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年间永宁县的牌坊
牌坊,是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建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牌坊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在永宁(今洛宁)县历史上,明代所建的牌坊到清代中期时,已所剩无几。到清乾隆五十五年时,明弘治年间《河南郡志》所记载的永宁县明代16座牌坊均已倒塌损坏,无一幸存。
据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八【杂志】【坊表】记载:永宁县的现存牌坊共有26座,其中明朝所建的牌坊共有两座,分别是恩貤累代坊、儒童韦江妻谭氏坊。
恩貤累代坊,为明四川巡抚张论立,在永宁县城西大街,今洛宁老城文庙以东,老县衙大门口以西。石牌坊建在东西街道上,正面朝东,背面朝西。恩貤累代坊是恩荣牌坊,是明朝崇祯皇帝御赐为四川巡抚张论而建。该石牌坊是为张论祖父张稔、父亲张士益及张论诰赠(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抚、通议大夫,是为张论祖母段氏、母亲朱氏及张论夫人段氏诰赠(封)淑人而建立。世称此坊为中原第一坊。该石牌坊于1958年以妨碍交通为由,将其拆毁。
儒童韦江妻谭氏坊是节孝牌坊,在明珠村,是官方为表彰谭氏守节而建立的牌坊。
清朝所建的牌坊共有24座。其中光禄大夫骁骑将军程福亮坊,是恩荣牌坊。其余23座均为节孝牌坊。
现将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八 坊表介绍于后。
【坊表】
邑建坊多倾圯,今据其现存者载之。
明
恩貤累代坊,明四川巡抚张论①立,在城西大街。
节孝
儒童韦江妻谭氏②坊在小珠村。
国朝
光禄大夫骁骑将军程福亮③坊,在大宋里。
节妇
儒童吴玥妻金氏④坊。儒童孟灏妻雷氏⑤坊。儒童王籍妻李氏⑥坊。儒童徐拱贵妻杨氏⑦坊。儒童徐璋妻张氏⑧坊。以上俱在城内。
贡生锁去矜妻张氏⑨坊。廪生锁瑜妻任氏⑩坊。儒童张怀琮妻刘氏⑪坊。儒童李珍妻张氏⑫坊。俱在在礼村。
廪生韦履礼妻廉氏⑬坊。韦履禧妻王氏⑭坊。廪生韦授妻常氏⑮坊。俱在寨子村。
宋廷瑞妻尚氏⑯坊在马村街。
郭无争妻余氏⑰坊在余庄西街。
儒童张检妻颜氏⑱坊在坞东村。
杜无偏妻李氏⑲坊在东峰村。
杨克俭妻王氏⑳坊在马院村。
吉逍妻杨氏㉑坊在张村。
儒童王钦妻阴氏㉒坊在底前里。
程毂妻宋氏㉓坊,张元尹妻李氏㉔坊,俱在大原村。
王玉妻赵氏㉕坊,曲登姐㉖坊,俱在崛山。


清 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八 杂志 坊表
【注释】:
①【恩貤累代坊,明四川巡抚张论】:恩貤累代坊:恩:皇恩。貤:延续。累代:多代。恩貤累代坊:张家多代蒙受明朝皇恩而建立的石牌坊。
巡抚:官名,别称抚军、抚台,明清官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
