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南最高峰第162期桂林都市头条
理稿融汇:韵芘胡桂芹

邓祝仁先生投稿授权发布
签约作家邓祝仁先生饶有趣味散文《杀猪过冬至》

杀猪过冬至
作者:邓祝仁
今日冬至,说一点过去的事,“杀猪过冬至”,算是讲点“桂林故事”吧!
俗语说,冬至大过年。中国人都兴过冬至,近似于西方人过圣诞节。然而这一天,中国南方不同于一向以主流自居的北方,不入流的城郊农民又不同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城里人。我的“匆匆那年”……桂林人也爱过冬至。郊区的农民这一天几乎家家杀猪过节,用猪肝、粉肠、里脊肉、筒骨做原汤米粉。冬至过后,别看阳气回升,白天渐长,可气候一天天转冷,雨量更少,朔风如刀,冬季才真正来了,可以开始做腊肉,酿风肠(香肠)啦。桂林这地方,冬至以前做腊肉,不易干,易发霉。桂林城里人也喜爱过冬至,这一天杀鸡、买肉、酿圆子。不信,你去鸡摊肉摊看看,人是不是比往常多很多。北方人呢,过冬至就简单多了,曰“吃饺子”,刚刚迁入不久的北方人基本也是这样子。老桂林冬至不吃饺子,只杀猪,吃原汤粉,做腊肉。

冬至大过年,杀猪过冬至,是桂林市近郊农民传习了不知多少代的风俗。这一天,不管是菜农,还是稻农,只要养了猪,就一定会杀猪过节。
临近拂晓,家家户户已开锅烧水。头天晚上,猪已停食,猪栏清扫干净了。电灯拉到院子,各式杂物清理完毕。屠刀磨得银光闪闪,搁在不被碰触的角落,杀猪用的牢实的长凳子、结实的长梯子、拇指样粗大的坚硬的铁环钩子,接猪血的盆子和盛猪下水的大木盆等等,都整齐地、一样一样地排放在院子一侧。只要屠夫一到,一切就开始了。

此处所谓屠夫,并非专门以屠宰为业者,而仅仅热爱屠宰、有点专长技艺的能人而已,姑且称其为杀猪老伯吧。天蒙蒙亮,老伯来了,坐着抽烟、喝茶,聊几句家常,所带框里有几把锋利的刀:尺许长、三个指头宽的杀猪刀,手板大小的分割刀,大过手板的砍刀。
主家去猪栏赶猪。那猪并不蠢,居然通人性,知道死到临头,末日来临,死活不愿出来,在栏内兜圈子。噜噜、噜噜地,跑过来,跑过去,就是不听招呼。猪栏门开着,它就是不愿迈出一步,要是平时,早就窜出奔走得欢了。主人不耐烦了,挥着鞭子轻轻抽它屁股,用木板子、斗笠推挡它的脑袋。猪被骚扰得很不耐烦,特别焦躁,嚼嚼直叫,就是不靠近猪栏门口。老伯说:“别和它讲客气了!揪出来,揪出来!”

这时,一个壮小伙走出来,应该是家中体力最强的小伙子,只见他右手抓起猪尾巴轻轻绕了一圈,即拼命向上一提,猪噜噜地叫了几声,两后腿悬空了。说时迟,那时快,位于猪两侧的两壮汉,一人伸出左手,一人伸出右手,刷地抄起猪的两前腿下肋,两手指扣紧,另一只手各揪住猪的一只耳朵,就势一抬,猪四脚离地,被三壮汉抬起。其他人抓腿的抓腿,抓肚子的抓肚子,也有帮着抓耳朵、提尾巴的,前呼后拥地将两三百斤的猪服服贴贴抬到了院子里。

院子中央业已摆好长木凳,灯光高悬,金光闪闪。猪被抬向长凳,横躺在上面喘气。此刻,抓猪尾巴的壮士就势横跨坐在长凳上,右手紧紧握紧抓牢猪的前腿,往猪胸处回拉,右肘死死压住顶着它的颈部,而左手扣住猪后腿前的下肋,双腿如木桩一样稳稳当当的。其他人各找猪的其他部位压着、抓着、扣着、拽着。屠宰老伯喊道,别抓得那么紧嘛,后腿别抓了,让它踢,站开点,别给它踢到就成,屁股一头稍抬高一点,脑壳稍下一点。什么道理,读到后面不言自明。

