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主编:姚京平

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
文/马书汉
诵/边军
当婴儿啼哭来到人世间,父母和长辈都会露出甜蜜的笑容,为他或她在心理勾画出幸福成长的美好蓝图。为他或她能诞生在和平年代和祖国昌盛时期而自豪。
纵观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有那么多的盛世让我们回味无穷,而又有那么多残不忍睹的悲伤年代让我们刻骨铭心。
中国有个成语叫“居安思危”,就是:处在安定的环境时而能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尤其是在国力强大,歌舞升平,昌盛时期,“居安思危”警钟的含金量会更高。

三国归晋,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中国,并开创了″太康盛世”,出現了历史上唯独没有穷人的中国。但晋武帝没能“居安思危”,而是倡导比阔斗富,诞生了“石崇斗富"和极其奢宠一万多佳丽“羊车望幸″成语。为后续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汉族历史进入了最黑暗,最不愿提起的"衣冠南渡”历史。当我们中学时代学历史时,是会跨过去不忍心读的,但300年屈辱的历史怎能跨过。

唐明皇李隆基的“开元盛世″,让中华儿女津津乐道,大大的国土,歌舞升平,开创了中国有史记载最繁华的“盛唐”。但李隆基没有“居安思危",而是贪图享乐,认贼做儿(认安禄山为儿)。引发了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再现了“衣冠南渡”的场景,从此唐朝进入了一百多年的衰退,直致灭亡。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创造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板图,国力强盛,但乾隆没能"居安思危″,却享受“六下江南的奢华,纵容贪脏王法,富可抵国的和珅。导致的结果是后续百年的衰退,丧权辱国的合约接二连三。失去民心最终被历史淘汰。
中国有句成语叫“物极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必定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三个盛世都没有逃脱″物极必反”这个宿命。中国历史还有一个规律,就是顶盛过后是衰退的开始。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我们自认为的强盛时代,但又有多少人读懂“居安思危"的真正含义,我们夜郎自大的说"我们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机遇”。但想过没有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

中国人民是永远爱好和平的。以史为鉴,脚踏实地的建设好我们的祖国,福祉好我们的人民。以目前的国力,只要我们能居安思危,不主动挑起战争,任何外部势力想颠覆我们,肯定是不可能的。把自已的事情做好,安定团结,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
作家简介:马书汉,1959年出生,二十年北京铜厂企业经历,十年机关经历,近十年游泳教练经历,花甲之年的文体参与者。
主播简介:边军,曾是北京下乡知青,是朗诵爱好者,喜欢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