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这样一个不同文化交融交汇的时代,真正能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声音的文艺英才,一定兼具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以作品为媒介,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通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艺术之美,在世界文化领域自觉树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本期推出书画名家琚利天。

琚利天,1951年生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唐山聚雅斋画廊经理,2021年荣获建党一百周年《人民艺术家》称号,1975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现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师承花鸟画名家王志林,多年来专攻写意花鸟。绘画题材广泛,尤喜画荷。不论是夏荷茎挺叶盛花繁,还是残荷茎枯叶残花凋,均用不同笔墨或泼酒酣畅,或揉搓干湿,使之呈现出不同笔墨韵味。再配以不同禽鸟,更生出充满生气,令人神思遐想的意境,使人得到艺术熏陶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笔墨性灵画气韵 应物象形写丰神
——记著名画家琚利天
评价一件中国画的优劣,按照谢赫六法论的法则,第一强调的是气韵生动。但是当代画坛对于气韵表现,一些人进行了模糊性的忽略,虽然知气韵生动是六法之首,但是真正像当代著名画家琚利天先生,这样把气韵生动当成画品经营的大手笔并不多见。他的绘画题材博涉多优,又以花鸟表现不俗的才华,通过智巧双优的笔墨酝酿,真正把花鸟作品推陈到气韵生动的神采焕然。传统的笔墨趣味在他的酝酿之中,显发出自宋元以来画法精髓。

文人画以荷花为题材,荷花在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比较严谨而周全的法度范式。后人画荷花,要么过于拘束这些范式,变成了画匠。要么抛弃绕开了这些范式,成为丹青的江湖粗糙。所以面范式法度,一要吸收精华,二要有创新的才华,琚利天先生对荷花的范式法度进行了全面传承,但是不拘泥于旧法当画奴,而是有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动能,把荷花从一味古旧怀推向时代审美的新视野,既强调荷叶的泼墨渲染,也强调枝茎的筋骨皴擦,又点缀鸳鸯水鸟,让空间元素更为丰富,构图饱满,在景旷情疏的境界里,时时生发着接地气的审美品格。

所以说他的荷花作品在构思谋断上独有智慧,是画给大众观赏的艺术珍品。笔墨意象一目了然,不但交代得清楚,而且能够让人看得明白,带着东方审美虚空舒雅的味道,干湿相兼,浓淡相宜,有道的玄妙,也有法的空相,一池荷花满眼禅韵,观赏这样的作品,恰如依柴扉听暮禅,情悠绪游。

泼墨显抽象,有骨画具象,有笔有墨,干施皴,湿用染,花鸟作品的韵质显得如一天清淑气,千里碧榆风。在色不碍墨,墨不害色的巧妙照见中,把东方审美的趣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观赏可悦人之目,也可动人之心。花鸟作品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动能扑面而出,果然是真正的美术佳品。诸如这样的花鸟作品挂于雅室草堂,必然是蓬荜生辉,雅致纷纷。一幅画满盈书气息,带有文化品位,尽有芬芳能除秽,更因儒雅益东轩,绝然是好画!

笔墨性灵画气韵,应物象形写丰神。好话来源于好的笔墨表现,来源于创作者好的文化修养和应用象形的写生积累。先生是一位非常注重文化积淀的当代文人,他用一支画笔写意花鸟的淡泊蕴藉,师造化写丰神,无论是画荷花、石榴、金鸡松鼠,还是画梅兰竹菊,都融入君子之风,雅士之度,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情景美妙,转换成笔墨渲染的格调要妙,达到因笔养性,依墨畅志的高度,这便是丹青文化修养的大功告成!
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 2020年2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