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领悟
-----《道德经》启示录之四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
第4章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4章译文: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发生作用时,却永无止境,如深渊一样广大,像世间万物的宗主;大道不显露锋芒,解除世间的纷乱,收敛光耀,混同于尘世;大道看起来幽隐虚无,却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大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
思绪流萤:
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是说人世间的道理和规律,虽然看似无形,却每时每刻都主宰着一切;而人的领悟,当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时刻勉励自己,适性地跟随认知和领悟去成长。
人前行的路上,时间悄无声息,却增长了人的年龄;岁月美景无限,却催老了人的容颜;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感觉到“自己不再年轻”,随即心态也会开始变得稳重,心事亦变得增多……偶尔回头看看,经历了快乐的童年、走过了激情的青年、熬过了艰难的中年、来到了沧桑的老年,且常常不禁感叹:一去不复返的激情岁月,再也回不去了?!
一路走来,回头望望,从前那个年轻懵懂的自己,曾经历了太多风雨、见惯了人情冷暖、体验了悲欢离合、沉淀了躁动心事……而今想想,人生如梦,仿佛童年就在昨天、青春并未走远,可镜中的自己,却已满脸沧桑。
过去,风雨坎坷自己闯,压力责任自己扛,一步一个脚印,病了撑着、痛了忍着、难了藏着、苦了装着……许多不容易,受伤最多的是自己,因为没有心眼,被人多次利用;因为思想简单,被人反复伤害;因为善良真诚,被人无辜欺骗;因为心直口快,被人厌烦躲开……流了多少眼泪,无人知晓;心中千疮百孔,没人心疼;可是,自己仍愿继续守候善良和坚强,只为达到45度的谦卑、90度的正直、180度的底线做人和360度为人处世的圆融。
人生漫漫,须照顾好自己,无论旅途的风景好坏,都得自己看;不管泥泞平坦,都得自己走;没有人能一直陪在身边,只有自己陪自己最久,只有自己护着自己前行……一个人的人生,自己走;一个人的苦楚,自己忍;一个人的泪水,自己擦;一个人的伤痛,自己消……大千世界,人海茫茫,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自己再不好,也是限量版;自己再差劲,也无可替代;所以,永远不要看轻自己的独一无二,自己更是家人最爱的那一个。
这个世上,不必指望和依靠别人,因为无人能与自己感同身受,人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须熬得住孤独,自觉关怀自己,演好自己的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冷了加衣、热了寻凉……并且,路上懂得谦让,亦要不失尺寸;时刻拓宽心量,眼界自然变宽;心中无缺是富,被人需要为贵;无畏陷入低谷,有道自升高峰;笑看雨雪风袭,坐看云起云落;活在当下务实,笑在追赶明天;厚德可载万物,付出回馈福报;感恩承载顺利,施爱迎来贵人;抱怨引发烦恼,知足获益快乐;逃避滋生失败,分享多聚朋友;生气产生疾病,贪占反误歧路;布施化育富贵,珍惜换得未来……
高山溪水,可流向大海,是因善于避开所有障碍,不断拐弯前行;人生的路没有笔直,多是在经过九曲十八弯后,才能到达终点;所以,分析许多失败者时,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难题面前不会拐弯,撞了南墙不知回头,才陷于不利的结局;这说明,许多时候,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只要思维一变,逆境可能成为机遇;比如,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为此绝望,想过自杀,但最终选择了转弯,以轮椅代步,当起导演,执导的影片获得全球奖;同时,还以牙咬笔,写出和出版了励志图书《依然是我》。
水穷路自横,云起天亦高;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达尔文说:“适者生存”,其“适”字所指,就是“拐弯”……那么,走过一些路,才知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深浅;跨过一些坎,才知超越……只要愿意走下去,路的尽头依然是路;可见,拐弯是人生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于的情形,并由此演绎出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命运结果;同样,人生之路有崎岖和平坦之分,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生活之味,有苦辣甘甜,总有许多咸涩需要品尝……面对拐弯和痛苦,无需躲避;眼光不到,易走冤路;理智丧失,易走绝路;自杀的人,亦是走到转弯处的继续“不回头”,所以只能死掉;当然,不忘初心的矢志不移,亦值得可敬;可见,弯路不是放弃原则和初心,只是为了看清前途;也只有看清,才能走得对、走得远,且避险走快。
一切过往之中,之所以心会累,因为想的过于多;之所以有烦恼,因为放不下过多;之所以总痛苦,因为追求的太多;之所以不快乐,因为奢望的太多……于是,自己渐渐记住了:走投无路时帮自己的人、落魄倒霉时疼自己的人、一无所有时陪自己的人……再有钱,也别看不起穷人;再缺钱,也不去出卖友人;路上的时间很快,自己转眼就会不再年轻,可若想长相保持年轻,就需要该忘的忘,该放的放,少一点计较,多一些从容,心无郁结、展开眉头、眼神温柔、和颜悦色、嬉笑有方、出言有尺、做事有度和为人有德,且“心留青春、精神丰盈、畅想涌流、培育涵养、舒展欢乐”……这样,自己才会自得安逸,迸发出超越年龄的活力。
并且,走在路上亦会发现,没有人关心自己是否快乐,多数人只在乎自己混得是否出彩?一路上,自己肩上扛着责任,承受委屈,不能喊累和痛,除了坚强,别无选择,哭过笑过,咽下了无人体会的心酸……而且,利用自己,假装不知,是智慧;欺骗自己,没有报复,是大度:污蔑自己,没有解释,是从容;帮助自己,相信真诚,是知己;嘴说不管,暗中支持,是贵人;表面嫌弃,其实珍惜,是爱人;当面称赞,转身算计,是小人……一个好心态,胜过家财万贯;一个好身体。胜过万两黄金;懂得珍惜,才能少些遗憾;懂得感恩,才能收获互助;人生在世,活着难,做事难,做人更难,磕磕绊绊为事业、家人和许多人,因为有须尽心平衡的一切,不敢松懈……日子再累,仍要硬抗;委屈再多,不必流泪;艰难困苦,咬牙度过;压力大时,给心放假;心过累时,预防拖垮;偶尔堕落,勿陷泥淖……不抱怨、攀比、计较,多去包容、理解、付出……尽管路途蹉跎,因是自己选择,跪着也要走完;人生再美,亦有遗憾;想做赢家,唯心态放平,才有甘甜和致远。
如有一天,自己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施爱;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专注;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炼;那时,一切才是真正的开始……没有内在的平静,就没有外在的安宁,命运让自己成长时,总会安排一些波折或坎坷,这是规律;那么,给自己一个方向,不管地老天荒;给自己一个信仰,不必一路慌张……心安神定,毋须彷徨;不用期待,不必假想;不去强求,顺其自然……如果注定,便一定会发生;心安,即是最好的状态。
一片叶子,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鲜花,开在哪里都有芳香;追求且随缘,便是自在;心安且自诩,即是归处;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不经意间便会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有价值的遇见,是在某一瞬间重逢了全新的自己,那一刻才会懂得:走遍世界,也不过是为了寻找到一条走回内心更适合的路。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人,在北京工作近30(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官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题材的作品,主要著作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