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记实
原47军140师419团三营八连四排十一班
班长 刘志军.
三
人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转折点。也可以自豪地说,作者的一生,有无数个转折点。
正因为有了这些转折点,我的一生才更加有趣,更加辉煌灿烂……。
作者的每次人生转折,都有贵人相助:
我遇到的第一位贵人,是419团的接兵干部,排长何广锐同志。
那一年,何排长奉命到甘肃敦煌接兵。1972年底,我正读高中二年级,面临毕业。就这样,我以高中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名应征。按征兵程序,何排长走访应征青年家属时,他一眼看到贴在墙上的奖状“育红中学三千米长跑冠军刘志军同学”;他把这愊奖状如获之宝……他从内心谋划,在敦煌,即使只招一名新兵,也要把千里挑一的“长跑冠军”带走!让他为军队的体育赛事争光夺彩……就这样,我被何排长详准,顺舟顺水,光光荣荣地走进了人民军队,这所革命的大学校……。
我走进军营遇到的第二位贵人,就是新兵连的十四班、班长周永光同志。他在十六名新兵中,独具慧眼,直接提名,让我当了十四班的副班长。
他的这一决定,为我在新兵连出类拔翠,名利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周班长的关怀照应下,使我从一名普通百姓,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
这次光荣转折,周永光班长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我在军营遇到的第三位贵人,他就是419团政治处的新闻干事周适民同志。我下到老连队,在八连十一班种菜。兄弟七连在47军的军工矿挖煤。有一天,五组矿车在煤场卸煤时,临时铺设的轨道突然下沉,五辆矿车(一车一吨)顺着新铺的轨道下滑……在这千均一发的危急时刻,七连副连长刘有余同志,致个人生死于度处,奋不顾身地冲向下滑地矿车,用双肩将约十吨的矿车死死顶住……他的行为,赢得了十分宝贵的时间,在煤场战友的协助下,稳住了矿车,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我把这件事写了一篇是题目为《勇顶矿车》的小故事,寄往兰州军区的《人民军队》报社。1973年6月23日,《人民军队》第二版,全文刊登了这篇文稿。这篇文稿在军师团反映强烈。周适民干事得知这一消息,从中协调,将我调到了三营报道组……就这样,下连不足三个月,我就从战斗的八连,来到了三营营部,在部队当了一名业余报道员。这是我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我在军营碰到的第四位贵人,也可以称为伯乐。他就是三营的黄福田营长。我在营部工作其间,得到了黄营长的关注和兴偿。在他的关怀培养下,他全力支持我入了党,当了班长,并一次又一次列入提干名单。
对周永光班长,何广锐排长,周适民干事,黄福田营长,这些军中伯乐,这样的同志之爱,战友之情,让我这辈子,永生难忘……。
作者简历
刘志军,生于1952年5月。高中学历。退伍军人。农民,自由拟稿人。作品散见各相关报章杂志和网络平台。所著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发布在都市头条,颇受读者喜爱!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通联详址: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2单元502室;作者姓名:刘志军;手机网名: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