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泡温泉,逛三原(下)
文/刘玉伟
在三原滨港凯悦温泉的大池子里,水面上漂着很多五颜六色的塑料球,我们就在水里玩了起来,大家一起纷纷把手里的球拍打给对方,每一个球都很轻,打在头上、脸上和身上一点都不疼。一时间,整个水池里欢声笑语不断,一个个塑料球在空中飞过去飞过来,水池里水花四溅,每一个球落在水面上又会溅起阵阵涟漪。水池中不断升腾起的水蒸气,形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水蒸气,五彩斑斓的塑料球和女人们身上色彩艳丽的泳衣,还有水池边上绿油油的假树和墙上的壁画,整个水池仿佛就是一幅最温馨,最美丽的图画。
明丽又让我们十几个老爷们在水里做游戏,让站在岸上的媛媛和汪莉给我们拍视频。明丽又过去悄悄地对其几个女人们说,在我们做游戏时,她们就一起朝我们泼水。她们人多势众,我们一个个被泼得连眼都睁不开了。我们缓过来后立马就转过身去,向女人们进行反击,一场泼水大战又一次在水池里上演。此时此刻,我们都忘记了年龄,忘记了身份,就连平日里比较腼腆,比较害羞的人这时也都放开了不少。大家在水里玩得开心,笑得开心,许多人笑的连眼泪都出来了。

我们从大池子里出来以后,有人就在韩式汗蒸房里,来一个痛快的桑拿浴。有人受不了汗蒸房里的热劲,就坐在休息区的藤椅上,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中午11点半是吃自助餐的时间,有人穿着内衣,有人还是穿着泳衣泳裤,披着浴巾在餐厅里挑着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坐在餐桌上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那天,这里的荞面饸络、浆水鱼鱼、红豆和玉米榛稀饭,还有洋芋馇馇和花卷等主食都受到大家的喜欢。
我们吃过饭后,就在一个大大的房间里睡起午觉来,里面有四五排四五十个可以睡觉的小床,里面还有毛巾被和薄一点的被子,除了门口服务台那里还亮着几盏灯外,整个房间里都是暗暗的,我们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梦乡,有人还打起了呼噜声来。

我们本来在三原只是泡温泉,有人建议来到三原,不去城隍庙和龙桥逛逛就有点可惜了。我们下午两点就乘车前往城隍庙和龙桥。滨港凯悦温泉就在三原到独李镇的路上,这是一条直路,从东往西就到了三原县城最繁华的政府街,从政府街一直往西走,过了三原电影院就到城隍庙广场了。我们坐在车上,望着两边县城的风景,也等于把三原县城也逛了。
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我国现存的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建筑群之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总建筑面积13390平方米,里面包括各种楼、殿、廊、亭等40多座建筑。尤其珍贵的是,在里面东西两廊廊壁上,各嵌着岳飞手书的石刻——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三原城隍庙是要门票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凭有效证件都可以免费进去参观。我以前在三原工作和生活时,就来过城隍庙很多次,后来离开三原回到西安后,每一次来三原也还会来城隍庙和龙桥逛逛。

三原龙桥离城隍庙很近,走上十来分钟就到了。三原龙桥又分古龙桥和新龙桥,古龙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我1970年8月到三原工务段工作后,也来过古龙桥很多次。古龙桥建在清河的河谷中,距县城的南北两城地平线还低15米之多,两城的群众互相来往时,都要走龙桥两边的大坡,尤其是拉架子车的人上上下下的就更困难了。1985年在省市县三级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在社会各个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援下(我们三原工务段也名列其中),历经两年的日夜施工,1987年12月新龙桥竣工并投入使用。一时间“鸿书传喜讯,一桥兴万家。”新龙桥建成后,与古龙桥相互辉映,情景交融,不仅成为县城的一景,也和建在县城东边清河上的临履大桥同负南北通衢之能。那天真的很冷,尤其是站在新龙桥上,用寒风刺骨来形容都不过分。我们在桥上拍了几张照片,就匆匆忙忙地回到大巴车上。(我以后会专门写文章介绍三原城隍庙和龙桥)

刘玉伟,2023年12月2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