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诗刊社”可以订阅哦
//
《诗刊》社第39届青春诗会将在湖北宜昌举行,15位参会诗人分别是(按年龄排序):
以下是其中5位参会诗人的诗歌作品
吕周杭的诗
伊通河的黄昏
天空在远方结下大把石榴籽
满溢的风在河水的新衣上旋出一朵朵芭蕾
且斟这一天。她经历了却未曾言语
瞬间的爱,从关灯的那一刻起连绵成山
她的食指开始变软,那枚戒指也开始
徐徐露出行星环
三 娘
供佛的十年,她虔诚地像一筒筷子麻利,受用。扛着地上与地下焦灼的沉默,快走成亦步亦趋的家鹅偶尔,迟钝的老年机吐出流水歌“让泪化作相思雨”。她用脚打着拍子想像空旷的广场,城市在默诵中抵御寒冬。人群持有古早的吵闹和温度她的细胞是一座甜蜜的小屋自给且自我满足。出奇的。那些紧随的,粘稠了半生的瓶瓶罐罐,在舞蹈里和平地共振尘粒在沸腾。簇紧绒绒的光,向她抛暖色的线团,像佛祖多年前抛出她或抛给她这生活的迷宫,娴熟的积雨云,她在解,从一步到一万步,反复画圆。她也有她的智囊团。仁慈且多智的小姐妹,她们像导游或早起的鸟,推动生活的新浪潮大多是讲座与宗教,她仰着脸听很多张眉飞色舞的脸,像哭也像笑有时她甚至觉得他们像佛。这些西装革履的瘦高花洒,正沿途纷纷洒下求道者的食渣,慷慨且热闹
北潇的诗
故人的信
乌云被分割的夜晚。
一声蝉打开夏天
我将信纸铺平
完成一次漫长的旅行
如发现新大陆,如看清月亮
在太阳升起时逐渐暗淡
一些生动的词语从信里跳出:
勋章、广场、死亡及友谊。
你说赋予和盗取——
每一次与我交往,都是提前度过余生
我也困在这偌大的躯壳中
敏锐而无形
晚你一步,解脱于它自身的浑圆
生物共鸣曲
帮助一只狗上岸
尾巴悬在空中
两种皮肤之间,隔着毛发
隔着
打猎人和屠夫的鼾声,在秋天
响彻过几百个夜晚
注入脆弱田野里布满腥臭味的沟渠
透明阳光下,每块岩石都是一个主体
及每块岩石上的每块青斑
尘土何其微小啊,而背负的何其多
就像这葱郁又荒芜的稻田
播撒它无限的慈悲
偏斜,但不偏袒。
哦大地之母,这都是我们的依赖之所
它们清楚我们的骄横
又屡次宽恕。
田凌云的诗
写给太阳
早上,太阳比闹钟更早地
叫醒了我们,它藏匿在云朵的深处
看上去,像一座梦幻的宫殿
在替每一个必将腐朽的肉身
更长久地庇佑我们
有时,太阳也像一条河
在夜里,淌入我们的梦
洗净我们,生而为人的恐惧
有时,太阳也像命运
它提醒我们,活着
就要一直发光发热,无论
多少生活的沙砾,曾经涌入我们的肉身……
太阳啊,我愿自己是你
没有泪水,只有汗水
没有一丝骄傲,但始终与人群保持着
高贵又善良的距离
光明的悲伤
独自面对风暴,是全人类该做的
也是我该做的——
这是一种必然。雨一直在下
你迟早要走到雨中
冷与宁静,是一种必然
回想人生的多数时候,大多
都是一个人的脸,那人不是别人
正是自己,夹在一个个今天和昨天
之间。平静和
更平静之间——这平静是悲伤
也是一种悬崖上的、光明的悲伤
因此,现在的我依然是一个人
在黑暗中、角落里、想象的烛火旁
写下这首不知宿命的孤独之诗
李昀璐的诗
地 图
她的爱人在另一个省,在地图上
甚至超过了一个手掌的长度
难以握紧啊
山外隔着另外的山
春节之后,她熟练地
开始一个人的生活
挑水、捡柴、采摘冬桃
逢五去赶集,买菜接孩子
并在每日挂掉视频电话后
冷静地、从地图上抽回手
拟行路难
乡愁有时是反向的,我们会
更眷恋尚未抵达的远方
瀑布止步于山崖的围城,为何要
在人间投石问路
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也绝不反悔
醉意寄北,追问山寺冷凝的钟声
草木之心,是春天的心
是柔软的心。月光自愿落在我们掌心
一生都要做落榜的人
做走投无路的人,做诗人
康承佳的诗
石 磨
我亲眼看到祖父是如何打造它们
看到一堆怪石成为石磨的过程
首先,要找到比命运更坚硬的石头
从石头里,找出磨的轮廓
一刀一斧一锤,我能听到石头在尖叫
他们之中,有的成了台阶,有的成了墓碑
还有的,依旧在原地,偶尔在雨后
身上也长青苔,扣留住露水的前半生
石磨打好了,祖父抓起一把黄豆试磨
豆汁沿着边缘缓缓流出,像是
在抚慰石头的伤口,更像是石头所掏出的
柔软的耐心
眼睛
当她望向我的时候
似乎给时间施以了微薄的重力
世界在她眼睛里,被静止,被摇晃
被映照出无数的可爱的形状
她看落叶,便追问那河流般的纹理
说起,秋天是海,收留了落叶上无尽的水流
看见初开的玫瑰,她从不带一点隐喻或象征
描述花朵,却需要借助小手被刀口伤到的红
她也善于跟我讲起,途径的事物
是如何装满她未知的眼睛
是的,五岁了,她看万物
都带着命运赋予她的闪烁
编校:曾子芙;审核:丁鹏;核发:霍俊明
人划线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