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陕西阳光报社、西北大学传播学院主办,陕西阳光报社新媒体中心、西北大学传播学院、榆林天成万禾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承办的“电影《红手印》主创西安见面会暨研讨会”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郭超人报告厅举行。我国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部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岭书法大学终身名誉校长李长征,中央电视台-《成功之路》栏目陕西办事处主任屈惠记等应邀出席。

由田占林、范小柯等人主演,冯嘉龙导演的电影《红手印》,以陕西省吴堡县辛家沟镇呼家渠村(现并入贾家山村)原第一书记薛毅为原型,根据其真实事迹改编并于12月16日在全国院线上映。该剧以脱贫攻坚主线,以党中央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幸福小康生活为背景,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吴堡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以49岁的呼家渠村原第一书记薛毅为原型的基层党政干部,用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担当。








我国著名品牌策划专家、影视编剧导演李长征在现场观看后认为,电影《红手印》以成千上万中国最基层的党支部第一书记薛毅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为了帮助村民们解决实际困难,寻找脱贫致富的途径,不辞辛劳、默默奉献,最后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故事,诠释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展现了用心用情帮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第一书记品质和形象。作为陕北影视演员的田占林因为朴实无华,以强烈的黄土高原的泥土味,在刻化陕北基层干部无私无畏克己奉公,甘当时代楷模上淋漓尽致,让一位普通的中国好人形象顿时跃入眼帘,难能可贵,尤其是“恶人”范小柯把一个懒汉的点点滴滴刻化得维妙维肖,让人在捧腹大笑、可恶可狠的同时,不免产生同情,引起了无限的共鸣和思考,而陕北黄土高原贫瘠落后的动人画面,在导演冯嘉龙的展示下,一幕又一幕让人心潮澎湃,伴随着悠扬苍凉浑厚的陕北民歌,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虽然这是一部小成本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小电影,情节简单但扣人心弦,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足以体现了导演冯嘉龙在勾勒简洁的黄土高原浓烈的乡情乡音扑鼻而来的色彩搭配上下了不少功夫,希望类似的电影在他引导下产生更多的共鸣,让中国西部电影形成一道更加亮丽的风景。

作为中国十大杰出策划专家、中央电视台资深总策划和制片人的李长征,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1985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陕西、海南、北京十多家报、刊、电视台担任副总编辑、副社长、社长、制片人、总监制等。20年间,采访、组织策划并推荐为省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全国劳模、十大公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各类先进集体先进人物达13800人次,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三十年来,李长征先后在西安晚报、陕西日报、海南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国防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女友、读者等国内外160多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文字作品300余万字,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电视连续剧等10余部,获奖30余次。其中,《血祭唐古拉》在《西安晚报》、《女友》、《中国国防报》、《读者》等报刊发表后,曾引起读者共鸣,国内媒体刊物相继转载,被译成英、德、法、日二十多种外文,并被列为《世界小小说1000篇》、《世界精典小说400篇》、《中外名家1000篇》。诗歌《十八岁的女兵》、《山民》、《野村女人不是诗》,散文《人人都是一道风景》,长篇小说《大山的呼唤》、《南下记者历险记》,电影剧本《陕北冷娃进城》《为了这片蓝天绿水》《长安的呼唤》,电视专题片《绿色的呼唤》等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自1989年涉足策划领域以来,李长征围绕着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提出的号召,先后参与和成功地策划了“三个代表在基层”、“中国经济特区企业改革优秀人物风采”、“首届职业经理人表彰大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第一至第三届世界小姐比赛”、“第一至第三届博鳌亚洲论坛”、“第一至第三届横渡琼州海峡运动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型庆典活动”、“‘娃哈哈杯’、‘宝龙杯’、‘华翔杯’、‘格力杯’、“一汽大众杯”2004至2009中国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和第一至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年度人物盛典”,“改革开放三十年高层论坛”、“2004-2014年度中国企业品牌500强”、32集电视连续剧《穿旗袍的女人》全球配角演员大赛、电影《足球梦》《陕北冷娃进城》《为了这片蓝天绿水》、纪念丛飞逝世十周年文艺晚会、2008-2018中央电视台大众春节联欢晚会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