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田古寨
在海南省陵水县一块富绕的盆地平原上,座落着一个古老的村落——椰田古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黎家人和苗家人,传承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古老的村寨保留着七项非遗项目,诸如穿银杖 、过火山、银饰手工鎏花工艺等等。每逢黎族或苗族的重大节日及重要祭祀活动,穿杖者用手指般粗细的钢筋(古时为银杖),在脸颊穿透腮邦子,更为恐怖的是银杖直接穿透喉咙。穿杖后,脸颊不流血不疼,银杖拔出后,伤口很快就愈合了。有时,一根长长的银杖象串糖葫芦一样,把六七个人穿在一起。据说,穿杖者神灵附体后才会不流血不疼,现代科技解释不清这个现象。穿杖表演在海南已传承了一千三百多年,主要是为纪念南北朝时岭南地区的一位女英雄冼夫人。当年,冼夫人率领十万俚人打败海盗扫清地霸,平定叛乱,保境安民,使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朝廷封其为“谯国夫人”,民间百姓尊为“圣母”,用穿杖来纪念冼夫人的功德和精神。“过火山”就更神奇了。待法师念完谁都听不懂的咒语后,法师带领老少寨民在燃烧的红彤彤的竹炭上走过,无一人烧伤。这些不可思议的文化传承,至今仍是个谜。 进了椰田古寨,在小广场能看到黎族人的祖训,也就是《弟子规》。黎族没有文字,民族文化靠世代口口相传。黎族的信仰、道德、理想等追求和《弟子规》很相近,因此,黎族的先人把《弟子规》做为祖训世代相传,也是现今的村规民约。现在,村寨内黎民一天三诵《弟子规》。到了诵祖训时间,黎民要停下手中的一切活计,恭恭敬敬地背诵祖训。从刚会说话的儿童,到年迈老人,都能背诵如流。黎民很讲孝顺,就是现如今,他们评判谁家最好,不是看谁家钱多,楼高,有豪车,而是看谁家父母健康年令大。有很多黎家子弟不願出远门打工,愿在附近打工,好方便照顾父母。听到看到黎族民风,让人肃然起敬。 黎族人民把蚩尤奉为祖先,把蝴蝶视为母亲。为什么把蝴蝶视为母亲?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岭南黎族先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经常饿死人,生存条件极端恶劣。为了保持民族繁衍,规定60岁以后的老人由子女送进深山老林,不得出山,自生自灭。有一孝子不忍心把老娘送进死亡之地,把老娘偷偷藏在地窑内。三年以后被头人知晓,孝子被责罚不明大义。无奈,把老娘背进深山。老母亲流着泪说,不能坏了全族的规距,说罢纵身跳下悬崖。儿子痛哭哀嚎,双目滴血。突然,母亲的遗体化作一蝴蝶,绕儿飞舞。母亲为了全族利益,为了民族繁衍而舍身取义。因此,蝴蝶成为黎民心中最伟大最神圣的精神图腾。 如今椰田古寨早已成为海南省脱贫致富的示范村寨,尤其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古寨的旅游核心,致富主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国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构成了五千年历史悠久无限辉煌的中华文明,构成了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自信。通过对椰田古寨的游览和耳闻目睹,让我们对全面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信心满满,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信心满满!
2019正月初八于三亚
作者简介:姜炳明 男 汉族 1951年出生,务过农,做过工,当过兵,沧州市住建局退休干部。喜欢看书交友,喜欢旅游,偶尔写点小文章和打油诗。
朗读者简介:
王立云:女,汉族。喜欢读书、朗诵,爱好书法。热爱生活,赋予文字生命和活力,用爱的声音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