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一卷《读者》诗意栖居
壹
追溯中华文明的盛景,历代经典身影卓绝:《庄子》倍呈驰骋天地的瑰丽逍遥;《论语》构建历代儒者的精神气象;而小小的一本《读者》,包罗苍茫人世的万千异彩,令多少漂泊无依的灵魂觅得一处精神的栖居之所?
执一卷《读者》,于时间角落,观世间冷暖清欢。
犹记得那苍老的声音哑涩沉重,一句“你这儿有灵魂可以换吗?”道尽多少沧桑悲冷?在《万象易物铺》一文中,这声音来自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未等店主搭腔,他已自答:“我心如枯木,布满蛀虫,我做了那么多违背良心之事,换取那最肮脏冰冷的钱财,我还有几天可活呢?现今啊,只想着给心儿添点光,也算没白来人间一趟。”而另一头,鲜活的声音争嚷着如何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是啊!有多少人用道德换取“珍宝”,又有多少人以“珍宝”燃烧自我点亮他人!
不置可否,守住应有之道德,自享现实之回馈,给予高尚者荣誉,给予卑劣者惩罚,方使“心室之玉”“屋室之玉”,于苍穹浩宇,美美与共。
贰
执一卷《读者》,于诗词画廊,品中华瑰丽古韵。
听白石道人的雅韵“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的心似在这滚滚尘俗中找到寄托。清风作酒,悠然安在,用沉默不争的态度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人间有味是清欢。
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雄浑;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之爽利;学“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之坚毅;亦应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疏狂!正是这一句句,一篇篇成就绝唱!
叁
执一卷《读者》,于时代洪流,掌人生之舵,破浪万仞之间。
《读者》第几期第几页哪篇文章作者何人,多已忘却。唯有史铁生那劲道的话语烙印我心,“且视他人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史先生双腿猝然瘫痪,却能以悲观之彻悟行乐观之通途,以不懈之创作疏解人生之苦难。再看闻一多先生在战火纷飞之时“何妨一下楼”,叶嘉莹合璧中西,以诗词通苍天大地。正因这一个个中华儿女都在人生的蹭蹬转折之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中华民族才能越历史风烟,渡跌宕起伏,拥抱光华骀荡。
且观照今日之青年,尽管挑灯夜战疲惫双眼,题海无涯绞尽脑汁,然而掌舵之信念必激励我们在迂回曲折处拓开通衢大道。
《读者》,读者,日出杲杲,跫音踏踏,且让我们吟啸徐行,迎时代劲风,挺立时代潮头,诗意栖居,谱写真正属于这个大有可为时代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