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说二则
憨子(刘彦强)
一.善才的困惑
一日,如来佛祖要赴西天灵山召开佛天年会,东土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自然要去参见。临行之时,她将这普济禅寺交给善才童子临时主持。并对善才童子千叮咛万嘱咐:任何人来禅寺拜我求我,你要始终保持沉默,不要做出任何回应。
这善才童子原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名叫红孩儿,自小精灵古怪聪明过人,只是因为阻碍唐僧取经被观世音菩萨用计抓住,给头上戴了紧箍咒后不得不低头装乖。菩萨本是大慈大悲心肠,又喜欢他的童稚可爱,就把他带回普陀山,让他做了座前的善才童子。
红孩儿成了善才童子,每天都守在菩萨跟前,每天都看着善男信女带着香表钱粮或者其他的礼品来跪拜菩萨,求菩萨保佑他们实现这样那样的目的。但是不管求保佑的人是达官富豪还是穷汉乞丐,也不管他们乞求升官发财还是希冀吃饱穿暖,菩萨一律平等对待,就是一直缄口不言,真是泥塑木呆。对此善才极为不满,总认为菩萨昧了良心,收人钱财却不为人消灾,受人香火却不救人急难。他也很可怜那些求菩萨的善男信女,明明菩萨没有给他任何帮助,解决任何问题,却还是愚蠢的不断给菩萨进香,虔诚的跪拜,捐资为菩萨再塑同样一言不发的泥塑金身。他总是想,我如果能坐上菩萨的位置,一定会比菩萨做得好得多。
这次菩萨要去灵山开佛天年会,交待他管理禅寺,他自然高兴,口头上“嗯嗯”答应菩萨要求,心里却是“哼哼”的不以为然。菩萨驾云西去之后,他就开始代菩萨行事。
当日清晨,一富翁拉着一渔夫进了寺院,双双跪倒在菩萨面前。富翁言道:“万验灵应的观世音菩萨呀,求你明断,我的钱袋掉在路上,被这渔夫捡去了,我求他还我他就是不还。菩萨呀,你给我明断吧!”言罢叩头上香,给功德箱里投了千元布施后再次跪拜。
渔夫听那富翁说完,鼻一把泪一把的叩头说道:“菩萨呀,你看我手拿船桨,急急忙忙的要下海捕鱼,谁知这个人无缘无故将我拉住,要我还给他钱袋。至明至圣的菩萨呀,你无所不知无所不应,就求你快些做出明断,我还要下海捕鱼呢。”说完又是连连作揖磕头。
善才虽然还是童子,但他多有神通啊,慧眼一扫,目光就超过光速看到事情的本相:富翁确实丢了钱袋,但钱袋被一个樵夫拾取。樵夫走后渔夫从此路过,后面富翁发现钱袋丢了回头寻来,追上渔夫并向渔夫要钱袋,于是两人拉扯起来,后来就闹到菩萨像前。善才本想遵照观世音菩萨嘱咐沉默不语,但禁不住他两个苦苦哀求,又想,这富翁急着赶路,渔夫急着下海,不给他们说明真相,不知道他们会纠缠到什么时候。于是忍不住开口说了实情。于是富翁找到樵夫要回了钱袋,渔夫摆脱了纠缠急急的出海打渔。善才为此很是得意。
晚上观世音菩萨开完佛天年会回来,善才得意的将上面的处理情况向菩萨做了汇报,为此还十分得意。他没有想到,菩萨听了他的话后皱紧眉头,生气的斥责道:
“真是个孩子,怎么那么多嘴!不要你说你偏要说。”
善才不服,说自己说的都是实情,实事求是错到哪了?菩萨让他回看过去,他立刻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原来他看到樵夫的母亲病危在床,樵夫拾了钱要去给母亲抓药,但钱被富翁追回,樵夫无钱抓药导致母亲去世;渔夫摆脱了富翁纠缠急急忙忙下海捕鱼,结果遭遇台风船毁人亡。再看那富翁,急急的赶到府衙向州官行贿,州官收钱后放了富翁犯有重罪的儿子。
见善才不语,菩萨道:“你不多嘴,天道自然。富翁缠住了渔夫,渔夫就免遭台风之祸,富翁找不到钱袋,就不能行贿枉法,樵夫有了那些钱,就可以抓药救母。”
听菩萨这样一说,善才先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到人说沉默是金!后又变得疑惑:天道自然,供养这么多的神干什么?