“巡抚”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巡抚”之名,明代起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派遣太子朱标巡抚陕西。明代巡抚制度萌芽于永乐年间,初创于宣德、正统时期,逐步发展于景泰至正德时期,到嘉靖年间基本确立。巡抚的职能是:“巡行天下,安抚军民。”此次出巡的目的,与后来巡抚性质相似一一安抚军民,且派出的均是品级较高的文职京官,但此次出巡并未使用“巡抚”之名。因此,可将此次出巡视为巡抚制的萌芽,它为后来巡抚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按照明朝官制,监察官员不受其他官员节制,因而,巡抚在处理事务时常与巡按和按察使发生纠纷。所以,“(景泰)四年,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此后,“凡尚书、侍郎任督抚者俱带都宪,以便行事,”巡抚挂衔都御史成为一项制度。也正是因为这一缘故,巡抚便改称为“巡抚都御史”。
天顺二年(1427年),由于各省既有镇守总兵,又有镇守太监,因而文臣出镇,“不复有镇守之称,但称巡抚。”镇巡合一后,凡出镇的文臣均称“巡抚都御史”。
嘉靖时期,巡抚制度基本确立,巡抚的各项职能已趋于完善。与以往不同,这时巡抚几乎均加“提督军务”衔,握有军事大权。此后,巡抚提督军务成为巡抚制度的固定内容,这说明,在嘉靖年间巡抚已成为集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权力于一身的封疆大吏,巡抚制度最终定型。
清沿明制,并对辖区进行了调整。明代巡抚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巡抚掌本省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巡抚任用多为大臣会推后,再由天子任命。
【张论】:字建白,号葆一。出生于隆庆五年辛伟四月初四,行一,逝世于崇祯七年甲戌六月。永宁县德里村人。曾祖张朴;祖:张稔;父张士益;母朱氏。妻段氏。弟:张讲(庠生);张赞(己酉举人);张诰(生员);张诏(生员)。子鼎延(乙卯举人);历延(增生);世延。民籍,治易经,庚子科河南乡试中式第三十二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第九十五名,年三十一岁中进士,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兵部观政,四十一年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六年考选陕西道御史。泰昌元年,巡视西城。天启元年七月巡按四川,进飞石、架木二法以备城守。以平奢安之乱功,候升京堂。天启四年升大理寺左寺丞,六年闰六月,升右通政。寻以朱太淑人艰归。崇祯二年四月,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崇祯七年卒,享寿六十四岁。
②【儒童韦江妻谭氏】:儒童:明清时童生之别称。明清科举制度,凡参加府、州、县学入学考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明清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韦江:明朝后期明珠村人。
韦江妻谭氏,年十九夫殁。氏毁容垢面,抚育孤儿,名尚质,母年六十余卒,旌表。
③【光禄大夫骁骑将军程福亮】:
骁骑将军,古代武官名。汉武帝时李广为骁骑将军。东汉初改屯卫为骁骑。南朝梁陈有左右骁骑,北魏北周有骁骑将军之职。宋、元、明有骁骑尉。清有骁骑参领、副骁骑参领各十二名。骁骑将军则是一品或从一品武职衔。骁骑将军职责主要是掌管征伐背叛、镇抚各方的工作。
