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贺青山诗社成立三周年(新韵)
文/风景独好
欣然入社缔诗缘,
雅苑秋堂聚众贤。
瑰丽唐风萦妙曲,
沉博宋韵悟幽玄。
李桃擢秀芳菲卷,
菊桂飘香锦绣篇
翰墨遍观求教路,
师恩永念在心间。
七绝 雪
新韵
文/风景独好
玉骨纷飞絮绕萦,
翩然落地细无声。
粉蝶化作故人泪,
轻抚虚窗夜共听。

[蔚为联语轩]2023. 11.28——12.28练句
出句:刘林
收集:芳子
点评:杜华
顾问:紫藤
对句:风景独好
修改
出句一:钢城曙色催寒近
对句一:陌野秋风逐月归
出句二:霜天欲雪新醅酒
对句二:雨夜无风静读书
出句三:烟蓑雨笠持竿叟
对句三:古渡廊桥饮马人
出句四:万里寒光生瑞雪
对句四:九霄紫气绕祥云
出句五:古寺寒云归暮鹤
对句五:孤舟晚照落彤霞
出句六:梨云梦断鸿声夜
对句六:巫雨神游云影峰
出句七:雁影秋江星月里
对句七:渔歌暮霭蒹葭中
出句八:椰林日暖莺声醉
对句八;花径风和蝶影飞
杜华老师出句解析
出句一:钢城曙色催寒近
对句一:
钢城曙色,是偏正结构的词组,意思是“钢城的曙色”。“钢城”是定语,“曙色”是中心词。“钢城”是由两个名词性词素通过偏正结构组成的名词,“曙色”也是由两个名词性词素通过偏正结构组成的名词。“钢城曙色”是[(偏名➕偏名)➕(偏名➕偏名)]的名词性词组,在句中,曙色作主语,钢城作定语。
催寒近,“催”是动词,在句中作谓语。“寒”在这里是名词,指寒冷的季节或天气,而非形容词,作宾语。“近”是形容词,作补语。
全句的构成是“定主谓宾补”。
出句二:霜天欲雪新醅酒
对句二:
这是个双重复句,意思是“深秋的天空要下雪了,(我)新酿造了浊酒。
霜天欲雪,这是复句的前句。霜,名词用作动词,义为含着霜气,霜天的意思是含有霜气的天空。欲,是能愿助动词,义为想、将要。雪,名词用作动词,义为下雪。
新醅酒,这是复句的后句,省去了主语“我”或其他。新,形容词,作状语。醅,本义指浊酒,在这里,名词用作动词,义为醅酿,酿造,作谓语。酒,作宾语。
出句三:烟蓑雨笠持竿叟
对句三:
这是一个不完全句,意思是烟雨中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手持钓竿的老头。
烟蓑雨笠,是由两个偏正名词结合而成的并列词组。这里的“烟”和“雨”是将“烟雨”拆开来用的,意思都是“烟雨”,这也是这一联的难对处。“烟蓑雨笠”,义为“烟雨中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句中省去了动词穿和戴,构成了四字格的成语词组。
出句四:万里寒光生瑞雪
对句四:
寒光,义为寒冷的光,延义为寒冷的空气,偏正结构,作主语。生,谓语动词。瑞雪,偏正名词,作宾语。万里/寒光,偏正结构。
出句五:古寺寒云归暮鹤
对句五:
此句不仅宾语前置,连谓语也前置,插入定语和主语之间,而把主语放到句子最后。全句理正后,应是:寒云暮鹤归古寺。古寺、寒云、暮鹤都是偏正结构。注意,“古寺”➕“寒云”不是偏正结构,如按扁正结构去对的话,你就上了“圈套”。“古寺”与“寒云”什么关系也不是,若按并列去对,也锴了。
出句六:梨云梦断鸿声夜
对句六:
梨云梦,是个典故。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一个梨花云的梦。梦醒后他用诗歌阐述了这个美丽的梦境,称作《梦好梨花歌》:“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瑶池水光蓬莱雪,青叶白花相次发。不从地上生枝柯,合在天头绕宫阙。天风微微吹不破,白艳却愁香涴露。玉房彩女齐看来,错认仙山鹤飞过。落花散粉飘满空,梨花颜色同不同。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从梦中。无人为我解此梦,梨花一曲心珍重。”用在这里指美梦。
鸿声夜,鸿声,往往用来表示秋天,且多与夜、月、寒等意象相联系。春天虽然也有鸿雁的叫声,但诗人们很少用来表达春的景象。对于本出句来说,意思是:美好的梦境(梦想),被秋夜里鸿雁的声声鸣叫惊断了。对句若能说以典相对当为上品之联。
出句七:雁影秋江星月里
对句七:
雁影秋江,是由“雁影”和“秋江”两个偏正名词性词组构成,如果把它们当作并列结构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出句的意思是:雁影在秋江里面星星月亮的倒影中。这里的“星月”,不是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而是江水中星月的影子。
出句八:椰林日暖莺声醉
对句八;
这也是一个双重复句。椰林,是一种环境。是复句的共同状语,意思是“在椰林里”。注意,它不是主语。“日暖”与“莺声醉”是两个并列的主谓短语。
杜华老师对句点评:
出句一:钢城曙色催寒近
对句一:陌野秋风逐月归
好对。
出句二:霜天欲雪新醅酒
对句二:雨夜无风静读书
好对。
出句三:烟蓑雨笠持竿叟
对句三:羽扇霓裳对月仙
对仗没有问题,但有隔景之嫌。
凤冠霞帔待嫁娘
同前一对隔景。冠字应仄。冠字仄声是冠军的冠,义为超级、第一。
出句四:万里寒光生瑞雪
对句四:九霄紫气绕祥云
好对。
出句五:古寺寒云归暮鹤
对句五:孤舟晚照落云霞
云字重。
出句六:梨云梦断鸿声夜
对句六:巫雨神游云影峰
好对。
出句七:雁影秋江星月里
对句七:渔歌暮霭蒹葭中
好对。
出句八:椰林日暖莺声醉
对句八;花径风和蝶影飞
好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