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漆雕世彩:中国书法在中西方双向奔赴中蝶变升华
No.1 Chinese calligraphy is sublimated in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二、当代语境下绘画传承与创作的思考
No.2 Reflection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 of Lacquer Art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三、不懈追求 未来可期
No.3 Unremitting pursuit of the future
▼
漆雕世彩,为孔门八儒之一漆雕开之后裔。1948年4月14日生于湖北潜江,汉族。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自幼入私塾从乡贤清末学人漆雕方鸿先生习古文及书法。后经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欧阳中石先生、吴丈蜀先生、孙伯翔先生指点书法,华中师范大学石声淮教授指点古文作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陈贻焮教授、武汉大学博导胡国瑞教授传授诗词作法,又从中央文史馆馆长北大袁行霈教授、及张辛、杨辛、叶朗等教授学习美学及文艺理论书法理论,书艺及诗词创作日近化境。
(一)中国绘画艺术在中西方双向奔赴中蝶变升华
漆雕世彩访谈录
Chinese calligraphy is sublimated in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Interview with Qidiao Shicai
书情诗意 馥郁高华
浅谈漆雕世彩先生的书法艺术
叶子
漆雕世彩先生生于湖北潜江,幼承庭训,随乡贤攻古文、书法。及其长,叩学上庠,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班。其书法受教于启功、欧阳中石、吴丈蜀诸先生,转益多师,自出机枢,以骚体诗创作与书写名闻艺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诗人学者型书法家。
先生书法以楷、行最为专精。其楷书主要得力于北魏《龙门二十品》、颜真卿《多宝塔》、赵之谦诸家,尤得《郑文公》、《孙秋生》神髓,擅用方笔,沉雄古质,结构紧密,意态飞动。笔力遒劲处,可见步步停顿之迹,笔墨苍茫,积健成雄,深契蔡邕“疾涩”之旨,洋溢着浓郁的金石气息。其行书流美华滋似二王,雄强奇崛似《裴将军》,瘦硬峭拔似欧阳询,精丽端严似释智永,肥美蕴藉似苏子瞻,随体万变,刚柔并济而法度森严,展现出宽博的艺术眼光和精湛的临池功力。
在风格取舍方面,漆雕先生可谓深体古人衷心——正书凝重,故规模六朝碑版,行书流动,故取法晋唐简牍。在全面继承碑帖两大传统,追求碑帖融合的大方向下,先生依据作品的书体和形制确立主要创作风格,这不仅符合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也有效避免了一味调和南北,强作解人,削足适履之弊,堪称一位成熟的艺术家深思熟虑后的明智选择。
自书诗文,本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从日常书写到艺术创作始终贯穿的优秀传统,古人视作寻常茶饭,但在书法日益职业化,书法家人文素养堪忧的今天,已成为一种稀缺的能力,而这恰恰又是漆雕先生书法的一大特色。漆雕先生以诗心作书,以书法养气,早年即立志为往圣继绝学,将发扬伟大的楚辞文学传统视为安身立命之所,始终强调书法家须蓄德器,穷学问,要做学者型的书家,以堂皇正大的笔墨书写反映时代精神的崭新诗篇。他不仅亲自呼吁,而且身体力行,书写对象非古人绝妙好辞,即自行创作的诗词歌赋,其天纵的诗情与想象,与极具韵味的传统笔墨相结合,使作品兼具高雅的品位与丰富的趣味,达到了形式、内容与风格的高度和谐。
漆雕先生才情高迈,笃好古学,浸淫楚骚垂六十年,近年创作出版的骚体诗集《梅赋》二十五篇,博得海内学者百十馀人题诗撰文,共襄风雅,堪称当代佳话,而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反为诗名所掩。其实,先生的书法创作与其诗歌艺术同调,走的是一条深入传统,上下求索的艺术道路,与流行书风保持着清醒的距离。品读先生书法,如对古人,若饮醇酿,从中不仅能领略到中国传统艺术中诗、书、画三为一体的深厚魅力,在当今浮躁书风的衬托下,更表现出一位文化人默默坚守,终生不渝的艺术理想。
(三)不懈追求 未来可期
Unremitting pursuit of the future
漆雕世彩作品欣赏
本篇所有图文,已由漆雕世彩先生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