这时,老伯将盆子放到猪头下方,半蹲下去,左手就势将猪头紧紧抱住,搁自己左腿上,右手抄起亮闪闪的一尺多长的杀刀,深深地吸一口气,对准猪的颈窝,趁它吸气的当儿,用力一刀捅了进去,那猪嗷嗷地叫了几声,长长喘了一口气,后腿拼命向后抻。热气腾腾、殷红殷红的猪血呀,如小瀑布般哗哗、哗哗地注入盆中,涌起许多血花泡沫。血液流尽,猪全身瘫软下来,终于彻底没气了,壮汉才将猪猪从凳子推下,嘭地一声落到地上。老伯给盛猪血的盆子冲水、放盐、搅拌,而后放置一旁。猪血也是一道好菜,据说能清理肠胃,没有人不喜欢。只见老伯在胸前围布上揩了揩双手,划燃火柴,抽起烟来。长长吸了两口,便眉飞色舞地有点牛逼地说,懂不懂杀猪,就看接不接得住血,外行杀猪,血溅满地,盛不到血红,七手八脚,乱棍将猪棒晕,或电晕,再放血,残忍至极,其实,这些家伙不晓得,那样放血,很不彻底,猪肉口感不好,味道不鲜,如果手脚不麻利,就同死猪肉没区别了。
接下来,给猪刮毛。将烧得冒汽泡的热水(注意不是开水)淋在猪身上,用手扯一扯,毛轻松脱落即可,不可以长时间浇热水,烫老了,猪毛就拔不下来,清不干净了。待毛呀、血呀、粪便呀等清洗干净后,用铁钩钩住猪屁股的锁骨,纵向挂在长楼梯上。

老伯给猪开堂破肚啦。他先将猪头切下来,用水冲掉血水,用稻草绳穿过鼻子系牢,挂着。接着破肚子,尖尖的、白闪闪的杀刀对准上方猪屁股处轻轻一拉,出现一个切口,再小心地沿着猪肚中线下拉,直到下端猪颈处,顿时,猪肚被打开,热气腾腾的下水(肠肝肚肺等)顷刻间全部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老伯三下两下,就哗啦地将下水剥离猪身,哗地放到一大大的盆子里了。此时,老伯换了宽叶砍刀,顺着猪背脊,一刀一刀,一刀一刀,将猪砍、割成两半,从长楼梯取下来,扛在肩膀上,轻轻地摆放在门板上。接着,老伯麻利地割下里脊、猪肝、粉肠,交给主家,说还冒着热气,是下原汤米粉用的,切好了直接下锅,不用洗喔。
累了一大早,该休息吃原汤米粉啦。猪肝、粉肠、里脊、前胛瘦肉,全是新鲜的上等料。米粉是清早从米粉厂刚刚买回来的,也新鲜得很。加上鲜嫩的菜花、生菜、芫荽、四季葱,刚从菜地里采摘回来的。不放味精,不要卤水,不要胡椒等香料,只放几颗炒花生或炒黄豆,至于红辣椒、姜蒜则随喜,愿放则放,不愿不放,这里没有酸豆角酸笋之类,喝原汤可矣。这样原汁原味的桂林地道佳肴不是谁都能品尝到品尝过的。有这样的佳肴过冬至,岂不美哉!对如此这般的桂林人来说,饺子,算什么玩意呢?

