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颂歌献给毛主席
七绝•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
韦德权(广西)
开天辟地主沉浮,矢志为民竞自由。
逐梦兴邦谁领路?帅旗永远举前头。
七绝•和韦德权战友
肖永传(江西)
日出韶山王气浮,改天换地岂无由。
神州崛起乾坤朗,全赖毛公在领头。
七绝•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
罗正平(广西)
定国安邦建伟功,燎原星火赞毛公。
红旗漫卷东风劲,赤县腾飞气势雄。
七律•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文/刘乃新(山东)
纵观华夏五千载,辈出英雄数泽东。
指点江山驱虎豹,激扬文字唤农工。
改天换地巨龙舞,革故图新伟业丰。
著作等身昭日月,恩公含笑万民中。
七律•缅怀领袖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年
周德南(湖南)
日出韶山国运通,危亡社稷仰毛公。
湘江评论鞭残朽,烈火燎原醒世穷。
遵义领军筹划巧,延安驱寇檄文雄。
辉煌战役开基业,奉献人民万代功。
七律•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蓝芝松(广西)
——橘子洲头瞻毛泽东雕像感怀
当年伟者立寒秋,纵目驰怀思不休。
指点江山宣浩志,心萦黎庶酝长筹。
一生大德荣千代,五卷雄文耀九州。
喜见今朝新圣继,环球把舵主沉浮。
七律•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
肖永传(江西)
纵观历史数英雄,首选当归毛泽东。
汗简记他惊世绩,兰台载尔撼天功。
然虽宵小施阴毒,但有人民唱大风。
华夏如今同祝诞,朝朝日出颂歌红。
七律•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二首
戴振喜(南宁)
(一)华夏救星
韶峰紫气贯山川,东小开蒙出大贤。
湘水论坛兴马列,南湖会议树锤镰。
赣西峻岭千军建,陕北高原万众联。
推倒三山安社稷,神州长夜换新天。
注:东小,指湖南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
(二)人民领袖
光芒万丈照晴川,千古传奇一大贤。
每向人民呼万岁,总教公仆守清廉。
美餐不过红烧肉,华饰无非国产棉。
正气清风流后世,江山万里尽尧天。
七律•感恩毛主席
黄生美(湖南)
万域阴霾长夜天,百年魔鬼舞蹁跹。
五湖大众受奴役,四海黎农离乱颠。
旭日一轮春讯动,沃腴千里战旗还。
感恩领袖挥神手,圆梦中华在眼前。
二、军旅回顾
七绝•缘
兰必华(广西)
曾经军旅卫疆郎,携手齐心共护航。
战友有缘今又聚,同研吟赋墨濡香。
依韵兰必华战友《七绝•缘》
李忠智(广东)
青春献给护疆防,辗转依然九纪祥。
今日欢欣能再会,老兵诗社起桥梁。
五律•藏题诗
覃耀东(广西)
无畏英雄志,形成万世功。
战略先知晓,线索显神通。
隐现军营里,蔽遮云雾中。
攻关施巧计,坚守觅敌踪。
七律•战友相逢鬓染眉
刘兴标(湖南)
思绪云骞小雪随,天高不觉朔风吹。
时光倒映南塘景,客泪寒侵烽火悲。
半世浮生筋骨壮,五更新梦岁华追。
星城尽是霞辉滟,战友相逢鬓染眉。
