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燃烧了六十载的火柴
——桂汉标新书巜梦盈未来湖》序二
作者: 李 凌
"你相信光吗?"若有人问我这个常在动画片中出现的既幼稚又高深的问题,我会豪不犹豫的回答"我相信光!” 因为这束光,就是我心中一直关注的那根纤细的火柴一一我认识了近六十载的挚友桂汉标。
1965年,我母亲梁沛珍老师调至北江中学图书馆工作,身边即多了一个勤快的“业余图书管理员”,母亲知道他其实是“噌书”的,对其十分欣赏宽容,甚至放任他在馆内看书到深夜。此后那个特殊年代开始初期至学校停课,图书馆不再正常开放。那一段时间图书馆曾一度成了他“自学的天地”。那时,我就认识了这个瘦小得豪不起眼的高一4班的学兄。此后,我们一起经历了两年风雨洗礼,并一起到乐昌九峰下乡插队、招工进工厂进单位、然后各自成家立业……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时光苒苒,昔日的青葱少年已风采不再,但那根纤细的火柴仍在我心中发光发亮,因为我亲眼目睹了六十年来这根火柴从未熄灭,它一直在燃烧,在变化,终于成为一支巨大的火炬,给越来越多的人带去了光和希望。他成功了,被誉为著名诗人、作家、慈善使者……面对各种头衔和光环,他一直以谦卑的心坦然面对,在老同学的眼里,他仿佛仍是昔日躲在图书馆啃书的瘦小男孩。
桂汉标最初给众人带来惊艳的那首诗是《我开釆太阳》,给他带来了无数的鲜花和荣誉,也开始了他的精彩人生。而我,却对他那首《我是一根纤细的火柴》情有独钟,因为,我知道这是他对自己的解剖和定位。诗中他写道:“我从贫瘠的山野上来,”在艰苦中成长,“要把世间的寒流逼退,要把心灵中的阴影驱开,要在时代的磷面上划过,爆出火花去点燃灿烂的梦与未来” 。正因为他如此的清醒,仍能在无数的光环下不忘初心。他的诗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紧跟时代步伐,滿滿的正能量,浓浓的家国情怀。他耕耘诗坛五十多载,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是他的一身正气,深得霍英东基金会和香港铭源基金善者仁翁的信任,委托他负责承担在红三角山区捐建了四十多项希望工程的具体工作,让无数的山区孩子走进了敞亮的课室,他以自己这根纤细的火柴,给这些贫寒孩子带去了一束光,看到生活的希望。
人们常说桂汉标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为诗而生为诗而活的人。他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却过着比一般人更简朴的生活。稍作留意,你会发现,无论是上台领奖、发表演讲、赠书仪式、参加老同学聚会,他似乎永远都是一件格子衫。他的家,客厅只能用“简陋”两个字形容,进入到他的书房,连接到屋顶的书架塞满了书,地上还堆放着一缧一缧,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而且,竟然没有书桌。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创作出一本接一本的诗文集,又如何培养出那么多弟子?也许,还是那根火柴,他把火种播到他们心里了,让他们看到光,看到希望,改变了人生。我曾看过一迭桂汉标的弟子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感谢信,才知道,他在指导弟子创作时经常慷慨解囊,解人危困。我震惊、感动,却又无比感恩上天赐他一个完美的家庭:贤惠的妻子、幸福的三世同堂。
《梦盈未来湖》是桂汉标的第二十二本个人著作,凝结着他对北中时期学习生活的回忆和对学校老师的感恩情怀,也充满了对学弟学妹们的殷切期望。中学时代,是奠定我们知达天下,学而上行的关键时期,亲爱的同学们,願桂汉标这根纤细的火柴,能给你们的报效祖国飞驰人生的梦想带来一束光。
2023年11月23日
(作者是北江中学老三届校友会副会长)
附录桂汉标两首旧作:
春 风
人人都说你感情丰富,
和熙的春风灌满肺腑;
同学每一个小小的忧乐,
都激荡着你滚烫的心湖。
给他人以温馨、关怀、帮助,
你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义务;
年纪轻轻为何这么心细啊?
真纯丰盈了你的胸襟气度……
(1969年5月初稿于九峰,1970年7月改定于乐昌知青办)
我是一根纤细的火柴
我从贫瘠的山野上来,
烈日曾把我无情地曝晒;
感谢地层深处喷涌的清泉,
一点点滴注进我的血脉。
我在艰难中成长起来,
做不了桅杆去搏击大海;
我不自卑,也不轻狂,
一个普通的愿望充实了胸怀。
我走进钢与电交鸣的世界,
严峻的考验是生活对我的疼爱;
痛苦的扬弃哟热切的吸取,
终于使我变成一根纤细的火柴。
我没有激光时髦的雄威,
也没有电火炫目的神采;
在我正直朴实的身躯上,
高擎一炬火的激情与期待。
我不愿被引上肃穆的香案神台,
也不愿化为势利者鼻孔下一缕烟蔼。
我要把人世间的寒流逼退,
我要把心灵中的阴影驱开。
我的生命是渺小而短暂的,
却愿在奉献中寻找永恒的欢快。
呵!我要在时代的磷面上划过,
爆出火花去点燃灿烂的梦与未来……
(写于1982年,后发表于1983年2月22日江西省《南昌晚报》)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