闲话休叙。吃过米粉,开始为制作腊肉忙乎。这是做腊肉的最佳季节。在桂林,通常冬至以后才真正入冬。这个时候,天气转冷,雨量更少,朔风如刀,空气干燥。冬至以前或冬至后做腊肉,不易干,易发霉,必须借火熏烤。……年夜饭上,岂能少了香喷喷的腊味拼盘?闲话少叙,言归腊肉制作。
老伯手持锋利的宽叶砍刀,将猪头三两下即劈成猪头皮和猪下巴,取出猪脑骨。还不忘叮嘱一句,说腊猪头皮、腊猪下巴最好吃。接下来,他把一头猪肉分成若干下:先割了几斤血口肉,说血口肉不肥不腻,吃得脆,不宜做腊肉,最好油炸做锅烧。接着切下了前腿和后腿,说前胛肉脢头肉肥瘦搭配,柔嫩可口,后腿瘦肉多,肥肉少,都是做香肠的料,说着砍下了四只猪脚,搁置一旁。这时案板中央只剩下肋条肉了,老伯搓了搓双手,拎起砍刀,用刀尖点一点案板上的肉,说这是最理想的腊肉材料。只见他高高举起砍刀,深深吸了一口气,对准猪的背脊骨,狠狠一刀下去,再将刀锋下压,触及猪皮,猪皮切断,然后,刀往下拉,缓缓移动,直至抵达猪的下梢尽头,切断,约5厘米厚的长长一条肉切好了。如此循环往复,肉切成一条一条,条条差不多,最后在每一块肉的下端啄一小孔,用于穿绳子。至于猪肝,也可以分成若干块腊了,每块肝嵌进一小长条肥肉,叫金银肝,色香味俱全,不仅好看,也好吃,吃在口里,粉疏粉疏的,口感极好,不像纯腊肝,硬邦邦的。
腊肉怎么做呢?主家是地道桂林人,是腊肉制作高手。制作者年交花甲,他烧红了一大盆炭火,几只烙铁在炭火中业已烧得红彤彤,只见他抽出烙铁,将一块块肋条肉、猪头皮、猪下巴、猪脚上没有清干净的猪毛烙去,用刀干刮,去掉秽物后,再用热水一一清洗干净,穿了麻绳,挂在竹竿上晾干水汽。晚饭后,主人将这些晾干水汽的肉取下来,按照10斤肉3两熟盐的比率均匀地给每条肉抹上盐,再有顺序地一条一条放进瓷盆、瓷缸里,每一层都撒上高度三花酒,不放其他佐料,压紧,密封,三天后开封,用温水清洗,烧沸一些纯正酱油,双手拿着腊肉一条条地轻轻地、快速地掠过酱油面,尔后,挂在竹竿上任由北风吹,太阳晒,上午挂出去,傍晚收回来,只要不下雨,就让其如此风干着。一星期后,腊肉水汽少了开始转硬,无须天天侍候它啦,便可以挂在厨房、屋檐、柴房等飘不着雨、老鼠也够不着的地方,二十天后,地地道道的桂林腊肉就做成功了。想吃的时候,取下来用温水洗干净,蒸半个小时,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摆放盘子里,一道香气扑人,金黄、亮堂、色香味俱全,脆而不腻的冬令菜就上桌啦。
↓邓祝仁先生的风采:

邓祝仁先生留言:
《桂林雪》与《雪景》已成网红“热点”啦。如此小众文章,被官方互联网世界都市头条标注为“热点”!一天之间,先后被头条平台标注为“红榜”、“精华人气榜”、“置顶”与“热点”,阅读点击量突破六万了,打赏9人次,点赞过百人次,留言评论60余人次,……实在不多见。主编审稿费神,小编编辑辛苦,诚挚感人!请相识不相识的文学界知音朋友继续加油!分享开去,积极到评论区倾诉读后感,发表批评意见、留言、点赞与打赏!老夫在此先行谢谢啦!
中国华南最高峰(有声网刊)
办刊宗旨:打造桂林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有声网刊名片(篇)
主办单位:桂林诗词楹联学会
承办单位:桂林诗词楹联学会群
桂林都市诗社格律诗词群
桂林都市文学社群
广西毛体书法艺术研究会桂林办事处(桂林分会)
顾问:黄小甜 张次辉
编委主任:黄家城
编委常委副主任:阎天际 杨思海 秦健华
编委副主任:唐长日 李平华 林耀平 黄蓓蓓 文辉 吴昌明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水源 韦天喜 韦太芳 文长海 史凤颖 朱铭良 刘桂滨 李星明 李庆崇 李叙明 苏平峰 吴宏明 李正毅 李芳 何渭清 周信发 胡桂芹 欧铸辉 俸梓惠 郭敢 钱开胜 唐基凌 黄子曦 黄甄兴 梁聚福 阎军 龚志林 谢光辉 傅金纯 蒋铧 蒋淑玉 蒋江星
名誉主编:宿富连 廖德宇
主编:文长海 胡桂芹 韦天喜
副主编:李叙明 苏平峰
执行主编:胡桂芹
编辑:余文琴 易克难 赵淬 石仁庆 王永慧
统稿:蒋官军
插图供稿:王林
审稿组长:李叙明
审稿成员:尹林 唐基苏 敬新谱 张振球 韦天喜 廖家驹
复审:丹霞屋主
终审:黄家城
金牌主播文学顾问:
艳阳花开 虹 老革命 优雅的女人 一梦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金子 何伟生 美丽阳光(闫晓慧) 玫瑰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