注:癸卯年小雪日战友聚会长沙而作。
七律•金戈铁马策暮年(新韵)
——54年前的今天是我换装入伍的日子
韦孟强(广西)
北方宝岛起狼烟,弃教从戎上五原。
备战防空修地道,康鹰健隼卫蓝天。
渭河浪卷翻明月,秦岭云横唱杜鹃。
军旅人生多励志,金戈铁马策垂年。
七律•忆参军参战
肖扬武(广州)
当年报国六人群,志满潇湘气盖云。
哨卡巡逻舒铁骨,边关御敌建功勋。
腥风拂面荷枪战,血雨淋头怒火焚。
皓首相逢多感慨,而今座上少三君。
三、清诵杂吟
七绝•寒袭
萧根源(湖南)
长街寂寂晓风狂,高屋檐前腊肉香。
酒店闭门觞令急。冬袍裹了读书郎。
七绝•落叶
黄一中(广西)
梧桐郁韵气场高,夏爽秋凉独领骚。
枝凛芳销黄叶落,绿浓不枉得今遭。
七绝•时令叹吟
刘兴标(湖南)
昨日裙衫今日棉,邕城朔冷瞬间癫。
时令不识人间苦,瘴染难捱叹九天。
七绝•登云冰山
——为新民老战友游览云冰山题照
陈祖彰(湖南)
夫人相伴览云冰,气爽神清步履盈。
红日初升收眼底,岭南亦有雪乡情。
七绝二首
兰必华(广西)
(一)七彩云南
玉龙雪气绕云烟,越过千山一线穿。
且看滇池歌舞地,群鸥正待凤凰仙。
(二)恰逢古稀感言
昨日顽童今日翁,如梭岁月快如风。
凡人自古谁无老?常乐知恩报一生。
七绝二首
潘国勇(广西)
其一、流凌
恰似南飞栖白鹅,水寒挤拥闹悬河。
纵然碎骨东征去,离岸情深一路歌。
其二、一品红
亦叶亦花醉眼瞳,层层叠叠艳其中。
绿衣殿试争三甲,圣裁廷魁一品红。
绿衣:古代秀才考进士穿绿衣进殿试。廷魁即状元别称。
七绝二首(新韵)
李忠智(广东)
其一、季秋吟
南飞曙雀不歇留,眨眼时光到季秋。
田野金风翻翠浪,兔年欣喜又丰收。
其二、丝棉树花赞
全树无枝不绽花,紫红绚丽象云霞。
人们都赞春花美,怎比丝棉更艳葩!
注:丝棉树即异木棉树。
七绝•咏菊
罗正平(广西)
冷露寒霜不受侵,清香绚丽逗诗吟。
千姿百态形神俏,难怪陶翁赞许钦。
七绝•渔舟唱晚二则
王敏(广西)
(其一)
轻舟撒网篓筐盈,浊浪清流躬橹行。
阅尽晨昏奇丽景,悠然一乐晚归庭。
(其二)
披蓑破雾橹舟行,顶笠穿烟望月升。
绿树青山皆是客,渔翁笑语韵歌声。
五律•大雪
任满保(湖南)
玉絮满初晨,开门万象新。
寒梅光映日,晚菊艳争春。
处处行车少,萧萧落叶频。
轩前松月照,夜伴读书人。
七律•国家主席乘N701红旗车驶上旧金山
蓝芝松(广西)
能入海洋能跨山,今番亮相竟居冠。
身临北美环球讶。容动三藩总统叹。
但见华人开眼笑,可怜野兽闹心寒。
百年羸弱终不复,且看红旗路正宽。
七律•颂N701
——和芝松先生
黄一中(广西)
刮目三藩面欲瘫,国车域外取头冠。
拜登抖魄犹尴尬,佬美惊魂亦胆寒。
万数华侨心暗笑,一帮野兽腹含酸。
曾经虐弱今终寿,驰骋红旗道上宽。
七律•咏雪
敬新谱(广西)
一色浑茫染叠峦,梨花万树灿高寒。
江湖不见棹舟骋,林野未闻莺语欢。
麦垅连陂如种玉,冰凌成串挂围阑。
邀朋结伴同寻兴,西子鶴梅争共看。
七绝•贺李树喜先生《诗树之秋》付梓
敬新谱(广西)
诗到随心更老成,树人立德一先生。
珠玑光灿辉文苑,秋籁吟怀有直声。
七律•清闲自在
任满保(湖南)
消愁自品一杯茶,少去劳烦儿女家。
早岁有心游世界,今朝无梦到天涯。
闲中日步三千米,笔底诗飞五色花。
年近七旬身尚健,乘舟常钓柳边沙。
登蟠龙山(中华
通韵)
萧根源(湖南)
晨登陡峭立高台,万缕澄阳照满怀。
景色遥天由目断,风光近岸使心裁。
眼收远水十桥阔,鹭绕群山数点白。
百里长廊舒意气,千幅画卷任人开!
