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病的诗
郭培友
镣索嫌轻加手铐,接盘旧病又标新。
可怜百万作诗者,尽是公交免费人。
自四声八病以后,不断有人提出新的诗病,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累计到今的“诗病、诗忌、诗宜避、诗不宜”约一百五十种,真乃触目惊心。这给写诗带来了难度,使年轻人望而却步。可以说写诗的老同志,其子女也写诗的极少。
中华诗词学会统计,现在写诗的人约300多万,并且大都是老年人,写作者面临着断层的危险,若再不减负,真的是后继乏人了。
鉴于此,我写这首小诗,指出了诗病叠加,人为制造了难度,同时也指出了诗人老龄化的问题。

这首诗(原题格律诗人,后改为多病的诗)得到的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先生、诗词名家钟振振教授及部分省学会会长、副会长的赞赏。

我们把这首诗做为一粒石子抛出去,以期在一潭静水中激起微澜,号召大家针对:
诗词如何做到后继有人?
精减诗病,减到什么程度?
是否像中国楹联学会制定《联律通则》那样,也制定一个《格律诗通则》?
等这几方面献言献策。
此帖长期有效,不断征求大家的意见。
可先收藏起来,有感想、有策略时,或放在本篇评论区,或发在中国文苑群,或联系主编,一段时间后我们汇总起来,以期向诗界推广、反映到中华诗词高层。
请同仁们多转发、宣传。
谢谢!
《中国文苑》编委会
主编:郭培友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