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腐倡廉视角看毛泽东的伟大
作者:张泽新
毛泽东主席1976年9月9日逝世时,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但从无数身边人当时如丧考妣的失声痛哭中,我感受到了人民对伟大领袖的无比爱戴。随着年岁渐长和党史学习的不断加深,我对毛泽东的认识愈加深刻。我个人觉得,毛泽东是上天派来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和光明的伟大天使,他的伟大亘古空前。尽管毛泽东离开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了,但是毛泽东思想经过历史与实践的磨砺,更加闪耀出璀璨的光辉。下面,我仅从反腐倡廉视角来多方面分析毛泽东的英明伟大。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他熟读历史,深谙政权兴亡规律,常怀忧患意识,时刻警惕腐败对党的领导和人民政权的危害,毫不留情地惩治党内和革命队伍中的腐败行为。他强调要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反腐败斗争的政治方向。他特别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凡事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头道工序 ”, 他的名言是“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没有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都有针对性地集中论述、阐发党内出现的思想苗头、思想动向,并一针见血、挖源见流,组织各种教育学习和整顿,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消除各种隐患于未发之际,从而使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早在1929年12月,他就对红四军中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等错误观念提出批评,并对症下药,逐一提出纠正的方法。 1942年至1945年毛泽东还领导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素质。建国后的1951年5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党内首先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以功臣自居、贪图享受、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以及少数人的贪污腐化、违法乱纪行为,以做到警钟长鸣。毛泽东的“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现在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从主观方面追根究底,就是放弃了“总开关”,丢掉了“老三篇”,没有了正确的信仰信念。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不论是指导战争还是指导反腐败斗争,他都首先重视和谋划全局,营造大势。他的反腐败战略措施是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坚持教育为先,通过长期不断的马列主义学习教育和整党整风来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注重发现问题,完善制度,堵塞漏洞,1952年4月21日,他签署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贪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另外还出台了《惩戒违法失职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条例》《中央关于处理小贪污分子的五项规定》《中央关于处理贪污浪费问题的若干规定》《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关于追缴贪污分子赃款赃物的规定》等党内法规;他强调依靠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和舆论监督开展反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进行正常的党内思想斗争,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毛泽东主张反腐败一定要坚决彻底,但决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重惩,而是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就是既要有霹雳手段,又要有菩萨心肠,体现严字当头,爱字打底。针对刘青山、张子善等大贪污犯的出现,毛泽东严正告诫全党: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对腐败分子轻者要批评教育,重者要撤职、惩办、判处徒刑,直到枪毙一批最严重的贪污犯。在公审刘青山、张子善之前,有人讲情。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毛泽东指导反腐败斗争,注重从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问题,告诫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绝不做李自成;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教育全党坚持两个“务必”,利用我们党舆论宣传的优势,把“廉洁可敬、腐败可耻”的观念嵌入每一个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创造了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腐败分子,严惩违犯法律和党纪政纪的干部,使许多干部“不敢”腐败。这些富有成效的工作,筑牢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从根本上保证了反腐败斗争的强大优势。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家。他积极探索共产党领导下的反腐败规律和方法途径,把建立廉洁政治、反对贪污腐败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这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上防变、政治上整风、组织上治腐、经济上清白、用人上唯贤、生活上勤俭、机构上精简、制度上约束、监督上民主、态度上坚决、惩治上严厉、目的上警戒,是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突出特点。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为我们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策略基础。他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全是接地气的平实话语,但往往能洞幽烛微,光照未来。