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见到了毛主席(下)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观礼台的工作人员都是青年战士,是从各部队抽调到北京来服务的。能上观礼台服务,能看到毛主席,他们感到无尚光荣。他们告诉我,能到一号间观礼台,非常不容易。上观礼台是按离北京远近距离安排序号的,外地最远的,安排在1号间观礼台,以此类推,离北京最近的,安排到5号间观礼台。主要是照顾远地特别是山区来京的青年学生,毕竟他们不容易来一趟北京。据说这是周恩来总理特意指示过的,周总理是安排毛主席接见学生代表和红卫兵代表的总指挥。
听到这一消息的观礼台上的学生们互相打听,报出自己的来处,果然如此。顿时,我们心里升起一股暖流。对周总理的细致如微的关爱,又多了一分敬意!也对北京地区青年学生们的谦让和友好赞不绝口!
这次毛主席接见的青年学生和红卫兵代表,总数据说超过150万人。起头的队伍,静立在天安门城楼前,他们身后的人群向东长安街排队,每120人一排,依次步行通过天安门城楼,走过时需侧首向右才能看到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走过天安门城楼,向西长安街行进,走过天安门城楼一段路后逐步解散回驻地。

当毛主席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时,青年学生们即刻沸腾起来,欢呼声,口号声,如烈焰升腾、似惊雷炸响,在人群头上轰隆隆地碾过,那声音从心底发出,带着满腔赤诚和无限的热爱喊着: 毛主席!毛主席!排在后面的人受到感染,也跟着呐喊,百万人众齐呼,节奏整齐,形成共振声浪,地动山摇,震裂长空,又如钱塘江大潮奔涌,声浪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沿天安门前是五排解放军战士手挽手组成的人墙,保护和维持进行的队伍不变型,也防止人海中有人冲向天安门城楼。既使如此,人头涌动,挤挤搡搡,前面的人走到了天安门城楼前就停下脚步,呐喊声爆发,不想再往前走;后面的人流拼力往前推挤,将前面的队伍推离天安门城楼前,后面的人又站在天安门城楼前不愿往前走,处在队伍前面及旁边的解放军战士,不断地扶起跌倒的青年学生,也有被挤压受伤人员,被战士背着送往临时医疗点。

见此情况,周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扩音器喊话: 红卫兵小将们,你们好!听到周总理那具有强大感化力量的带有磁性的声音,广场上及观礼台上的青年学生们热血沸腾,大家齐声高呼:总理好!总理好!喊声如海浪冲击,雄渾壮阔。周总理举手一摆,喊声嘎然而止。周总理继续喊道: 我希望你们自觉维护好秩序,保持好队型,往前走,不要停下来,好不好?大家又大声回应: 好!于是庞大的队伍又开始向前移动。但速度仍然缓慢,但毕竟行动起来,这一松动就根本停不下来了,后面向前推动的力量始终要大得多。庞大的人流如黄河的涌潮,由东向西流动着。
毛主席时而站在城楼中心位置,时而向城楼的东、西厢楼最边沿处走动。每走到一处,都停下脚步,左手摘下军帽,右手高举向人群挥手致意,这一刻激起的无数的欢呼声如雷贯耳。

时间到了下午六点钟,长安街上的大队伍还未过完。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及中央首长们先后离去。 大约剩余30万人没走过天安门城楼,有数万人自动汇集在天安门城楼前高呼口号:我们要见毛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那种焦急失望的心情令人动容。
又是周总理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他用扩音器喊话,所有的喧嚣即刻停止。总理说: 红卫兵同志们,你们爱不爱护毛主席的身体?人群中爆发出、爱!爱!爱!的回应。总理又说:毛主席他老人家今年73岁了,你们知道吗?有部分人回答,知道!总理又说:毛主席已经站立了十来个小时了,他该不该休息呀?人群中又爆发出巨大的喊声:该休息!该休息!总理又说: 谢谢你们啦!我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谢谢你们的理解!人群中又有很多人高呼: 理解万岁!理解万岁!于是,人群自觉地逐渐散去。
为了对上次没能见到毛主席的青年学生和红卫兵作个补偿,十一月三日,毛主席再来一次接见活动。

这次又将新进入北京的青年学生和红卫兵参加进来,据说约有八十万人,接见地点安排坐在长安街道两旁,毛主席乘坐敞篷汽车,从中间走过。这种方式既防止了拥挤,又节约时间,所有的人都能见到毛主席。
当时,北京市外来的学生太多,对吃、住、行都产生了极大压力,不但较为严重地影响到北京市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还要抽调大量人力物力为外来学生们服务。凡毛主席接见当天相关的街道的居民一律不能上街。当时还规定,毛主席接见了的外地学生,都由住地接待站尽快安排返程,运用汽车、火车先走近的、再走远的。我们因离得远,许多天没拿到火车票,所以在北京逗留了十五天,接待站依然免费提供食宿。

在此期间,我与戴升堂、兰光武同学每天早出晚归,带着接待站提供的大馒头和酱菜作午歺。我们接连去了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北师大等十余所大学参观,又顺便参观了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館,一天清晨专程去天安门敬仰升国旗的仪式,又去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行鞠躬礼,以敬心意。最好的感觉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向任何北京市民问路,他们都会热情解答,有的人还会专程送我们到岔路口指明前去的方向和讲明转几道弯。
参观大学时,抄录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大字报。印象最深的是清华大学荷塘月色的明丽、北京大学未明湖的秀雅。我们三人还划动了停靠在未名湖边的一只小游船。湖光树影,粉楼琉檐,野禽掠水,置身画景中的我们共同感觉是: 如果能在这样的大学静心读书,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们终于领到了十一月三日晚十一时离京返程的火车票。接待站的负责人是位解放军营教导员,他仍然批准我们代表团参加当天下午的毛主席接见活动。他说,我军朱老总,刘伯成,聂荣臻,陈毅四大元帅都是你们四川人,我难道不应该照顾你们一下吗!

当天下午,我们按指定地段静坐于长安街道两边,我坐在最前排,我前面坐了一排解放军士兵。街道两旁都安设有高音喇叭,能够听到毛主席经过地段的口号声。我们看到毛主席前面的引导车过来了,我们的心脏猛地加速跳动起来。
毛主席站在红旗牌敞篷车上,高大伟岸的身体挺得笔直,身着军装,没有戴军帽,一只手抚住车栏杆,不时向左或向右侧过身来向两边的人群挥手致意,满脸微笑着用湖南口音喊着: 红卫兵好!同学们好!同志们好!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毛主席离我这么近,我看清了他明亮而深邃的目光,他眼神中的坚定与慈祥,他微笑中那份深深的爱,更象我的爷爷!我整个心身完全沉浸在幸福中。我感觉北京格外的漂亮,北京人的每一张面孔都特别亲切,觉得整个世界无限的美好,感觉我今后的人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全文完)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华汉俳》《中国联墨缘香》副总编: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