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
张芳
煎饼,是我娘最拿手的饭食。
我娘摊的煎饼,与众不同。首先,用料讲究。头天下午,我和妹妹推磨磨玉米糊子,第二天早晨,我娘要做对头,就是用开水烫玉米面,和在糊子里,再和上全麦面,这样摊出的煎饼暄软甜香,味道鲜美,回味无穷。摊煎饼的时候,要用麦秸小火慢烙,在鏊子上一圈一圈扪,直到把所有糊子抹干净,用锵子从四周锵一下,揭起来,就是一张。“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是诗人贺敬之《回延安》里的诗句。在我来说,小时候小米就是很奢侈的了,我是“玉米煎饼养活我长大。”
小时候,放学回家,往房屋子里(里屋)摸出一个煎饼,卷上一根大葱,就是一顿饭。小学老师说,你在家里吃完了再来学校,煎饼卷大葱,葱叶耷拉在地底下就跑来上学了。
养到我上莱芜师范的时候,每个星期天回家,都要拿一包袱煎饼。其实,那时候学校里发饭票,可以用来买馒头、打玉米粥。我拿煎饼不是为了自己吃,是带给泰安地的同学,她们
离家远,星期天回不了家,想家,我从家里带来的煎饼分给她们,聊解她们的思乡之情。全班十九名女生,除了我自己,要挨个分上一遭,每人一个煎饼,一遭下来,一包袱煎饼也剩不下几个了。后来,临近毕业的时候,有一位泰安的同学给我写的通讯录里有一句是这样写的:“永远也忘不了你带给我的方下鲁西煎饼”。可见,她们对我娘摊的煎饼的感恩怀念之情。
每个周五我娘就早早地摊好一盆煎饼,叠巴整齐,包好一包袱,准备给我拿饭。每个周五下午,都站在胡同口翘首盼望。如果哪一周我没回家,可以想见我娘内心的失落之情。因为文选老师嘱咐我们,星期天回家多浪费时间,在学校读点名著不好吗?回家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不是白菜饺子,就是萝卜饺子。因此,有的时候,周末就不回家了。可以想象我娘翘首盼望等不到闺女时的失望之情。
后来,弟弟考上莱芜一中,每周都要回家拿一包袱煎饼。记得有一周,我娘又在胡同口翘首盼望,邻居家三爷爷看不下去了,他说:“我骑上自行车去公路上看看,海勇怎么还没回来?”三爷爷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现在想起来还是十分感激。
另外,为了感谢别人,我家也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手,我娘就摊上一包袱煎饼给人送去。我中考时借住在莱城大爷爷家,过后我娘为了感激他一家,就摊上了一包袱煎饼,专门坐车到莱城送到他家里。、
啊!我最爱的煎饼,这辈子恐怕再也吃不到了。这满是深情满是回忆满是母爱的母亲牌煎饼!

教师:笔名芳原。又名毛杨。爱好写写文章,投投稿,朗诵,画画,毛笔字,钢笔字,篮球,弹弹琴,剪纸,编织毛线和中国结。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