七律•无题
萧根源(湖南)
悟悔离乡未向东,浮生竟与李冯同。
有因宦海举廉孝,不识深潭枉用功。
可惜伤官难入仕,要知恃性易雕虫。
祖坟凸起青烟直,途术无多也骏雄!
七律•无题
覃耀东(广西)
十年又作戍边郎,此日重题犹慨慷。
百里风烟归笔获,三生丘壑入心藏。
青山共享夕阳梦,白发相思秋水长。
异路功名终有限,何妨随分贮诗囊。
七律•寄友
戴振喜(南宁)
情投不在话题新,酬唱舒心兼养身。
百事宽容凭境界,平生大度见精神。
是非莫做糊涂客,名利应为明白人。
纵有千程风雨路,前头万木尽逢春。
七律•次韵诗圣杜甫先生《秋兴》八首其二
刘玉超(河南)
梦逐南州寒日斜,情随三径忆年华。
孤鸿已去残阳路,黄叶同流秋水槎。
衰草疏枝沾白露,远烟暮景咽清笳。
低声试问边关月,谁在陵前扫落花。
七律•次韵诗圣杜甫先生《秋兴八首》其七
刘玉超(河南)
黄花香吐未争功,鸿雁声长在月中。
每见江船留夕照,还听夜雨点秋风。
露清天阔暮云白,霜冷寒流枫叶红。
多谢有诗成慰籍,忧愁一忘伴衰翁。
七律•忙年
潘国勇(广西)
岁月长驱行笃然,越冬春至又新年。
龙王出殿鞭竿醒,兔子还窝地魄挛。
零落天涯心作岸,沉浮海角脚生烟。
回家团聚且为乐,过问双亲留守怜。
古风•冬日初雪(新韵)
赵耀宇(河南)
虽说落地即化多,盼望许久今赴约。
窗前欣赏蝶飞舞,出门抓拍枝头萼。
朔风呼号伞难撑,琼芳飘洒人欢乐。
冬天终有冬模样,麦苗喜钻新被窝。
古风•冬日晨运随思(新韵)
赵耀宇(河南)
晨起无需听号声,时间一到自然醒。
天还未明寒星稀,健走已早踏征程。
军营养成爱锻炼,风雨无阻凭豪情。
深信坚持好处多,虽难返童腿脚硬。
临江仙•余热
黄生美(湖南)
风风火火大半生,退休转入休息。生物钟表催人急。每天六点到,起床迎晨曦。
独倚寒舍不声张,灯下饱览信息。七点伙房献新奇。不闻砧板响,馒头包子齐。
春夏两相期•故乡冬赋
王敏(广西)
夜潇潇,淡然心静。瀼州地迥仙境。百里明江,江岸落花流净。溪干山瘦木枝枯,独见青筠风摇影。叶落铺坡,寒梅冬舞,翠松崖挺。
山光雾散清颖。破晓疏钟报,忽晨寒冷。八桂西南,冬酷雪无晴景。良辰一去各西冬,美景重温犹幽胜。朗朗乾坤,日月昭昭,富强昌盛。
诗词赏析
上交不谄难入仕
——肖根源新作《七律·无题》解析
刘兴标
一部华夏史,几多兴替泪。而在兴替之中演变出的媚风俗气,无不贻笑古今。该来的不来,该得的不得,更使人啼笑皆非。近日,老战友肖根源的新作七律«无题»,就道出了此种仕途之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人生的无奈,此律反映出的只是封建时代仕途风气的冰山一角。
诗曰一一
悟悔离乡未向东,
浮生竟与李冯同。
有因宦海举廉孝,
不识深潭枉用功。
可惜伤官难入仕,
要知恃性易雕虫。
祖坟凸起青烟直,
途术无多也骏雄!
