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自己的光,不要熄灭别人的灯
随笔/耿志平(甘肃)

去年在某一个文学群,有一个零零后的作者经常发他自己写的一些诗歌。每次发我都看,写的不好不坏,起初大家没说什么,还有人点赞互动,后来就有人嫌弃发的太多,有点烦。确实,有时候一篇文章一天发四五次。也许是小伙子太执着,又太想出名,说他的文章要在哪一年登上某国家级大刊,于是就有很多人出来骂小伙脑子有问题,说他痴人说梦,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说他没有自知之明。更有甚者,有人说如果你的文章能上大刊,我的文章就能走出国门,骂他不知羞耻……由当初的讨厌变成了人身攻击,直到被踢出了群。
小伙也许写的不算好,但他有写作的欲望和动力,更有热爱学习的勤奋,我认为很不错。虽然措辞不当,但作为文学前辈,可以善意的提醒和鼓励,指出他的不足和要注意以及需要提高的地方,文学艺术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顾他的脸面,在三百多人的群里,对他进行人格上的侮辱,确实不妥,有辱斯文!动不动就踢别人出群,显的小肚鸡肠!
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前辈,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文章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到现在又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发表了多少作品?得到了多少人的认可?有没有资格对一个后辈说出这样无理无情的话来?有些人还用自己身份或什么会员扯大旗居高自傲羞辱初学者,有意思吗?古代多少文学大家至今作品流芳百世,他们也没有多大派头更没有什么会员身份。何苦如此自傲小视别人?
在我看来,哪怕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人的肯定。有人会觉得得到了共鸣,从中受到启发,有些人则觉着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伟大的作品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排斥而失去它的伟大和光芒,所有的东西都是见仁见智,文学更是如此。你觉得不好的文章,有时候会得到某些编辑的认可。你觉得自己写的特别好的文章反而被一次次退稿。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学素养不同,写作方法也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不能因为别人和你的看法不一样,写作方法不一样,就一棍子把人打死。
文学的天地是自由的,只要你写的不违法乱纪。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写出来。有看不上的文章很正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尽管发自己的光,但永远不要熄灭别人的灯。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和随笔,没那么多条条框框,每个人都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只要不是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就好。

你那种攀高踩低的行为实在不可取。零零后才开始写作,知识有限,阅历不深,对文字的把控也不一定精准,你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群起而攻之,甚至进行人格侮辱。他们的路还有很长,学习的机会有很多,只要他坚持,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如愿以偿超越,人的潜能是不定的,不能过早否定!
每个文学爱好者大都有好多群,群里每天都有好多文章,当然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人脉不同,点赞的人数自然不一样,这很正常。如果你有空,想看了,可以浏览一下,不想看了,你完全可以忽略,用不着打压,这对你没啥好处,也显得你格局不够大,没有包容心,就算你不进行指导,也用不着一脚踩死。毕竟,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就算你是文化名人,有很深的造诣,你发自己的光就好,千万不要熄灭别人的灯!
(书法图片系辽宁书法家诗人付红作品D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被都市头条认证为编辑,成为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