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十章 新征程(一)
五年后。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蛰仙湖已变成颇具盛名的风景区:有水天相连的瑶池碧水,有山峦苍翠的林海风涛,有一年四季瞬息万变的动态画卷。有烹制精神盛宴的影视基地,有集各地建筑风格的天堂仙苑。路桥相间的环湖公路,连接着农家院落和各个景点。导游使神话故事、历史遗迹和现代社会融为一脉,使这里成了人间天堂,驴友们的乐园!
立春刚过,清纯妩媚的春姑娘,扭动着婀娜曼妙的身姿,从梅树枝头、柔柳腰间走来,轻舞香裙,撩逗的乾坤焕发新颜:杏花漫天飞舞,桃花云蒸霞蔚,梨花雪浪翻滚,迎春花翠黄灿烂,牡丹、芍药、野菊花、各种奇花异卉相继绽放……雄鹰在晴空翱翔,无数红嘴鸥随舟楫俯仰,喜鹊喳喳闹枝头,黄鹂穿梭柔柳间……景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天堂仙苑》总经理卫乃文,清明节回乡上坟祭祖,返回时顺车把大兄杰三、二兄通五带回苑里。早晨天蒙蒙亮,他们到蜇仙湖堤上去打拳、舞剑、练功。晨练毕,回去盥洗、早歺。尔后稍作休息,太阳升起时,他们从《天堂仙苑》走出来,沿着三米宽的之字形盘山道,向龙虎山顶缓登。
路肩上一畦畦奇花异卉:蝴蝶兰花、鸽子兰花、裸男花、外星人花、嘴唇花、飞鸭兰花,相思豆花、痰盂野牡丹、马蹄莲花、耳状报春花、火炬百合,佛塔花……一直排到山顶。卫通五问:“你在哪儿弄来恁多名花,几乎都没见过,你真要把这盘山路装扮成奇花珍链不成?”
卫乃文说:“这都是效禹、书平他们在外地采购来的,想让人耳目一新。”
卫杰三说:“你看那山崖上的野菊花、野荼蘼、杜鹃花、大碗花、郁金香……都相继绽放,这里成了花的天地。”
卫通五说:“你看蓝天白云下的鸿鹄、鸽群;高空中的紫燕、百灵;枝头的喜鹊、鹦鹉;枝间的眉雀、黄莺;灌木丛中的锦雉、野鸡;山涧里的画眉;花冠上的蜂蝶,以及不知名的千虫百鸟……一起鼓着肚皮,引颈高歌,合奏着一出优美、和谐、动听的百鸟朝凤曲。”
卫杰三笑笑:“你真逗!小鸟小兽天天唧唧喳喳,哪来的百鸟朝凤?”
他指着东南那个紫气弥漫、红光闪烁的山头,说:“那是个啥地方?石栏围砌,古柏蓊郁,灵气十足!”
卫乃文:“那是烈士陵园,山顶上是抗日民族英雄雕塑群像。八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国民革命军三十多个集团军,八百多万将士,经过上海、徐州、长城、武汉、长沙、承德、鄂西等二十多次大会战,挫伤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最终迫使日本投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伤亡惨重,仅阵亡将军就有496名。他们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为了永远缅怀这些民族英烈,台湾绘制了一幅 496名英烈画像的长轴画卷;大陆在蛰仙湖畔的玳瑁山顶,雕塑了这些英烈群像,山麓围绕山体修建了一座大型陵园,内设灵堂,供游人缅怀!”
卫通五:“抗战英烈彪炳史册,与日月同辉,与民族共存!”
他指着左边一处被蜿蜒起伏高墙围着的地方,“我看那边的奇石美景不少,那啥地方?”
卫乃文:“那是中视新建的影视城,是我们荷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
影视城大门两边,竖立着两根硕大的四方花岗岩柱,柱前站着两尊手持长矛、大刀的古代武士像。城内布满了千山万壑,层峦叠嶂,刀劈斧凿的巉崖峭壁,夹持着万丈深渊。百年松柏攀爬在峭壁山崖上,弯腰驼背的老树枝随风摇曳,犹如威武倔强的武士,任凭风雪肆虐,雨淋日晒。山崖上悬挂着姹紫嫣红的藤蔓,繁花嫩叶黄芽随风摇曳,犹如稚童的藕节玉指天真笑脸。
幽静的深谷里,众多来自天际、洁白如玉的清泉瀑布,形状各异:九曲瀑盘旋缠绕,天浪瀑精巧奇妙,双龙瀑汹涌澎湃,珍珠瀑飘逸飞扬,青绿瀑春意轩昂……它们欢唱着冲出沟壑,跳入蛰仙湖。玉皇山顶云遮雾绕,千丈崖大气磅礴,凤凰台高悬峭崖,姐妹峰洒脱舒展,象山寨雄浑苍郁,神指峰直插霄汉,和合峰亲密无间,美人峰醉卧似仙。座座山峰庄严雄浑、气势恢宏!
一条数百米长的悬空索道,凭空盘绕在半山腰间,踏上去战战悠悠,不由惊出一身冷汗。沿途几处峭壁观景台,可俯瞰数百米深的绝壁沟壑,可仰望对面险峰上的翠峦云天......
