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冬雪
【简介】钟建新,1963年生于香港,是清末民初广东岭南派钟琦美(字其美)的男长孙,自少热爱书诗画棋。曾就读香港理工学院设计系,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水彩文凭第三届毕业,并在该院任职导师至2000年,亦于香港公开大学修读中国文史哲。2007年在香港警队警长退休。现为钟建新艺术馆创办人、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客座教授、世界文化艺术联合总会会务顾问及香港区代表、中国中外艺术名家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城市文学会香港分会会长、星加坡美术总会海外顾问、香港职业书画家协会荣誉主席、中国星火基金会艺术顾问、环保协进会艺术顾问。
【前言】十二月一日副社婵娟获邀出席钟建新教授在元朗大棠有机生态园举办的画展《天籁》,感觉画作相当逼真,令人惊叹。于是尝试邀请钟教授参与《与君一席话》成为访谈嘉宾。钟教授也欣然答应接受邀请。由于当天教授忙于招呼来宾,所以便另择日子访谈。到了十二月四日中午预约到教授,我便驱车前往大棠和教授见面及访谈。
伟雄问:
以我所知钟教授从事文化艺术几十年,获得过不少荣誉及奖项,亦曾经举办多次中外个人画展,也有不少画作被多国博物馆及名人所收藏,可否为大家介绍一下?
教授答:
1977 年入选全港青少年绘画比赛获优异奖,并展于香港大会堂低座
1981年入选香港节能海报比赛。同年任职设计助理。
1983年2月加入香港警队为警员
1988-1995年间曾参举香港多次联展
1988年作品获选展于香港理工大学
1989年参与香港美术研究会联展于香港文化中心
1992年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展于香港艺术馆
1992年参与香港添福画廊展于香港沙田
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水彩文凭毕业毕于香港文化中心
1993年晋升警长
1993年选于香港警司会所
1994年艺域联展于香港艺术中心
1994年在香港兰桂芳画廊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95年个展于香港艺林画廊
1995-1999年兼任水彩导师于香港中文大学,并获邀任教于香港艺术馆
1995 年起至2018年间,参与海内外多次联展及举办海内外个人画展于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南韩、日本、意大利佛罗伦斯、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西班牙巴塞隆娜、荷兰海牙、中东杜拜、加拿大多伦多、中国北京、曲阜、厦门、广州、澳门、东莞、香港、台北,不能一一尽录。
1996年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展于香港艺术馆
1997年成立钟建新画廊 Creative Art Gallery 于香港艺术中心并举办个人画展。
1998 年获香港政府邀邀设计香港国际新机场开幕纪念念封套
1999年 Creative Art Gallery 迁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并举办个人画展
2000年个人画展于香港中文大学
2000年个人画展于西班牙巴塞隆娜
2001年个人画展于英国伦敦
2002年作品入选英国The Artists Magazine并得优异奖
2003年Creative Art Gallery 扩迁香港华润大厦平台,并举行个人画展
2005年个人画展于美国华盛顿
2005年Creative Art Gallery 扩迁入新界大美督龙尾村,并爱为乡村艺术馆有限公司(非牟利),并举行多次个展
2007年在大美督举办个人画展
2008年2月警长退休
2009年获邀参与北京光明日报主编的中国著名书画家作品集名和谐中国
2010年于举行《天下大同画展》于观塘
2011年个人画展于观塘
2012年扩迁致八乡大江埔,并改名为钟建新艺术馆,并举行个人画展
2014年邀委任为中国广州广扩电视大学海珠分校客坐教授(美术专业)
2015年北京中国文化部核下的中国城市优秀诗人创作比赛中,凭《长亭依稀》夺中国城市优秀诗人(古诗组)三等奖。为此比赛唯一港人夺奖。
水彩画作于1995年起被以下馆藏:中国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藏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警察总部、香港房屋总署、香港中文大学、加拿大多伦多艺术馆、巴西巴希雅艺术馆、马来西亚朵云轩艺术馆。
至于私人收藏:卢森堡亨利皇帝、前港督彭定康、摩根史单利集团前东亚区主席及亚洲艺术文献赋总监会议成员韦士华教授、已故香港警务处长李君夏先生.....等
伟雄问:
再想请问教授,《天籁》画展展出的画作中,那一幅是你比较喜欢和满意的?
教授答:
今次展出一共有51幅作品,大概30幅属原作,另外的属复制品。而今次展出的属于我画作其中一个大自然系列,是挑选由1996年到现在的作品。至于你问我最喜欢的是那一幅?我觉得不能这样说,因为画作相等于一个母亲生下来的孩子,不会说那个喜欢或不喜欢。而基本上这里我最少有20幅是特别喜爱的。而每一幅画也有经历和故事,对每幅画我都有一份特别的感情。我绘画与其他人有些分别,我为了画一张雪景,我会专程飞到西安赏雪,但有时看文学书、传奇故事、历史、诗篇有感想而作、有时因梦景而作。
伟雄问:
这个别开生面的露天画展是如何构思出来?而筹备的过程中又有否遇到什么困难?