光禄大夫,相当于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隶于光禄勋。曹魏官制九品,光禄大夫列第三品,魏晋及以后无定员,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唐、宋以后用作散官文阶之号,唐朝光禄大夫为从二品,唐朝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唐朝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宋朝光禄大夫为从一品,宋朝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二品,宋朝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二品。元、明沿宋制为从一品,清代升为正一品。
程福亮,字大功,宋儒伊川先生二十二代孙,生而伟岸负奇气。顺治八年领官兵驻周至,镇守南山一带,擢西安守府署潼关参府晋游击职,未几升波罗副将,已而调故县关署总镇,篆升怀庆总兵。会有奏“兴安贼兵逼处,非程将军不可者”,因特简兴安总镇。康熙二十年封骁骑将军,既殁,祀乡贤。事迹李天馥为之传,详见艺文。
程将军传
李天馥
将军讳福亮,字大功,宋儒伊川先生二十二代孙也。自其八世祖士谦由嵩迁永,遂家焉。将军生而伟岸,负奇气,初就外傅,即喜持弓矢。自嵩县贼蒋双溪陷东宋寨后,康太夫人以骂贼身死,将军即仰天泣血,西谒任帅府,请官军为母报仇,卒提贼头奠太夫人墓,可为孝哉!然将军勇略已于是略著矣。顺治八年,领官军五百驻周至,镇守南山一带峪口,以贼贺才山之乱故也。才山据大堡侵斥周至者,垂一千五百人,莫敢犯其锋者,将军以草骑出,不数语而才山就缚,此不次推擢西安守府之授所由来也。旋奉命查点西宁等处兵,丁巳又奉命山西边查,所至皆扫除蠢动。当事方上其功,署潼关参府,而吴逆窃发,又飞檄调守陕省晋游击职矣。当是时,京兵征马,西安绿旗争执成隙,甲胄戈戟,罗列城市公大声一喝,数万之众,莫不俯首谢罪,非公义勇服人,何克至此。越明年,大峪口寇发,将军以偏帅与贼数万对垒于渔渡、土哑、青关诸隘处,杀贼帅马二伪守备张元俸,生擒伪将四人,斩首千余级,招抚石泉、西乡二县,逃兵四百八十余名。于是当事益奇将军才,遂给总兵札,防御三河口。不宁惟是,驻汉中以平南山贼者,席”将军也”。将军既选才干数百人,藏银于身,济其军饷,又率精兵从黑水峪出山,直捣贼之巢穴,故人不独多席将军之功。未几即奉旨升波罗副将,时朱龙乱波罗,闻将军压境,胥胆破,波罗人至今犹能道之。已而调故县关署总镇篆,又当事白将军平朱龙之功也。阅六月,又调乾佑剿牛头山、香泉寺、益门镇贼,得秦王寨、石门关等处地方数百里、俘者悉生还。全秦帖席,皆将军一战之力,升怀庆总兵,行有日矣。会有题奏,兴安贼兵逼处,非程将军不可者,因特简兴安总镇。将军既抵兴安,请假奠太夫人墓。虽是时南山贼余氛未靖,大纛所至无不宵遁,且招抚逆将王自孝等数十员,缴伪铜印四、木关防三,伪札一百七十三,以视莅波罗时,不战而服人,功直后先合符也。迨至康熙二十年,恭逢覃恩封骁骑将军,封将军之母为太夫人。呜呼!有子如将军,太夫人心慰矣。而开国勇战之功,使朝廷倚之如长城者,将军而外,又可多得耶!赞曰:曩读卢公程知节传,辄慕其攻城野战,承家开国之勋,未易及焉。今将军勇战四十余年,国初平贼,秦晋间厥功亦懋,既殁邀谕祭祀乡贤祠,视知节之名著凌烟各千古矣!
④【吴玥妻金氏】:吴玥妻金氏,青年守节,事亲抚孤,始终不渝。乾隆二十五年,建坊旌表。
⑤【孟灏妻雷氏】:孟灏妻雷氏,年二十夫殁。赘面誓守,孝养瘫姑十余年,不避污秽,与舅殡葬,俱合礼。守节历四十年。