卫乃文:“影视城里集泰山的巍峨,黄山的秀丽,华山的险峻,嵩山的挺拔,张家界的雄奇于一身,自然风景堪称雄、壮、险、奇、古、秀。这里以山水秀美、奇石名木、猕猴攀越、枫叶吐丹的天然画卷,谷幽崖高的峡谷为特色的稀世罕景,给国内外的摄影团队,留下了无数震撼人心的镜头画面,为人类送上了无数精美盛宴,滋润着世人的精神世界。”
兄弟三人来到静安寺前的丹墀上,举目四望:天高地阔,春风習習,花浪翻滚,波光粼粼……众舟楫在银光闪烁的湖面游荡,一群群红嘴鸥,随舟上下起舞。湖面升腾的水气,随风飘洒,把湖岸变幻成了柳烟花影。一团白色水雾从山下翻滚着向山顶冲来,一会儿工夫把他们团团围住:油滑的托不起,抓不住,拍打不去。岚雾里掺和着花香,让人有种湿润甜蜜的舒爽。卫通五触景生情,遂诌一首顺口溜:
登上龙虎顶,鸟瞰众山低。
仙湖明如镜,烟柳锁花堤。
身置云雾里,瑶池梦葩奇。
宇宙轻盈飘,送吾上九嶷。
他们坐在大理石桌边的鼓形石墩上,品尝服务员沏好的碧螺春香茗。
卫杰三说:“记得小时候读苏东坡的诗,有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写这里的吧?”
卫乃文说:“那是写杭州西湖的。西湖我去过几次,那里有岳王庙、灵隐寺、苏堤、白堤,三潭映月立在一汪污水中,哪有这里好?”
通五说:“《白蛇传》这个神话故事,久唱不衰,也使西湖声名远播,人们趋之若鹜。文化的魅力不可小觑。”
卫杰三眺望眼前的美景说:“据老人们说,仙境必有仙人居,神话故事,美好传说。这里风景如画,恐怕也不乏故事传说。”
卫乃文说:“这里是风水宝地,历史遗迹,神话故事多啦。这蛰仙湖就有一个传说:一天,顺风耳,千里眼在天际巡游,发现近几月这里的青山秀水没有了,几只水怪在这里肆虐,扑食生灵,损毁山水美景。他们在蟠桃会上对玉帝说了。玉帝遂叫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派人下凡降妖。他俩商量后,就派手下的尊石、尊水二仙下凡制伏水怪。后来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因过贬谪下凡,石、水二仙无人管了,玉帝也把这事给忘了。石、水二仙经几年苦战,终将水怪斩尽杀绝。又经几年的繁衍生息,这里变成了山青水秀,美伦美奂的世外仙苑。石、水二仙身微位低,无缘向玉帝奏报,又留恋自己打造的山色美景,就在这里蛰伏下来,繁衍生息,诞生了这蛰仙湖及周围的险山、奇峰、怪石,造就了这里的人间天堂。”
卫通五:“人们从来是不乏想象力的。这静安寺的来龙去脉里,一定也蕴藏着不少的动人故事。”
卫杰三:“高山峰顶修建这么宏伟的寺庙,肯定会有些来历的。”
卫乃文:“有。相传北齐天宝年间,佛教天台宗高僧慧生法师,为融合南北佛学,从中原来此,在这块幽静壮美、清新夺目的风水宝地停下。高僧双手合十,请教一荷锄老翁:‘此山何名?’老翁说:‘左龙山、中龙山、右龙山,吾也姓龙。’听到‘四龙’,慧生心中一震,想起智文师傅教导:‘凡事因缘而生,因缘而止,四龙而住。’他正在沉吟不定时,一回头不见老翁踪影。于是,慧生法师就率一帮僧人,在此修院、建寺,设坛说法,数年之间,归众如市。”
卫通五指着湖对面的一片红墙琉璃瓦建筑群,说:“在这荒山野岭之间,有恁多殿堂楼阁,说明先前这里也曾是个热闹繁华之地,不然哪来这么多高档庭院建筑?”
卫乃文:“那是庙山镇。那里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镇南有两山一河,即青天河和东边的崤山,西边的崡山。当年吴王夫差从南京出兵讨伐越王勾践,路经此地,中了越兵埋伏,打一恶仗,吴国损兵折将,一蹶不振,从此走向衰亡,史称‘崤崡之战’。后又相传当年朱元璋率三千红巾军,在庙山大战元军主将福寿。由于孤军深入,被元军围困,弹尽粮绝,兵困马乏,危在旦夕。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当地道观主持何东高僧,因对福寿平时横行霸道、强征暴敛不满,亲率家兵和教众数千人,助红巾军打败了元军,擒杀福寿于阵前。朱元璋称帝后,在此设蛰仙县,在庙山修城筑郭建县衙。并在此建城隍庙、文庙,武庙、马王庙、天地祭祀坛……今明城已不存在,但城址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仍在。”
卫杰三指着庙山西那一溜泛着红光的石砌庙宇问:“那是啥地方?层岩叠砌,庙堂巍峨!”
