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同心 真诚致贺
——桂汉标诗集《梦盈未来湖》序三
作者:鲁小平
当年与我同在韶关电厂建设工地的同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桂汉标近日从微信中告诉我,准备出版一本有关广东北江中学和其它有关大中小学教育的诗集《梦盈未来湖》。对于他新的创作成果的问世,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我与桂汉标都是1965年入学于北江中学的同学。他当年升中考试的作文很出彩,被阅卷老师誉为当届考生中的“全市第一名”而被北中录取。而我是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从广州四中转学进入北中求学的.当时我就认识这个经常在学校墙报以“杜土”为笔名发表诗文的同届同学。后来又一道上山下乡到乐昌九峰当知青,各自把青春岁月遗留在那一片青山绿水间。1971年我先一步被抽调回城,进入广东省电力基建公司工作;1972年初桂汉标同学也被招工到了电建公司火电工程处的韶关电厂建设工地工作。那时他虽然是一个学徒工,但却是班组、工程队、火电处和公司四级单位争相“借用”的“宣传能手”,活跃在各个角落,颇受领导和工人师傅的好评。
桂汉标同学一直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后来调入文化部门从事文学组织和编辑业务。在我们“老三届”同学中,常议论说“桂汉标这一生专心干好一件事,令人羡慕。”
而我与桂汉标不仅是北中学友、九峰农友,电建工地工友;尤其还同是践行公益理念数十年的同道者。我出身军转革命干部家庭,从小受父母亲的革命传统教育,对我们的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从1996年开始我参予公益活动,常年到广州武警部队担任义务文化教育培训老师,走遍了广州武警总队的所有基层中队;辅导指挥的红歌大合唱多次获金奖。广东卫视、新浪网等多次播出我的拥军节目……正因为这个缘故,这些年来我一直非常关注老同学桂汉标从事的“把文学传播与希望工程相结合”,具体承担霍英东基金会和香港铭源基金在红三角的“文教扶贫”,捐建四十多项希望工程、五十届校园文学夏令营等公益善举……心怀大爱的人,是相互容易理解的。读这本诗集中有关希望工程和文学夏令营的诗篇,我觉得分外亲切、感受殊深。至于那些反映北中校友的篇章,更让我如临其境,历历在目,久久难以忘怀。
《梦盈未来湖》是桂汉标同学出版的第二十二本个人专著。他说是11月5日随“老三届”重返母校北中时,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邀请他和诗友到北中设立“五月诗社创作辅导实践基地”,以后多开展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提升综合素质。对母校长怀感恩之心的他立马爽快地应诺了,同时萌生选编这本诗集的设想并付诸行动。他还表示:诗集出版之时,将赠送几百本让母校师生阅读。对此善举,我自然是乐见其成,予以支持与赞赏的。
仅用以上千字短文,对老同学桂汉标出版新著表示由衷的祝贺。
(2023年12月1日于广州)

豁达岁月
——致北中老三届校友会广州分会
作者:桂汉标
越秀、黄埔、天河、白云,
新时代不负花城美名;
出彩最是广州人性格——
务实、包容、自信、淡定。
共和国的长子 一代人
有着老三届共同的姓名;
我们,都是从黄田坝出发,
汇聚于花团锦簇的省城。
多少拼搏几曾水起风生,
不论庙堂显赫江湖远隐,
各自选择抑或被动选择
起码,而今都自如自尊。
往昔渐渐老了,心韵长青,
看看哪个不是笑意盈盈?
喜爱聚会钟情随性畅聊,
什么块垒再不堆砌于心。
登白云山,邀天风品茗;
花都作客,忆平生率性……
该丟弃矜持且狂野奔放,
一舒胸怀让身心皱纹抹平。
更喜拥军志愿者入了群,
多才多艺激情洋溢鲁小平,
领唱红歌,豪迈拍子挥扬,
正能量的岁月永远年轻。
稳重的老大哥朱日林,
出版人本色映照新路径;
张韶炜不失活泼泼天性,
一举一动定带来笑语歌音。
哦,哪个歌喉还如此雄浑?
胡礼义依然当年那帅后生;
摄像大师非刘庙财莫属,
未返家精彩已众人刷屏。
当年农友返乡中转站长,
罗祖耀仍眯眼张扬善心,
快枪手般的那些诗章檄文,
至今令我念念记忆犹新……
莫非大都市,欢乐有气氛?
不,豁达岁月当今正相逢;
无怨无悔,这一辈的人生,
夕照青山依依辉映新花城……
(2023年4月6日)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