教授答:
这一个可以说是全香港首创的露天画展。今次画展的主题用「天籁」是因为想突出大自然的声音(包括风声、水声、鸟声、昆虫声...)其实这些都是自然界的交响乐。
有很多人绘画只顾自己的画面,但其实画面的作用是让思维感觉甚至情绪投进画里。如果一幅画在一间室内艺术馆展览,观众的感觉只是一般。但在这个大自然展览,观众会将画中景物和外界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亦能藉此将画中景物释放出来,从而做出一个互相融合的效果。
我们身为艺术家,是上天派落凡间的工匠,我们负责做一块完美的镜子,而这块镜除了将艺术家本身的情感,思维释放和折射出来之外,而观众亦能透过这块镜照出自己的内心,带出大家对世界的感觉,这个才是真正的艺术品。而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给人感受到佛家所谓的「五蕴重生」,所谓「五蕴」是你身体对外的感觉,没有「五蕴」的人便会变得麻木不仁。观乎现今的世界就是变成这样,人类互相杀戮,周围都发生战争。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传达「大爱 」,用爱洗涤每个人的心灵,令全世界重回正轨,这个正是这次展览想传达的一个讯息。
至于遇到什么困难?找地方反而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和生态园一拍即合。但我想讲的是香港其实有不少的景点适合我们举办展览,但政府不会随便开放一个郊野公园给普通市民举办活动,所以我们唯有找私人地方。还有一点令我困惑的?譬如说我们想在尖沙咀海傍写生也会被政府部门驱赶 。香港不像其他欧洲城市容许街头绘画,我们不是BUSKING,完全没有发出噪音,但也不容许。
另外除了场地便是人事?甚么是人事呢? 譬如说有朋友是应承会来参观的,但最终都是没有到来,须知道我们办这个活动花了很多心血,希望大家别浪费。这种现像亦令我深深感受到香港人有几重视艺术,甚致对文化艺术的表现近乎是冷漠。这个可能是政府长期不重视文化艺术有关,因为他们似乎只顾经济,一切以金钱挂帅。其实这个是错的, 因为人民精神面貌才是最重要,没有文化艺术薰陶人生便缺乏寄托,到经济一旦滑落,百业萧条,人们便觉得生活无意义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
婵娟问:
你的画细腻逼真,宛如直面真景,这种画技在香港鲜少见到,不知有何秘诀呢?
教授答:
至于秘诀?首先要明白何谓艺术?其实艺术是通过观察同感觉每一件事物,当大家集中去研究便慢慢成为一门学问。正如文学大师林语堂所说「刀、叉、羹」也是一门艺术,生活里每样东西都是艺术。绘画就是这样,要大家认清楚世界上每一件事物的每一个层次。
伟雄问:
你觉得怎样才称得上一幅好画?而绘画的最高境界又是怎样的呢?
教授答:
一幅好画不是见到一个景就画,影一张相片就照抄,这些只是浮光掠影,有外表而没有内在。而绘画最高境界是能将一幅画赋与生命,因为用生命接触生命,这样才有意思。
伟雄问:
在芸芸的中外古今画家中,你喜欢和欣赏那一位?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教授答:
我喜欢的包括...
中国古代著名画家:
东晋的顾恺之,唐朝的韩干、王维、阎立本,北宋的宋徽宗、张择端、米芾、范宽,南宋的李唐,元朝的赵孟頫,明朝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仇英、朱耷,清朝的居廉、居巢。
中国近代著名画家:
张大千、徐悲鸿、高剑父、高奇峰。
外国著名画家:
法国的赵无极、达文西、窦加,西班牙的毕加索、米罗,美国的安德鲁.巍斯、英国的端纳、德国的杜勒。
婵娟问:
素仰钟教授也是一位知名的诗人,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些以画入题谱曲的词作?
教授答:
当然乐意,今日准备了三阙谱了词牌的曲,并由内子主唱,希望大家喜欢。
1.《燕歌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tJKFcYZgQ
枝伴燕歌柔,
不及情歌美,
夜夜莺声未留君,
竹帘夜雨随。
明月未可留,
晚云可相辞,
唯望妙韵解我心,
诉不尽相思意。
2.《霜君红梅》https://youtu.be/UqnEXITz_Uk
冰环牵,
红儿媚,
冬风悬云,
云聚绕天陲。
树影曦蕾霜入梦,
花魂有义,
留君梅林里。
待清晨,
霜化水,
梦断云飞,
梅粉阜馀絮。
朝雪寒莺春未醒,
唱尽愁情,
再往天边聚。
3.《花有梦》 https://youtu.be/y1SpIWbP2KA
云轻雾散花容,意濛濛!
期得飘来迷蝶再相逢。
一点蕊,香飞絮,何日踪?
画在青松长伴石苑中。
【后记】在此再次感谢钟教授在百忙中抽空应邀作嘉宾,为表示对他的敬意,容我和副社婵娟以「拙诗一首赠知音,盼望永恒常在心」。
钟情诗画乐欢欣,
建国兴邦有所闻,
新创良方虚点法,
丹青工艺记于文。 伟雄题
钟生笔底出神奇,
建树人间众所知。
新展大棠开盛会,
画家墨宝灿芳枝。 婵娟题
文:伟雄 图:(鸣谢黄锦洲老师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