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 游
安育中
深秋时分,应朋友之邀赴大山里去观枫赏秋。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往北,在一座千年古刹前停下来。朋友说,就这儿吧。于是,开始安营扎寨。
古刹座落在半山腰上。远眺,群山相拥,层林尽染。古长城的残垣断壁依稀可见。这里曾是宋辽之战的主战场,相互割据百年。友人林小仲有诗云“鲜卑契丹羽觞醉,铁骑征鸿辽朝。草原万里虎啸,中原魂销”。近看,山涧流水潺潺,枯藤古槐环抱。可谓桃花源里难觅的好去处。
选了一处枫叶铺陈的平地,支上简易的小桌,摆上红酒、三明治、水果,架上烧烤炉。孩子们还带了音响、吉它和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狗。一席中西合璧的午餐令人赏心悦目。
席间,没人谈及时政的事。朋友中,一位在美国陪读的母亲回国度假,自然没人提及中美博奕的是非。一位朋友的儿媳是一位漂亮的乌克兰姑娘,正忙着给大家做西餐,自然也没人提及俄乌战争的对错。当然,也没人愿意提及网上热搜的吴亦凡、罗刹海、马户和又鸟。席间,轻松、和谐。品着红酒、尝着淄博风味,听着舒伯特小夜曲,哼着俄罗斯民歌《小路》。还有人朗诵了郭小川的名篇。“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这一天过得真快,心底好像腾空了地方,敞亮了许多,舒服了许多。我想,我们这代人都是坐七望八的人了,这辈子什么事没经过?初生时,赶上了战争的尾巴,上学时,当过祖国的花朵。50年代赶上了大跃进潮;60年代赶上了学雷锋潮;文革中赶上了红卫兵潮、上山下乡潮;70年代赶上了返城潮、读书潮;80年代赶上了经商潮、创业潮;90年代又赶上了出国潮;还包括风靡全国的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多少周年的怀旧潮。林林总总。结果呢?潮起潮落,涛声依旧,岁月老去,人亦老去。到底走出愚昧的文明前行了多远?到底城市和乡村互换了多少次角色?到底东方和西方孰优孰劣,历经了多少次博弈?到底历史和现实惊现了多少次相似,重蹈了多少次历史周期律?一切,好像永远是个无解的谜。
如果,你也和朋友出去走走,远眺历史的山脉,抚摸古槐的年轮,拾起飘落的枫叶,腾空拥挤的心灵,也许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作者安育中:资深朗诵指导导师,北京知青,廊坊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雨夜浪漫:曾在国家博物馆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劳模代表分别做过专场讲解。多次获得全国、国际比赛一等奖、特等奖,签约了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朗诵艺术家、通过考试获得了《播音主持高级培训师证》(国家承认证书有二维码可查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