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陕西讯 (孔绪牢) 前不久,《中法新闻法制网》编导随《时代风采新闻传媒中心》、《三秦视野》等媒体一行二十余名新闻工作者冒严寒、迎寒风走进陕西渭南澄城县鹤童老年公寓进行了实际采访。

走进老年公寓,接待我们的便是这位快言快语,泼辣大方的张宁园长,没有过多的客套,张宁园长便直奔主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张宁,1968年生,女,中共党员,澄城县鹤童老年公寓院长。在省市民政部门的鼓励引导下、在老龄工作委员会、老年基金会、市残联、市妇联的热情关怀下、在澄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180余万元于2006年6月建成澄城县鹤童老年公寓,于2012年8月在澄城县郭家庄万亩樱桃园基地建成澄城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澄城县鹤童老年公寓地处县城古徵街东五路中段,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现有床位85张,累计接收托养老人472人,该公寓以“为社会分忧,替子女尽孝”为目的,“你养子女小,我替子女养你老”,倡导“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得以传承。澄城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设有床位42张,累计接收托养人员134人,该中心旨在承接澄城县、合阳县、华州区等邻近县市因各种原因造成残疾、智障,不能自理无家可归的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让流浪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经过中心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地心理疏导,因人施教、认真培训流浪人员的工作与生活能力,其中有9人走出心理阴霾回归家中回报社会,降低了他们在社会上的犯罪率,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的伟大号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宁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诠释了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与热爱,她说:老人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为家庭生活,为子女的成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长呕心沥血,含辛茹苦,为发展生产、国家建设倾其毕生之力,他们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尊重,理应乐享天伦,我们要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于那些需要关爱的孤寡空巢老人、那些残疾智障心理扭曲的流浪儿。她这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乐观向上的工作面貌源于坚定的信念,她要让每一位入住老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为了心中的理想,她完善了基础设施,为老年人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装修标准间、配备专属个人生活用品、配设医疗机构、健身器材、购买文化书籍、订阅报刊杂志等,为老人创造了一个温馨、舒心、优美、快乐的生活环境;抓好关键环节,为老人提供方便周到的生活服务,为了保证入住老人的正常生活起居,我们本着“替天下儿女尽孝,为众多家庭分忧,为国家减轻负担,为老人创造乐园”的服务宗旨,努力为老人们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日常生活服务。

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好“2221”工作,即:每天打扫两次房间卫生,每周为老人洗两次澡,每周为老人检查两次身体,每月为老人理一次发,经常为老人换洗衣服。在老人用餐安排上,我们做到每周用餐有食谱,每次用餐有人送,不能自理有人喂,定时定量有安排,饭后清洗有人管,从而保证了老人既能吃饱,又能吃好;注重感情投入,为老人提供心贴心的亲情关爱,入住公寓的老人都是子女不在身边,难以感受到更多的亲情关爱,为此,他们在日常服务中,尽可能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使他们在公寓象在家里一样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关爱,登记他们的生日,全体员工为他们祝寿,让他们看传统的秦腔节目,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节日的隆重;建章立制,为搞好优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了院长责任制、服务人员责任制、后勤人员责任制、入住老人建档制、老人管理须知等六项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

使我们的管理工作不断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保证了事事有人抓、有人管,工作有协作、有秩序,养成一种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度和尊敬老人、服务老人的敬业精神。鹤童老年公寓先后被县残联评为“扶残敬老示范公寓”,渭南市养老机构“先进单位”,陕西省“孝亲敬老楷模”,院长张宁先后被评为:渭南市“道德模范” 、“十大助老楷模” “尊老敬老标杆”“最美女性”“孝亲敬老之星”等殊荣。鹤童老年公寓在澄城县老龄工作方面树立了一面旗帜,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鹤童老年公寓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在各级领导和各个社会团体的支持、指导下,树立从满足物质要求向精神需求方向发展;从经验养生向科学养生方面发展;从满足生活需求向追求生命质量化发展;从安身立命为本,向情感心理依托转变的工作理念。发扬成绩,再接再励,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强化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管理照顾好每一位老人,不负子女的重托和社会的厚望,把鹤童公寓办成真正的老年之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党心民意东风雨,滋润桃源百岁人,张宁园长,用自己的努力,正带领着一群愿意和她一起努力干事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种文明,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为社会奏响爱的和谐强音!
责编:雷世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