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本山与春晚
作者:饶晓辉(江西)
近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小品王”赵本山,今年要重新亮相春节联欢晚会了。此传闻一出,众网友是欢呼雀跃。我们暂且不论此事的真实性有多大,但由此可见,这些年缺少“本山大叔”的春晚,着实欠点“年味”。

作为央视春晚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从1990年到2011年,赵本山曾连续21年登上央视春晚表演。曾几何时,他的小品是家家户户在除夕夜必看的节目之一。每年春节想本山,本山之后无春晚。有赵本山小品的春节联欢晚会,似乎成了最具年味的重要一环,而他本人也成了大家对春晚最深刻的记忆。
确实,本山的作品,不仅只有快乐,而且很接地气和颇具教育意义。我想,这正是老百姓对他和他的小品喜爱之处。恍然之间,赵本山离开春晚舞台,就已有十余年之久,但又好像他从未离开过“江湖”,昔日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小品,在各平台反复播放,还能让人百看不厌。

春晚年年有,但却已是今非昔比,越来越“尬”了,这也就让我们十分怀念曾经的春晚,和那个让全国亿万观众,在除夕之夜笑出眼泪的“本山大叔”。以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时,只要赵本山的节目一出来,打麻将的停了战,放鞭炮的歇了火,包饺子的拍拍面粉也跑了进来,除了吃年夜饭,有着能号召一家人坐在一起力量的,非赵本山莫属了。在赵本山的21年春晚舞台上,留给我们太多的经典和快乐。
我们盼望本山大叔回春晚;我们期待本山大叔小品伴着欢乐过大年!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