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兴若无酒,情堪江水流 102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宵烛照案明
寒暑似不同
冬来觉未暖
夏里藉凉风
几度梦西游
惋然度春秋
诗兴若无酒
情堪江水流
孔子曰:“吾一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已,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处孔子所言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矩”就是从事物起始点到临界拐点的那个度。中国古人讲究中庸之道,度是什么?度就是分寸,是标尺,是界线,是约束,是知止,是不忍之心,是社会的大众评判,也是我们的合理取舍与把握,也就是中庸之道。生命的历程其实就是在一定幅度内生活的过程。观察事物,我们讲究角度;合作谋利,我们要有限度;褒贬评价,我们求得适度;长短宽窄,我们注意量度;春夏秋冬,我们关注温度;国家管理,我们依据法度;酸甜苦辣,我们调和浓度;穿衣戴帽,我们在意风度;谈话交流,我们重乎态度;为人师表,我们示范气度等等。度,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当我们试图超越“度”的限制,就会受到界限的打压,自我安慰的一个念头就是安分守己。安分,就是安于自己的本分和现状,守己就是守住自己的本欲和需求。超越现状很容易,但回归中庸得到社会认可却很难,守住自己的寂寞更难。如何在本分和欲望之间找到平衡点呢?我认为应以三个标准去量定:一是道德底线,要讲良心;二是社会底线,讲公德;,三是法律底线,讲公正。所以要在本分和欲望之间游刃有余,这不光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需要超人的智慧,知道适可而止。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谓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如何做好中庸之道呢?古人给出的路径很多,包括知行合一、厚德载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德配天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学问所求,而一切学问的最终求索目标就是达到人与自然万物中庸与和谐。宇宙万物运行不偏不倚,且以和谐为目标,它们都在一定的限度内自我调节,日月星辰永远不能脱离自己固有的轨道,自然界的动植物永远脱离不了它们业已形成的生物依赖链条,这就是度!社会以和谐为目标,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既不能过冷,也不能过热,既不能过慢,也不能太快,否则都会引发社会动乱,这也是度!社会资源的分配,既不能搞平均主义,又不能贫富差距过大,国家必须通过各种杠杆调节分配机制,用富人的税收去保障穷人的生存福利,以达到心理与财富的基本平衡合理,这也是度! 度是什么?度就是老百姓心中的那杆天秤,社会天秤一旦向强势或者弱势的任何一方过度倾斜,不管穷人富人都会产生强烈的行为与思想的反馈!所以中庸之道既以道为之的世界观又是术上的方法论,它既告诉我们行为的标准,又让我们在实践中游刃有余而不逾矩。

三木秉凤简介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