卫乃文:“那是仙人居。那里的座座庙堂都有动人故事。就说石婆庙吧:相传宋太祖开宝元年三月十八日夜里,冷风料峭,阴雨淅沥,伸手不见五指。南山一贫家女婴呱呱坠地,天空突然一道亮光划过,如彩虹映红了凤凰山。女婴取名美娘,幼小时在蛰仙湖畔洗磨一根根石针,谁也不知何用。一年夏天,一股瘴气袭来,官吏、商贾、市井百姓、山村野夫,尽染瘟疫。蛰仙湖畔瘟疫肆虐,凄风苦雨,哀鸿遍野,死者相枕,田园荒芜。美娘从通衢大道到崎岖山路,日夜奔忙,用石针一扎病除。人们奔走相告,美娘名声大振。一天,听说河洛地区又发生瘟疫,她拿着石针,乘凤凰西去……人们为了感念她的救命之恩,就在这凤凰山为她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石婆庙,也叫美娘庙。每年三月十八日,周边四面八方的香客络绎不绝,来石婆庙焚香祈祷,企盼美娘保佑他们子孙满堂,老少平安!“
与石婆庙紧挨的是金山庙。传说凤凰山有一位叫金山的男子,一天去他舅父家走亲戚,听说天不下雨,牛泉沟那块地的庄稼快旱死了。他说:我去浇地,浇完就回来,别去找我。
天黑了,不见金山回来,舅舅下地去找,只见金山躺在地头,两鼻孔喷水如注,地已浇大半。因受舅舅惊动,水不喷了,地也浇不成了。金山双鼻喷水浇地的事,在四邻八乡风传开了,一直传到朝廷。皇帝不信,派人把金山叫去,在院里架起一堆柴火,命他午时三刻下雨,若不下雨就烧死他。到了午时三刻,仍然晴空万里,没一丝云彩。皇帝下令点火,一团黑烟升空变成乌云,一声炸雷,天下倾盆大雨,把火也浇灭了。皇帝看他有真本事,当即封他‘惠民王’,在凤凰山围墙建庙,叫‘金山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溜向西是香山寺、仓颉庙、伶伦庙、嫘祖庙、女娲庙、祖师阁、铁佛寺……”
卫杰三手指对面苍山顶上的残垣断壁,问:“那山顶像是个寨子,有人住没有?”
卫乃文说:“这山叫乌金山,这寨叫鲁王寨,沟叫九子沟。相传商纣年间,姜龙及族人就住在这里。周文王得知姜龙要起兵伐纣时,派人与其联系,共商伐纣大计,并封姜龙为鲁王。纣王得知后怒不可遏,遂带兵攻打鲁王。此寨与外界仅此沟相通。双方打得天昏地暗,异常惨烈,鲁王九子全战死在此沟里,后人就把这条沟叫九子沟。”
卫通五手指河北一处古木苍郁的去处:“那是啥地方?烟云氤氲,紫气冲天!”
卫乃文说:“那条河叫灵河。是蛰仙湖的主流,它自西往东,经灵山的丘壑密林,迤逦入湖,出闸往东。灵山也叫南邙山,与洛阳的北邙山相对应,也是个风水宝地。风水即藏风聚气,山环可以藏风,使气不散;水抱可以聚气,使气有所止。风水最好的地方叫龙脉。中国有三条龙脉:北龙脉经阴山,贺兰山,入山西太行,渡海而止。中龙脉由岷山、秦岭入关东至泰山入海。南龙脉由云贵入两湖,至江苏,浙江入海。大别山、庐山、钟山、灵山在长江南岸,绵延数百里,高度在300米左右,几乎全是土质山体,是最佳的风水宝地。民间有‘生于苏杭,葬于灵邙’之说。苏杭是生者天堂,灵邙是逝者乐园。这里先后葬有10 多位皇帝,陵园古柏参天,葱葱郁郁,香火不绝。陵园东有个宰相村,自周秦以来的两千余年间,出过宰相58人,大将军69人,4位皇后,6位太子妃,3位王妃,4位驸马,正史立传者600 余人,七品以上官员3000余人。周遭到处都是古柏、巨墓、群碑。这里埋葬着无数的皇亲贵胄,达官显贵,骚人墨客,人称灵邙无卧牛之地。头枕山,脚蹬河,藏风聚气,旺子孙后代。这里的风水全国无地可比。”
卫杰三说:“听老人们说,从阴阳风水角度讲,选一块风水宝地应该是:前有照一水,后有靠一山,左青龙一树,右白虎一路。我看《天堂仙苑》就具备这个条件,是块风水宝地。”
卫通五说:“这里有山水,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真是华美中国的缩影。当年你是否冲着这里的风水,来这里开发建苑的?”
卫乃文说:“那倒不是。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阴差阳错,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卫冠武,男,汉族,1943年元月生,东关村八组人,家住担水堂后祖师阁前。1969年西安冶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任工程公司副经理,副处职务。后调入总公司劳资处,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十多年,高级工程师。2003年在劳资处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