“悟悔离乡未向东,浮生竟与李冯同。”该诗首联直指古时之人,如果入朝为仕,涉足官场政界,必须要瞄准目标,看准方向。起句中的“未向东”一领全诗。东方是易经中的震卦,属木,“东”寓意着万事万物的开始,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意指人生之选择。首句意即那些离乡去远,且志在入朝的仕徒们,不成气候不得志,悔悟当初没有锁定好目标,而心有不甘,意尤执念。
“浮生竟与李冯同”,道出了天下怀才失意,高能缺位者的茫然心态。句中的“浮生”
,则指空虚不实的人生,不实指个人,古代老庄学派认为人生在世空虚无定,故称人生为浮生。古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之说。
“李唐”中的“李”则为李广,曾是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时期的著名将领,而早在其父汉武大帝刘彻时期,即制定出了封候的硬标准,其首要硬指标是:捕斩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斩敌千级以上;在战斗中为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者;父亲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而死,儿子可以获封侯。而李广在文景两朝的对匈奴战争中主要任务为防守,而他在武帝其间的五次主动出击战中,尽管很忠诚很爱国,李广却以三次未遇敌和两次覆没而告终。虽经七十余战却从未达到封侯的标准。加之他性格的原因,与当时朝庭封候政策的不完善,致使李广一直不能封候,人称飞将军的李广,曾历任过七个郡的太守,不难猜想,候无所封,地无所邑之心境。
而诗中的“冯”指的是冯唐,冯公出仕尚晚,在汉武帝求贤时就已年过古稀,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曾历经四朝,辅佐过11位皇帝,但一生没做过大官。等到汉景帝再次想起用他时,这时的冯老已90岁高龄。北宋大文学家、一代贤相吕蒙正在«寒窑赋»中说,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初唐四杰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联想自己的际遇,不禁放怀而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明显是对自己仕途的唱挽与不甘。
后朝的东坡居士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也曾仰盼朝庭,对自己给予更放心的委任,不以一眚掩大德,进而直抒胸臆“……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并以冯唐自比,希望为天下苍生效力,为朝庭皇室效忠。
颔联“有因宦海举廉孝,不识深潭枉用功。”古代官场深不可测,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自古朝野凶浪涌,官场高处不胜寒。可见宦海即官海。纵观历朝,人生如得宦海游,不是将才不试水。但尽管如此,在我国西汉时期的元光元年,汉武大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廉者各一人。不久,“举孝廉”即成为汉代人才选拔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汉朝把“举孝廉”做为选官入仕的一种前提资格。即推选一个地区既孝顺又廉洁的人为举孝廉,符合者就有进一步升迁的机会。此察举制,使当朝的官风政风为之一新。
然而,官宦之海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细数历朝历代,不知宦海之深浅者,即使浑身发力,五体用功,到头还是升迁无望者大有人在。此乃人不得时,则利运不通。
颈联“可惜伤官难入仕,要知恃性易雕虫。”词中的“伤官”是易学里的一个常用术语,在古代子平术中,伤官被视为食神之一,即官星受到伤害。虽然伤官不属于吉神,但却有许多博学多才、文才横溢的文人学士则属于伤官类。如诗仙李白、大学土苏东坡、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等等,不仅多才多艺,但有的不善从政,有的好管闲事,有的不喜欢阿谀奉承,更有清高叛逆者。以至于有“伤官敢骂皇帝”一说,且嘴巴厉害,心中藏不住火,眼睛里容不了沙,上交不谄,锋芒毕露。此等恃才任性之人,虽心念巨制手段,然实乃雕虫小技,担不得大事宏业之重任也。
尾联“祖坟凸起青烟直,途术无多也骏雄!”自古至今,华夏炎黄子孙对祖坟十分看重,祖坟冒青烟是说某某家有了大好事,或有人做了大官,发了大财。但也是讽刺骂人之语。他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句俗谚。意思是说某人如果鸿运发达,族中财运大兴,则是托了祖先的福荫 ,宗祖功德福及子孙。而在此联中,作者以平常之人平常之心,安慰众人,尽管那家祖坟凸起,冒出了青烟,他家族人就是当不了大官,丁口宗室财不富兴,而在奋起的道路即途术上,却舵稳帆正,平安冲浪,也不失为一代骏雄,满门良善。
其联中的“途术”也涉猎易经之学,途指的是道路、路途,术指的是方法与技巧。
统俯全诗,诗人勉劝之良意应一目了然。
收编:编辑部主任潘国勇
主审:常务副社长刘兴标
终审:社长萧根源
编发:总编周德南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