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大舅(散文)
作者:秦剑
大舅去世了,76岁。大约是昨天晚上4点(2017.3.6)。今天下午入殓。到了大舅遗体前,随着一声"大舅——"的哭声出口,鼻子一酸,眼泪便夺眶而出,视线也漠糊了。朦胧中,思绪回到了逝去的岁月……
大舅于我们家是有恩的。从我能记事算起,也就是五、六岁,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没有男劳力,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都是舅家帮着干的,大舅干得最多。
一九六八年前后,那是个缺吃少穿欠柴禾的年代。那年,我十一岁,大舅二十多岁。春节过后,到了二、三月,不但吃不饱,连烧柴也成了问题。父亲所在单位,同全国各地一样,搞文化大革命。单位人员分成"造反派"和"保皇派",经常开批判会,揪斗单位领导——"走资派",有时还"武斗",弄得人心慌谎,正常工作无法开展。父亲不愿掺和这些事,便以"病"告假,回家歇着。院里的苞谷杆垛、麦草垛快烧完了,看见邻居有人从南(秦岭)山背柴回来,父亲也提出进山割柴,母亲不同意:"娃小咧,你能进山割柴?"母亲认为父亲在外工作,是吃轻省(松)饭的人,进山割柴是个苦力活,担心体力承受不了。最后商量决定父亲和大舅一同去。
那天,鸡叫二遍的時候,大舅就到了我们家,母亲也做好了饭。大舅说:"我来的時侯在家把饭吃咧。"(这里,我还要顺便交待一下,舅家所在生产队比我家所在生产队地土好,因而分的口粮也比我家多一些,经常是帮我家干活不吃我家饭。)父亲和大舅带着绳索、砍刀、斧头出门的時侯,我也嚷嚷着要去。我婆(奶奶)不让我去:"路远得很,你小呢,甭去!"我执拗要去。最终,大舅、父亲和我一同踏上了进山割柴的路。我清楚地记得,天大亮的时侯,我们三人已经走了十七八里路,来到了秦岭山下的塔峪村,又走了将近十里山路,经过了石梯子,到了有藤条、杂树的山坡上,开始割柴。大舅上山割过柴,上坡下坎,身手灵活;割藤砍树,动作利索。不长时间,他的一背(捆)柴就挷好了,又过来帮父亲。見大舅帮父亲把一背柴挷好時,我也要他给我挷些柴,"你还小,背不动,山路又没走惯!"大舅不同意。父亲在一旁帮我说话"捆少些,背不动时,扔了!"最后,大舅又给我挷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驴拥拥",大约有十斤重,架在我的双肩上,三个人互相促拉背上柴,开始下山回家。傍晚时刻,过了南淇水村,我们到了邻村六家村三岔路口,近五十岁的舅爷(外公)已在路口等侯,他替换了大舅,把柴送到我家。舅爷是在家吃了饭的,专在这里等侯大舅,一直从半下午等到太阳快要压山的時候,就是让大舅回家吃饭,为我家省一口粮。

舅家帮我家干活是经常性的。夏收割麦子,碾场;秋收掰包谷,种地。平時推土,挖壕粪一类重体力劳动,因我们年龄小,干不动,都是大舅经常来干的。
大舅比我年长十三岁。我小時候常去舅家耍。那時,我们这里稻田多,一到冬天的傍晚,便有铺天盖地的黄鸭从远方飞来,落在望不边的稻田里。当稻田地里有水的時候,黄鸭就驻足在稻田之间的土棱或稻茬上,唆食掉落在附近的稻粒。黄鸭肉特别香,很好吃。人们就取家里的一点稻粮,拌上农药(3911)做诱食"闹黄鸭",大舅就是其中之一。大舅是先一天傍晚撒诱耳,第二天天未亮拾黄鸦。每到星期日,我就往舅家跑,能吃上香喷喷的黄鸭肉。有一次,我晚上住在舅家。清晨,天还没亮,窗外黑棱棱的,大舅起床了,穿着高腰雨鞋,打着镜儿框框(玻璃灯),拾黄鸭去了。(拾黄鸭的人很多,迟了就被别人抢了先。)天亮了,舅婆(外婆)正在做早饭的时候,大舅回来了,浑身湿漉漉的,沾满了泥巴,脸冻得通红,眉毛上有一层霜,冻得颤抖的双手,提着两个黄鸭和玻璃灯。原来,因天黑视线不清,一脚不慎踩滑了,整个人倒在了冰冷的水田里。看到这般情景,我心里酸酸的:黄鸭肉好吃,拾黄鸭不易呵!

大舅没有文化,为人朴实厚道,平曰手脚不闲,曾在生产队当过饲养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
有一年,大舅被评为人民公社"五好社员",参加公社颁奖大会后,顺路来到我家。我妈问:"今天来,有啥事?"大舅从怀里掏奖状,还有点不好意思。我妈说:"还是做个本分勤苦的人好,大家都看得到!"大舅憨憨地笑了。
八十年代初,上头(级)政策变了,先是分了地,后来把生产队的牲畜也分了。大舅是饲养员,看见自己精心饲养的牛、马、骡子,被一个一个牵走,眼眶都湿润了,心里难受了好几天。后来,他和我在一起時,曾经说:"好好的生产队,说散就散了,真是胡弄呢!"
大舅走了,同大多数普通的庄稼人一样,历经风雨,辛勤劳作,把儿女养大成人,为父母养老送终,完成了他的人生大事,走完了他的一生历程。他为姐家付出的辛劳,他朴实勤劳的个性,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给我这个外甥畄下了不尽的思念。写此短文,聊以自慰,感恩亡者,寄托哀思……
大舅,安息吧!
2017.3.7.晚
2023.12.14晚修改



作者简介:何昌斌,笔名秦剑、杨文武。一九五七年生,住周至县司竹新庙村。文学爱好者,在部队、学校、机关工作期间,曾在中央、省、市、县报刊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百余篇。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