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坚强,孩子的泪
(最最终版,定稿)
朗诵:温丽
作者:刘欣
今年夏天,当我的大女儿马上要中考的时候,突然听到父亲病重的消息,那时那刻,这让我脑袋一片空白,大滴的眼泪打湿了我的面颊。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军人,也是我很至亲而敬重的人,在我心中他是一个能文能武的老战士。他16岁考入解放军通信兵大学学习,毕业后奔赴祖国的西部大漠,在戈壁大漠参加过东风系列武器的试验,完成了东风三号、东风四号的试验定型任务。父亲年轻的时候,为共和国的科技亊业,挥洒过青春和热血。他和他的战友们在为国家铸造利剑的过程中,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艰难险阻,一次又一次出色完成试验任务。
父亲曾经讲述关于自己的真实的故事。当他在广袤无垠的大漠执行任务的时候,有一次,因军需补给不足,造成水源物资的短缺。在大漠中断了水,嘴唇干裂渗血,连说话都费劲,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补充,那可是会要命的。那时的艰难可想而知,而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还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在他的记忆中,有些战友曾经在执行任务时,就把生命永远地留在大漠里。
我的父亲是我心中的英雄。每当在我工作生活上遇到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他总是给予我无尚的鼓励。他曾开用诙谐而幽默的口吻去评价我。他认为,我在他的心中是一个永远不能倒下,不能被压垮的“男子汉”!在他坚定和信任的眼神中,我很快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继续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我想,如今的幸福盛世中,假若遇到再大的困难,要比起当年父亲和他自己战友们在随时献生时所遇到的挫折,要弱得多得多了!只要努力和坚持,持之以恒,当困难遇到了坚毅的恒心,就会像缩回去得弹簧,肯定能被有志者成功战胜。
后来,我的父亲由于病情恶化,在几将弥留前,被紧急送往北京市朝阳医院进行全力抢救。
2023年6月5日深夜,当月光洒落在我与母亲从医院回家的路上之时,月亮依旧隐藏起我和母亲的苦痛。心的故乡就是那思念满满的家与温情。我深深地思念父亲,同时祈福他能平安度过自己这个劫难。但是这预料之内的结局,还是没能规避而如期到来。
2023年6月6日清晨6时许,北京市朝阳医院已经竭尽全力了。我眼睁睁的看着心电图测量仪最终呈现出一条令人心悸的直线。那时正好是当日的凌晨6:31分。 心电图所呈现的那条直线啊,它就是我内心深处无法弥合的创伤!它就像父亲弥留时的沉睡那样,不会再有任何奇迹发生了。这条直直的线段,总会冷酷而僵直地刺入人心。
在父亲病重期间,我带着坚强来到他的病榻前,父亲在锥心难耐的病痛折磨下,在强力的镇定剂与定量的麻醉剂的控制下,他始终摆着一种从未变化过的姿势去长久沉睡。
他昏迷的样子就像他清醒时,正常时那样慈祥。
我一直乐观地对自己说:“父亲应该是天选之子,不会这么早离开。”他应该能看到他的大孙女上高中,甚至上大学。他应该能看到自己的小孙女上幼儿园,上小学。
但是,对于这一切的一切,父亲他没有能够做到。他的食言,让我陷入了久久不能释怀的凝思,让我沉默无语且悲苦难耐。父亲他在生命戛然而止前后长眠的样子,时然,就是我心中那一道道不能消绝的泪痕。
朗诵嘉宾简介:
温丽,莘县作家协会会员,一线教师。喜欢文字,并喜欢付诸于笔端。想自己所想,任思绪飞扬。思自己所想,沉淀期许感悟。写自己所想,让岁月留香。
齐鲁新文学聊城分社社长,作品散见《鲁西诗人》《山石榴》《齐鲁文学》《小石榴》《茌平文苑》《齐鲁新文学》《作家地带》等。诗观:我笔写我心,悟平淡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刘欣,爱诗书坊作者。北京古塔读书会诗作者。花开心灵驿站专栏作者,甘肃黄土地文学会青年文学家理事。1980年出生。北京人,中国诗人,中国朗诵诗诗人。中国诗歌协会会员。酷爱诗歌、散文、小说、朗诵。
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世界翻译联盟盟员。现在北京某高校任职。著有诗歌集《彩虹的微笑》、《嚼不烂的石头》。分别由《作家出版社》和《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其他作品散见于《神剑》杂志、《星星》杂志、《诗刊》、《中国社会科学报》、《诗文化》等刊物。本人还翻译过译著《能不能宽容一些》、《镜中人是谁》、《感谢的艺术》、《体育百科问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