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红色心理学的提出是学习践行四个自信的又一大亮点
文/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
高级顾问 池朝兴
2023年12月19日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近日,郑宏彪大校在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党校首次提出“红色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并梳理出了其谱系框架。2023年12月14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师者”工作室与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讲解团、 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共建“红色宣讲师培训基地”挂牌仪式上,郑宏彪大校又将 “红色心理学”作了进一步的宣讲。这一创新性理论在领导干部和红色宣讲队伍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共鸣。

郑宏彪大校提出的“红色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心理学理论课题,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也为“四个自信”的学习践行增添了又一大亮点。

首先,“红色心理学”理论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哲学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基础。“红色心理学”理论客观上是立足于我国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和总结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和建设中的红色资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心理学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体系,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其次,“红色心理学”理论彰显了制度自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心理学研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群众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红色心理学”理论题中应有之义应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再次,“红色心理学”理论体现了理论自信。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我国心理学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理论,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红色心理学理论底色和基础。“红色心理学”的提出,将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将有力推动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创新。

最后,“红色心理学”理论强调道路自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心理学研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红色心理学”理论的提出,使得我国心理学研究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为世界心理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总之,“红色心理学”理论的提出是学习践行“四个自信”的又一大亮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红色心理学”理论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国心理学研究的自信心。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1. 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对红色心理学理论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为我国心理学研究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2. 拓展研究领域:红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还可以拓展到教育、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通过跨学科研究,推动红色心理学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我国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3. 加强实践探索:红色心理学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心理学者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实证研究、政策倡导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红色心理学理论的实践能力和影响力。
4.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红色心理学理论的人才培养,将红色心理学理论纳入心理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心理学专业人才,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目前,红色宣讲师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这支队伍无疑要在红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研究、践行发展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红色心理学理论具有世界意义,我国心理学研究应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分享中国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推动世界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总之,红色心理学理论的提出为“四个自信”增添了又一大亮点,我国心理学研究将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坚定自信,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高级顾问,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荔湾区作协、广州市海珠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作品走进社区、学校、歌坛、书法、央视、国际的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