⑥【王籍妻李氏】:王籍妻李氏,年二十岁夫殁,孝亲抚孤,守节三十七年。孙印,邑庠生。乾隆十年,建坊旌表。
⑦【徐拱贵妻杨氏】:徐拱贵妻杨氏,年二十二夫故,守节四十余年。学使张旌其门。
⑧【徐璋妻张氏】:徐璋妻张氏,年二十四岁夫故。事姑杜氏孝,继姑有疯疾,氏尤曲尽孝养,守节三十一年,训子洪礼为诸生。学使张旌其门。
⑨【贡生锁去矜妻张氏】:
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锁去矜妻张氏见下条解释。
⑩【廪生锁瑜妻任氏】:
廪生:即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代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
诸生锁瑜妻王氏,年二十一,夫为寇所杀,闻变痛哭几死。子孟春,生甫周岁,守节抚养。后四年,流贼破城,母子遂相失,或有讽以他适者,痛哭曰:吾守死以待孤还已耳。久之,孟春自黄州府归。
锁门双节。庠生锁瑜妻任氏,年二十一而寡,事姑尽孝。子去矜已早卒,与媳张氏同抚孤孙。任苦节五十年,张苦节三十六年。乾隆元年,姑媳汇题建坊。
⑪【张怀琮妻刘氏】:张怀琮妻刘氏,年二十一而寡,守节三十五年,教子振武入邑庠。乾隆七年,建坊旌表。
⑫【李珍妻张氏】:李珍妻张氏,年二十夫故。子凌云生甫三月,抚之成立为邑庠生,守节三十余年。
⑬【韦履礼妻廉氏】:廪生韦履礼妻廉氏,履礼早亡,氏年二十八岁,誓以身殉,姑再四温慰,力劝乃止。家贫,纺绩度日,姑有疾,侍奉汤药,衣不解带,历久弥笃,教儿成立。雍正四年,题请旌表。
⑭【韦履禧妻王氏】:韦履禧妻王氏,年二十五岁,夫殁。孀寡弱息,家贫无依,誓无他志,卒以节孝,裕后光前,苦节四十年。雍正十二年,旌表入祠。
⑮【韦授妻常氏】:廪生韦绶继室常氏,年二十一,夫殁,誓守不二,持家以礼,教子有方。乾隆四十五年旌表。
⑯【宋廷瑞妻尚氏】:宋廷瑞妻尚氏,夫故,遗孤永惠甫一岁,氏年二十四岁,啮指誓曰,事姑育孤,教子入庠食廪。守节五十七年,邑令左旌其门。
廪生宋廷瑞,宁漕公十代孙,妻尚氏,节孝。乾隆二十二年,旌表建坊。
⑰【郭无争妻余氏】:郭无争妻余氏,年十九岁夫亡,守节四十一年。
⑱【儒童张检妻颜氏】:
儒童张检妻颜氏,夫赴郡试,氏与姑居。逆佣楚金梁艳其色,夜持刀入室,伏桁下衣堆中,氏自姑房归室寝,逆登床出刀胁奸。氏惊觉,大诟骂,奋身夺刀,逆连刺其身,凡十余创,血肉淋漓,骂不绝口。逆刀勒其喉而死,逃归宜阳,擒鞫伏罪。乾隆三十六年旌表,邑令陈为文,亲吊其墓,后磔逆于市。
张检妻颜氏,儒家女,幼时闻大原村张烈妇拒暴捐躯事,辄呜咽流涕。年十八归检,事姑孝,劝检读书攻苦。暴楚金梁者,宜阳人,佣于检家,艳氏殊色,伺检赴郡试,是夜氏赴姑室,暴怀刀潜入氏室,伏桁下衣从中。三更氏自姑室归,灭灯寝,暴从桁下出,径登氏床,曳其衾。氏惊觉大叫,暴出嫚语曰我也。妇力拒,骂贼“逆奴”。暴曰不从刃汝!氏起夺其刀,刀画掌裂,更叫骂。黑沉沉中,暴以刀连截氏臂胸肋腋十余处,立死,弃刀与血衣踉跄归家,天明入室,径卧不起。母怪,若素强悍,今何戚戚无人色,且衣破多泥迹,必有异,潜告邻人,环守之。日未晡,永宁捕者至,擒赴县,鞫吐实,自言一夜可行二百里。今辗转六十里,触荆棘泥淖,若行绝溜中者,然天诛不可逃也。大吏闻诸朝,氏予旌祀节孝祠,置暴极刑。两烈妇相距五十年,夫家姓同,大变奇贞,亦同异哉。
⑲【杜无偏妻李氏】杜无偏妻李氏,夫亡,氏年方韶。励志守节,抚孤成立。乾隆二十五年旌表。
⑳【杨克俭妻王氏】杨克俭妻王氏,年二十夫故,抚侄为嗣,苦节三十余年,邑令沈旌其门。
㉑【吉逍妻杨氏】吉逍妻杨氏,二十六岁夫故,子帝廷甫十月,苦志抚孤,卒能成立,守节四十余年。乾隆九年,建坊旌表。