二.虔诚的传道士
“农家无闲月,三伏人倍忙”,汗流浃背的农人回家刚准备休息,传道士知了不失时机的吱吱唠唠开始传道了,且声音出奇的高,出奇的噪。
要说这样传道士知了还特别的虔诚,据说它在地下蛰伏十八年,学得一肚子的好才学,修得吵破天的好功夫,在其他动物都热得浑浑噩噩,昏昏欲睡的时候,它就爬上高枝,一边将尖利的口器插进树枝中吸吮汁液,一边孜孜不倦的振翅鼓腹开始了高声传道。不管你爱听不爱听,想听不想听,它那高亢的声音都通过耳膜钻进你的心里。即使不叫你意乱情迷,也叫你心烦意乱。
这传道的声音终于唤来了调皮的农家童儿。这些童儿虽然赤脚露体,但却有不输于哪吒红孩儿那般的本事,他们手里拿着两样降妖伏魔的武器,一曰弹弓,二曰套杆。专门捉拿这不知好歹的传道士。
只见这拿着弹弓的童儿立了个后羿射日的姿势,搭子拉弓,一眼睁一眼闭的瞄准了传道士,手一松,那弹子就直奔传道士,打得传道士胸破身断,惨叫一声掉下地来。不过,这传道士的传道精神着实让人敬佩,打不中它的弹子尽管从它身边飞过,它依然传道不误,少有弃职逃跑的。就算身边不远处的道友已经中弹落地,它依然无畏无惧的照样传道,所以这些弹弓手们即使水平不高,却也能碰下几个传道士来。
拿套杆的童儿就不同了,往往是走到树下,将套杆给树干上一靠,而后给手上吐口唾沫,双手抱住树干将身子向上一提,两腿夹住树干后再将身子向上一伸,再双手将树干一抱,再提身子,这里说时慢,那时上树快,蹭蹭蹭,几下子就到了树上,而后踩稳树股,提起套杆就去套那心无旁骛的传道士。
童儿们的套杆可不是大草原上牧民的套马杆,而是用纤长的马尾丝双折一拧,将这头从那头的细眼中穿过做成活口套子,而后拴在一根细长的竹竿顶端。童儿在树上站稳之后,就悄悄地将套子伸到传道士头前,再轻轻的向下拉。前面说了,这传道士传道极为认真,两只硕大的复眼看着套子向头上套来,非但不逃,还用前爪来拨弄套索,所以,只要童儿不会失误让竹竿撞着传道士,那传道士就百分之百的着了套儿。
与弹弓手们不同,虽然套杆手们辛苦了些,但捉到的都是浑全的传道士。要知道童儿们捉打传道士可不只是因为好玩,更是为了享受知了的美味,补充身体里短缺的营养,这浑全的总比打烂了的好得多。
童儿们把套到的转道士摔死后立即用黄泥包裹起来,放到灶膛的火堆里烧烤,黄泥烧红了,知了也熟了,童儿们兴奋的将传道士大卸八块,撕下其外壳里的肉丝,津津有味的细嚼慢咽。
可怜的虔诚的传道士,因传道而生,为传道而死。这正是
地下苦修十八年,
独占高枝将道传。
可怜童儿不买账,
红烧美味惨难全。
2023年8月27日星期日
作者简介:
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坡刘村志》、《草根憨语》等书。有百余篇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多种刊物。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