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音(王荣根)资深评论家,小说家,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出版长篇小说16部,评论23部。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大奖赛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返城归来》获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大赛第一届、第二届一等奖。曾任浦东作协评论委副主任。

作者:周莉,笔名:兀凰1990年3月22日生于浦东上海,浦东作家协会会员,出过中短篇小说集《我去远方找你》。

傻三儿
文/兀凰
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绰绰的伤感。
时光未央,岁月静好,22岁那年,我独自一人在宁海路地下城经营着一家不大的服装批发店,由于眼光不赖,又本着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所以每天店里济济一堂、人头攒动,几乎每天都是忙得废寝忘食的状态,虽然艰辛,但累并快乐着,光景就这样慢慢流逝着。
我们批发城有个家喻户下的“人物”,不知是否排行老三的缘故,人送外号“傻三儿”。一米六的个头,微胖,黝黑的脸蛋儿镶嵌了一副不大的眼眸,却也掩盖不住星星点点的雀斑,自然卷的头发每天这样凌乱的散开,整天神神叨叨,确没有一般28岁女子该有的俏丽模样。无论刮风下雨一件大花棉袄在她身上停留一整个冬季,一条穿得油光铮亮的紧身裤显得格外显眼,令人心生鄙夷。谁都不知道她的过往,也不明白她的前世今生,世态炎凉的社会,谁又会关心谁呢?更何况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女子!
这个“知名”的人物每天游走于我们这个宁海地下城,久而久之,她的存在在人们心中便成了一种习惯,说白了,更多的是反感吧,谁都不想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物”大驾光临自己的档口煞风景!这傻三儿呢也常“光顾”我这档口,总用一种迷离的眼神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我忙无暇顾及她那双眼想告诉我的潜台词,周而复始,这双眼睛几乎每天这样盯着我,日复一日,不辞辛劳。
这天,天空飘起了雨夹雪,寒冷的天气使批发城寂若无人,我也终于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了。傻三儿依旧不改往日的目不转睛,我便忍不住问她:“三儿,你每天整时整点盯我看所为何事?”“你…漂…酿…仙…仙女…嘿嘿嘿…”傻三儿的回答呼之欲出,着实使我震惊了一把,原来这样一个痴呆的女子,骨子里也是爱美、渴望美的,并不每天只为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烦恼!紧接着,我开始细细打量她,这时她身上那条黑色哑光花纹的打底裤顿时使我疑窦重生,定睛一看,这不是我档口正热销的那款裤子吗?我便上前问道:“三儿,你身上的裤子哪儿来的呀?”“我…我…买…买…买的!”傻三儿说这话明显底气不足了,耷拉着脑袋不敢看我,我便追问道:“你每天饭都吃不起,哪来的钱买裤子?况且这款裤子全商场就我这儿有,你给我老实交代,你每天在我这‘蹲点’是不是为了偷我这条裤子?”她明显感到我语气重了,害怕地答道:“买…我…买的…走…走了…再…再见!”见她那可怜的模样内藏着一颗巧舌如簧的心,瞬间触怒了我,上去便是一脚:“好啊,你个傻三儿,你整天装疯卖傻还知道偷裤子臭美,我现在就报警让警察来抓你!”话音刚落,我正要拿起手机打电话,傻三儿“啪”一声跪在我面前:“对…对不…不起…仙…我还…还你…”边说边跪在地上脱下身上的裤子。见状,我顿时收起了疾言厉色:“行了,行了,下次要穿裤子跟我说,偷是下贱的行为明白吗?快别脱了,穿好裤子吧。”傻三儿移动着笨重的身体,缓缓穿好裤子,战战兢兢地在边上用余光瞄我,眼里全是胆怯或夹杂着些许的忏悔吧!见她如此卑微,我也不忍责怪,便招呼她坐下,早餐剩下的面包让她吃着,算是压压惊。
此时,迎面走来了一位戴眼镜、身高一米八左右的小伙,瘦瘦的,斯斯文文正向前走着。正在吃东西的傻三儿一个箭步上前,一把抓住了那个小伙子的裤裆,那瘦高个小伙“哇”得大叫一声,见她蓬头垢面的模样,吓得撒腿就跑。我立马上前把傻三儿拉回店里,问她:“三儿,你这是干嘛呀?万一碰上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儿,指定把你给揍了,下不为例知道吗?”傻三儿不作声,只是朝我若无其事地“嘿嘿嘿”,然后继续啃着面包。我接着问:“三儿,你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傻三儿边嘟哝着吃面包的嘴,边说道:“我…坏…坏…坏老公…打…打我…每…天…带…带狐…狐狸…狐狸精…回…离…离婚…”短短几个字,傻三儿悠悠地又急切地从嘴里蹦出,我沉吟了。原来她痴颠地背后定是恨毒了她的前夫、恨毒了她认为的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男人们,所以才会有刚刚那个以偏概全、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举动吧!
至此以后,傻三儿挨家挨户跟人家介绍说:“妈妈…妈…仙…仙女…那…那”人家诧异地问:“你妈在哪儿呢?”她乐呵呵地用手指向我的档口:“那…那…妈…”我这个“傻妈”便也从此“远近闻名”。傻三儿呢,每天无一例外的在我档口“驻扎”着,每天目不转睛看着我招呼每天熙熙攘攘的顾客,每每用餐时,我便有意无意的帮她带点吃食,让傻三填报肚子回家,有时候她听见别人因为嫉妒我生意好而在背后嚼我舌根的时,她便不由分说上去就要揍人家,为我打抱不平,默默地她仿佛成了我的一层“保护伞”!我也不在乎她是傻是颠,出于女人的角度,她无疑是不幸的、可悲的、善良的!我的一些举手之劳在她简单的内心世界便成了一片天,我的信仰使我这么做!
档口经营了几年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商渐渐取代了实体,我也见好就收,改了行,术业有专攻嘛!这天闲来无事,与老公溜达至宁海地下城,与以前的老朋友寒暄问候几句后,听人家说我走后傻三儿成天街头巷尾的找“妈妈”,我呢也当是个笑话,听之任之、一笑而过了。与老友告别,便与老公匆匆离开了。
“妈妈…妈…妈…”此时,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叫唤声,不近不远,紧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刹车声。我猛地一回头,看到身后一位女子倒在血泊中,我撒开挽着老公的手,大步流星飞奔过去,虽几步之遥,此时在我脑海里却像是十万八千里!倒在血泊中的不是别人,正是找“妈妈”的傻三儿。此时,周边围满了群众,我俯下身抱起浑身是血的三儿,她缓缓地扬起手,想把两颗染上鲜血的糖果塞到我嘴里:“妈…糖…糖…甜…给妈…”语毕,哆嗦着手颤颤巍巍地打开糖纸,欲将糖果喂给我吃,刚到嘴边,手“啪”地一声重重的落了地,我咀嚼着糖果,是甜的、是咸的,更是苦涩的……
傻三儿的生命戛然而止,我的眼泪大坝顷刻决堤……

