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中人(小小说)
文/邵战军
我同学玲玲的丈夫李先生是个中学语文老师,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性情中人”。
李先生书教得好,学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一般穿得西装革履,头发梳得光亮,再把眼镜一戴,哇!真是一表人才。但对玲玲而言,他的缺点可多了,不会做家务,不按时换衬衣,有时还不记得结婚纪念日和玲玲的生日。每逢身体不适、生活上不能得到老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时,玲玲就会学河东狮吼,大发雌威,轻则骂,重则回娘家小住半月有余。此种时刻,李先生往往不急不躁,不愠不火,而是慢悠悠地说:“我妻能文能武,对我敢爱敢恨,真乃性情中人也。”令人捧腹大笑。
我们两家共同的朋友中有个A君,他年轻有为,从政、经商两不误,在我们刚刚摔掉自行车奔摩托车而去时,A君已买得私家车。人们常说仕途通达、经济活泛的人都爱寄情于山水,A君也不例外。他常于周末开车带着妻儿老小去郊外游山玩水,车子的后备箱中长年放着柴刀、锄头等工具。他每次从山上弄回来的不是根雕雏形,就是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那种生命力很强的枝枝蔓蔓,把他家的客厅布置得有山有水,给人感觉非常闲情雅致。一次,我去李先生家做客,当我在欣赏这个客厅时,一会颔首,一会微笑,不知不觉地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不一般,有品位,符合人的精神需求。老A,你真是个性情中人呀!”李先生频频点头,不停地拍着我的肩膀说:懂我者,军哥也!。
另一个朋友B君象李先生一样,也是个从不做家务的人,他妻子为了激发他做饭的兴趣,有时故意下班后不回家,去同学或亲戚家撮一顿。B先生可好,他才懒得亲自下厨房,而宁愿把妻子的亲戚和要好同学家的电话打个遍,也要找到他老婆,一经找到马上过去同吃,万一找不到,就心不甘情不愿地泡点方便面充饥。李先生知道后调侃着对他说:“哎呀,你真是个性情中人,我要是你,就不那么拚命地打电话找,打电话是要钱的,而且打到最后还不一定有饭吃,何苦呢?”众人大笑。
玲玲爱打麻将,十打九输,李先生为工资的一部分流入他人腰包而感到强烈不满,素来反对妻子“码长城”。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玲玲常常被别人以“三缺一”为借口拽去凑角,碍于那些人都是朋友、同学、熟人,李先生也无可奈何。一个暑假的晚上玲玲打,李先生坐在旁边看。常言道,观棋不语真君子,李先生看麻将也是如此,他一言不发,不作事后诸葛亮妄加评论,另外三个人一致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只恨玲玲那次手气特别背,很少和牌,半夜就输了六百多。玲玲不免有点急火攻心,她沉不住气了,口里骂骂咧咧,手中还在错打。李先生干着急也没有办法,因为他只会看,不会玩。但这一次,他表现出了君子风度,象个哲学家似的劝慰玲玲:“老婆,你别急,钱是个什么东西?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输就输么。打麻将实质上就是玩钱,赢了是拿钱来玩,输了也是拿钱来玩,玩就要玩个痛快,赢了高兴,输了一笑了之,下个月还有嘛!今夜我做你坚强的经济后盾,这是刚发的一千元奖金,你拿去吧!”李先生这段有情有义的话博得了众人喝彩。
而玲玲早已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情不自禁地握住李先生的手(顺便接过钱),哽咽着说:“老公,你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啊!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作者简介:邵战军,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学校语文教师,南谯区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酷爱写作,散文随笔先后发表在《醉翁亭文学》《安徽青年报》《天府散文》等报刊媒体。
图为邵战军老师生活照
乡村文学乡村是我们的根,无论漂泊天涯海角,乡村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念。本平台发表以乡村为主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欢迎赐稿。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欢迎关注《乡村文学》公众号,欢迎赏阅,欢迎投稿。
编辑邮箱:24632557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