㉒【儒童王钦妻阴氏】王钦妻阴氏,夫亡,抱尸痛哭,旋自缢,死于夫侧。乾隆十九年旌表。
㉓【程毂妻宋氏】:查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列女传,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列女传,程毂妻雷氏,此处误为宋氏。程毂妻雷氏坊在大原村程寨村北南北大路北口,在东西公路南侧,1954年被拆毁。
程毂妻雷氏,年二十岁夫殁。孝事双亲,抚孤成立。乾隆四十四年旌表。

大原村程毂妻雷氏石牌坊
(㉔【张元尹妻李氏】:大原南湾村人。张元尹妻李氏坊在原大原村中小学(原福胜寺)大门口西侧。1954年被拆毁。
张元尹妻李氏,孀居数载,矢志靡他,抚侄为嗣。逆仆张忠智窥其色艾,乘夜逾墙抵氏室逼之,氏惊觉大呼,逆胁以白刃,誓死不从,骂不绝声。逆以刃戳之,引颈就刃而绝。氏女年十五亦惊起疾呼,其夫弟张元卿排闼入,逆皇遽,遗凶器而逸。邑令左上其事,磔逆于市,嘉氏节烈。乾隆三年,建坊旌表,入节孝祠,艺文有传。
洛西大原村张元尹妻李氏,生一女。元尹死,抚侄为嗣,以已有色,恒韬晦,足不逾阈十余年。忽逆仆忠智孤就外傅,女稚,生邪念,持刀逾墙潜掇门入,撼氏求欢。氏惊醒,熟其声,以手抵大骂:“恶桀奴!汝何敢行大逆事,汝头将悬西门矣”。逆出刀逼其颈曰:“不从,先截汝脱”。氏奋身延颈受日:“截”。截声未断已殊,手足击床楯震动,血汩汩有声。逆骇慄,而其女从梦中连呼:“贼杀我母!”遂弃刀遁。夫弟闻呼跃起,排闼入,触之僵,遂缚诣县,鞫逆伏罪,氏请旌,磔逆首于市。山阴高道泰日:“洛西山水,至金门、北陆间益奇,诡雄诎云,霞郁异采,宜产伟丈夫,烈女子,诚然!”
㉕【王玉妻赵氏】:王玉妻赵氏有姿色,同村暴李陇艳其艾,乘间欲强逼之,氏抵死詈骂,暴惊遁,羞忿投缳死。乾隆十八年旌表。
㉖【曲登姐坊】:
曲登姐,曲廷顺女。年十三,馌父瓜田,父以心疾归,留女独守。邻暴李进友欺其幼,前执其臂调之,女跃柿树上以避,暴力曳之下,女大叫骂,暴遁。女哭诉于父,欲鸣诸官,父恐丑声外扬,无来聘者,禁无声。女愤,持刀自刎于暴之门,暴怖罪,旋刎女门,若伏辜然。乾隆四十年旌表,艺文有传。
洛阳有闫存姐,十三岁拒暴死,立祠。又百余年,而有永宁曲登姐,自其八九岁时,即举止不苟,有心计,众异之。亦十三岁父廷顺往北山原巡瓜田,母呼女馌之。父忽心疾归觅药,谓女暂守,吾即来。邻园李暴年五十矣,望女独坐柿树下,心荡,欺其稚嫮易制,前调之。女怒骂:若吾丈人行而戏吾弱女,雏若以吾何等儿也?暴执其臂,女奋跃柿树上,暴益肆,攀树枝曳女下,将强污焉。女益号詈,触以首,及两手十指如排戟锐刺。暴知不可犯,畏其父来,遁去。女愤归,哭诉父母,父以女及笄,恐丑扬无来聘者,劝少间,殴之泄忿。女怒曰:儿如玉之躯臂,为人所执此,而不为急湔耻,儿何能立天地间乎?必诉诸官。父给日:官他出。女终夜泣涕,父母环伺之。女忽收涕,理箴管如平时。伺少懈,女持刀奔至暴门自刎死,目瞠视,立不仆,血涌数斗不止。暴出户,见之爽魄,入厨捉刀,踉跄行,若有人捉而曳之者,衣发皆乱,跽女门勒其喉死。众惊叹日:女手诛之也。大吏录烈状闻天子,以女幼能抗节明志,予旌祀,以风示天下。而令邑侯建专祠于邑东衢,与闫存姐遥相望云。
注:本文资料来源及参考书目
1.历代《永宁县志》《洛宁县志》
2.乾隆《河南府志》
3.德里《张氏家乘》《张氏家谱》
4.城村《张氏族谱》
5.明珠《韦氏家谱》
6.调查采访资料
7.有关历史文献资料
8.程卫东:洛宁大原古代之五一一石牌坊
#创作征集令# #中华民族的风貌# #洛宁城事#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