热血唤良知
【今音评论】
短篇小说《傻三儿》2300多字,以写实手法,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观察《傻三儿》,以第一段的”左岸“与”右岸“来进行切入,尤其能够反映出语境的新,比如新在散文化;新在凸显年龄特征;新在开始叙事的轻松与活泼。但是这种活泼的设计是和小说的结局,形成了反差。
在通读之后就会发现有一个前因后果的线索贯穿。尤其是这个短篇小说的创作,紧紧握住了《傻三儿》这根线索,因此小说的叙述问题解决了。如这篇小说用了十个自然段来进行叙述。于是,在通读或欣赏的时候,不妨按照以段落为“块”的形式来认识。从而再把“块”进行细分。比如分细节、分人物、分场景、分对话和分段落层次等。
这样一来,小说就像机器的零部件被拆卸开。之所以要在这篇小说,采用这样的方式,是为了在下一篇小说的操作上,逐渐从“自在”走向“自为。”前者是被动,后者是主动。关系一转化,容易在创作构思上茅塞顿开。比如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关系是景转。小说无论长短,就人物活动都需要在一个某个特定的场景下面,这个看上去有点像舞台剧。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景转,有点显缓。这好比一场戏的幕布缓缓拉开,然后就是人物登场。是从第三段用第一人称所显示的“我”开始的。小说所描绘的是一个特殊“女子。”于是关注与同情弱者群体的小说意识由此流出。于是可以给小说定位于关切民生尚存问题,便成为了小说主题。一个《傻三儿》是一个弱女子。
又于是第四段的结构,是以“我”的视线所移动的,犹如摄像机一样在记录《傻三儿》的行踪。又于是,小说的场面感便呈现出了立体效应。而且还富有了电影语言的定格镜头,如“这傻三儿呢也常“光顾”我这档口,总用一种迷离的眼神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我忙无暇顾及她那双眼想告诉我的潜台词,周而复始,这双眼睛几乎每天这样盯着我,日复一日,不辞辛劳。”
第五段是小说从第四段的宏观场景,转移到了微观场景,是指“这天。”这时候,能够感觉到作者的笔法在灵活调度方面,逐渐体现出了优势,或者是天赋的流露。小说从第五段至第九段属于故事的主干。也是小说的“腹。”主要涵盖了小说线索的发展与高潮部分。第十段是小说的结果。
这样划分,小说的重头戏在第五段至第九段,其中第八段从技巧上来认识,属于“抑。”这种处理手法是为了使小说再起一层高潮,于是,小说具有了两个高潮,一个次高,另一个高。次高表现在第七段,而高潮体现在第九段,中间被第八段,有意识作了一个“断层”处理。但是从第五段至第七段,属于“扬势。”
小说通过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逐渐把矛盾推向高潮。这时候,小说的“眼睛”也表现出来了,就是两个字:妈妈。就故事的结局读来感到沉重,但又显得非常真实。其所想唤起和唤醒的是人的良知。如果现实中良知再多一些,或许《傻三儿》还能活下去。这就是小说的深刻之处,也是读者掩卷思考的又一重头戏。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评论:今音
今音文学策划中心
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