至发,有直声。后充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左庶子。弘光朝任少詹事,马士英、阮大铖擅权,愤而归里。清顺治九年(1652年),两江总督马国柱疏荐征起,撰《上马制府书》《辞荐揭》,以病力辞不果。次年,诏授侍讲,后充清太祖、太宗圣训纂修官,迁国子监祭酒。十三年丁母忧归里。博学多才。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代表作品《永和宫词》《洛阳行》《萧史青门曲》《圆圆曲》等。
⑥【文学比玉君】:指孟瑛,字比玉,邑廪生。
⑦【云浦先生】:指孟化鲤。孟化鲤(1545年-1597年)字叔龙,号云浦,新安(今洛阳市新安县)人。幼即聪敏,八岁时已读完《孝经》、《论语》。年十六,即“慨然以圣贤自期”。年十七,补诸生,馆于孟津,拜洛阳尤时熙为师,读其《拟学小记》,有“濂洛真传俱在于兹”(吕维祺《理学孟云浦先生传》)之感,遂发奋读书。寻应恩诏,选贡成均,与孟秋(字我疆)联会讲学,以道义相砥砺,时号“二孟”。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及第,“时相欲招致,辞不往”。授户部主事,榷税河西务,与诸生讲学。万历十四年(1586年),曾奉命至河北、山东赈灾,多有全活。后以建言忤旨,谪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鑨黜陟,名籍甚。时内阁权重,每铨除必先白,化鲤独否,中官请托复不应,以故多不悦。以阁臣疏救,夺堂官俸,谪杂职,命以原品调外任。不久因言官复交章救给事中张栋,帝益怒,万历二十一年(1592年)被削职,斥为民。归里后,大兴书院、讲会,“谭说圣真,炉锤后学”(张维新《刻孟云浦先生集叙》),筑川上书院讲学,与学者讲习不辍,四方从游者恒数百人。其弟子,著名者有:王以悟、上官捷科、张信民等,或以名宦显世,或以理学著名。
孟化鲤以传授阳明心学自任,学者称曰云浦先生。尤时熙曾赞曰:“吾道西矣。”(吕维祺《理学孟云浦先生传》)其一生行事,为高攀龙、冯从吾等所推重。吕维祺称之曰:“在榷则清贪墨之风,在铨则抑奔谒之途,在里则以恬淡古朴为里俗先。……溯源渊者伊洛,为洙泗嫡派,而先生崛起,上接月川之钵,近振西川之铎,程邵之后,一人而已。”(吕维祺《理学孟云浦先生传》)明代后期,阳明心学大盛,然其影响主要在南方,北方为王学者寥若晨星,而以尤时熙、孟化鲤、吕维祺等“洛西三先生”为代表的著名理学家,在洛阳一带大兴讲会,推广阳明之学,使洛阳成为当时王学北传仅有的两个传播中心。三先生中,孟化鲤为尤氏弟子、吕氏之师,在阳明心学北传过程中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赠中大夫、光禄寺卿。
孟化鲤著述甚富。今存主要著作有《尊闻录》、《孟化鲤文集》、《孟云浦先生文集》。王以悟有《孟云浦先生年谱》。今人孟昭德主编有《孟云浦集》。
⑧【曾王父中丞公】:指张孺人之曾祖父张论,明万历进士,历官四川巡抚。曾王父,指曾祖父。中丞:秦汉文官, 三国有置,有“二丞相”之称。是古代文官的最高爵位。中丞是御史中丞的简称。明清时用作巡抚的别称。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常用作巡抚的加衔,故有此称。
⑨【大父司马公】:大父:祖父。司马:兵部尚书称大司马。兵部侍郎称少司马。此处指张孺人之祖父张鼎延,明天启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
⑩【孺人父若翁,忠节公爱婿】:张孺人的父亲张琯是忠节公吕维祺的爱婿。
忠节公:即吕维祺。吕维祺(1586年-1641年),字介孺,号豫石,自称“青要山人”,人称明德先生,明末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人,明代经学家、理学家,被称为“河洛孝道第一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吕维祺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中进士,任兖州推官,升任吏部主事,后任员外郎等职;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升为太常卿;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升南京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升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革职居于洛阳。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军克洛阳,遇难。谥忠节。
吕维祺与尤时熙、孟化鲤并称为“洛西三先生”,著有《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孝经翼》、《节孝义忠集》等传世。
⑪【忠节公有四女,长归孟,次归张】:吕维祺有四个女儿,长归新安县孟门,次归永宁县张门。
吕维祺的四个女儿,长女嫁给新安县邑庠生孟瑛 ,赠光禄寺卿孟化鲤曾孙;次女嫁给永宁县拔贡张琯,兵部右侍郎张鼎延长子,四川巡抚张论之长孙;三女嫁给洛阳廪生杨世璟 ,举人杨廷楫子,贵州布政史杨归儒孙;四女嫁给洛阳廪生郭人龙 ,山西巡抚郭景昌子。
⑫【珠襦绣褓】:珠襦:贯珠为饰的短衣,古代帝、后所服。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绣褓亦作“绣葆”,覆裹婴儿的绣被。
⑬【孤哀子】:旧时父丧称孤子,母丧称哀子,父母俱丧称孤哀子。出处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礼记·杂记》如孤子,衣纯以素。——《礼记·深衣》
⑭【蓝翁受睦李】蓝翁:指张琯。受睦李:指授官睦州司李。
睦:睦州,古代地名。州治杭州建德梅城。隋仁寿三年(603年),以新安故城置睦州,治新安县(今杭州淳安)。李:司李,即司理。司理:推官的别称;理刑厅别称。明清时期为掌刑狱之官。
⑮【髫年】:是指幼童时期,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髫(tiáo),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⑯【谶】:谶(chèn),指的是迷信的人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谶书。谶记(预言将来的文字图像等)。谶语。
⑰【叔督掌科公】:此处应为叔都掌科公。叔父都掌科公。此处指张璿。张璿历任吏科都给事中、礼科都给事中。故称都掌科公。都掌科:官名。明指六科掌印者。洪武六年(1373年)铸六科给事中印,推各种给事中年长者掌之。二十四年定各科都给事中一人,掌本科印。故名。
张璿,顺治己丑科(1649年)科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历升吏科都给事中,以乞养回籍。丁忧,服阕,补礼科都给事中。转湖广分巡长沙道,裁补广东分巡岭南道,裁补江南分巡庐风道,以病归。
⑱【簪缨】: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