毛泽东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建设,他曾反复强调“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样的话语简洁明了,高度概括,胜过无数专家学者的鸿篇巨制。对于纪律建设,他强调从点滴小事抓起,如他指导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连“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样的小事都讲到了。1945年5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用生动比喻手法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作风提出,他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比喻十分形象生动,说出来的话让人能够接受照做。他提出的党内监督的两条原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成了实行党内监督、开展批评的格言警句。毛泽东还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人民政府必须关心群众生活并为群众谋利益”,“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是廉洁奉公的模范”,“用民主制度保证廉政”。类似这样的经典语录不胜枚举。毛泽东的这些廉政思想观点,单刀直入,深入人心。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预言家。我们党执政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全力领导革命战争转移到全力领导和平建设,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的变化,使党面临脱离群众乃至腐化变质的危险。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腐败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乱源,轻则引起群众的反对和不满,重则会引起“第二次革命”,造成干部“霸王别姬”、党和国家改变颜色的局面。后来他多次讲到腐败会“亡党亡国”。如果说,这些论述在当时还仅仅是一个伟大人物的预见、预言的话,那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共产党的“自行解散”和苏联解体,以及东欧一些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制易帜,毛泽东的这个预见、预言就在苏联和东欧变成了现实。从这点来说,足见毛泽东的远见卓识。1949年3月,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预见性的警告:“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他的这一预见不幸而言中,建国后的天津地委原书记刘青山、天津专区原专员张子善贪污案就是典型案例。刘青山、张子善都是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严峻考验的老干部。二人进城后,却经受不住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大肆利用职权贪污公款171亿余元(旧币),贪污、挥霍3.78亿元,腐化堕落蜕变为人民的罪人。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一定要腐蚀人,用糖衣炮弹打人。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物资的糖衣炮弹好理解,但什么是精神的糖衣炮弹呢?那就是当时毛泽东明确反对的给领导干部祝寿、送礼、敬酒、拍掌,以人名作地名,把中国的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等等。毛泽东要求我们党内同志不要阿谀奉承,不要搞个人崇拜,不要乐于被抬骄子。如果说,毛泽东所说的精神糖衣炮弹在建国初期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那么现在则发展成为了精神贿赂,在党内和干部队伍中比较常见。有些领导干部习惯沉浸于下属的甜言蜜语、溜须拍马、肉麻吹捧之中,一旦听不到下属抬轿子、说好话,心理就不舒服。所以,我认为毛泽东关于糖衣炮弹的观点太有远见了,至今仍振聋发聩。另外,我觉得毛泽东提出的“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要坚决抵制和清理贪污浪费腐败问题,把反腐败斗争长期坚持下去”,这些观点至今没有过时,说明毛泽东对问题抓得准,看得深,想得远,对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优良作风的倡导者,更是品行高洁、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他对自己和家人,真是革命革到了家。他先人后己,舍身忘我,最具有献身精神,是无私奉献的光辉典范。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六位亲人的生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送子参军,当别人劝阻时,他却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后来毛岸英为国捐躯。女儿上学,他不准用公车接送;收到礼品,他吩咐一律交公;亲友托他找工作,他一概拒绝。毛泽东身为党和人民的领袖,却过着和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他只拿着每月610元的工资,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带头把工资降到404.80元,还主动交房租费、水电费、家具租用费、取暖费。艰苦奋斗是他的一贯作风,参加开国大典时内面穿的是有四个窟窿的旧毛衣,一双皮鞋他穿了20年也不舍得买新的,一件睡衣穿了20多年补丁叠补丁,到1971年确实不能再穿时,勤务人员发现共有73个补丁。他生活十分简单,平常午餐也就四菜一汤,四菜就是两个热菜一荤一素,两个凉菜一个是辣椒一个是咸菜。他爱吃红烧肉和鱼,但国家困难时期他饭桌上只有素菜。一次,身边工作人员偷偷给他做了一碗红烧肉,结果他生气地说:“现在什么时候,老百姓都饿着肚皮,我还要吃肉,谁做的?谁要想吃,谁拿去吃。”他把所有著作稿费全部作为人民的公共费用,用于帮助困难群众。他去世的时候,仓库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500多元现金,中国所有银行里没有他的一分钱储蓄。“其身正,不令而行 ”,毛泽东的一言一行总是散发出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召着广大党员干部,鼓舞着人民群众,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毛泽东同志堪称千古一人,他那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君子情怀,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范,可为天地证,可为日月鉴,浩气万古长存!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敬爱的毛主席,人民永远怀念您!
张泽新,湖北省作协会员,仙桃市作协副主席兼党支部副书记,仙桃市孔子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一代人杰张难先》《说痴道怪》《沔水廉思录》等著述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